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周易哲学解读 > 《天下第一哲学》(三十五)

《天下第一哲学》(三十五)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大壮而能贞,则可进于自利利他之域矣。当此平康之世,贤侯得宠于圣君。锡马蕃庶,锡之厚也。昼日三接,接之勤也。观心释者,妙观察智为康侯。增长称性功德为锡马蕃庶,证见法身理体为昼日三接。

彖曰:晋,进也。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明。柔进而上行,是以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也。

明若未出,不名平康之晋时,不顺不丽。不名晋世之贤侯,不柔不进。不得锡接之蕃数,盖六五之柔即《坤》全体。《坤》与合德,故进而上行以丽之也。观心释者,根本实智光明。破无明住地而出,故云明出地上。定与慧俱,止观不二,故云顺而丽乎大明。无明实性即佛性,无明转,即变为明。故柔进而上行,是以功德智慧重重增胜也。

象曰: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

本觉之性名为明德,始觉之功名之为昭。心外无法名之为自,自昭明德,则新民止至善在其中矣。

初六:晋如摧如,贞吉。罔孚,裕无咎。

象曰:晋如摧如,独行正也。裕无咎,未受命也。

晋之六爻,皆应自昭明德以新民者也。而时位不同,所养亦异,故吉凶悔吝分焉。初六以阴居阳,定有其慧,且居顺体,故可进而晋如。然在卦下,又与鼫鼠为应,非我良朋,则断不宜欲速,故有阻而摧如。夫晋与摧皆外境耳。何与于我。但当守正则吉,纵令一时不足取信,惟宽裕以待之,终无咎矣。言独行正者,自信自肯不求人知之意,言未受命者,犹孟子所谓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之意。

六二:晋如愁如,贞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象曰:受兹介福,以中正也。

柔顺中正,自昭明德。常切望道未见之愁,正而且吉者也。上与六五王母合德,锡以本分应得之福,故名介福。纵令贵极人臣,非分外也。

六三:众允,悔亡。

象曰:众允之,志上行也。

以阴居阳,定有其慧。当晋之时,而在顺体之上。初六所谓罔孚者,裕养至此。众皆允之,而悔亡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故曰志上行也。

九四:晋如鼫鼠,贞厉。

象曰,鼫鼠贞厉,位不当也。

君子之自昭明德也,外宜晦而内宜明,故闇然而日章。以九居四,则外刚而内柔,外明而内晦者也。如鼫鼠,能飞不能过屋,能缘不能穷木,能游不能度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不亦危乎。

蕅益子曰:予昔初入闽中,见有鬻白兔者,人争以百金买之。未几,生育甚多,其价渐减至一钱许。好事者杀而烹之,臭不可食,遂无人买。博古者云:此非白兔,鼫鼠耳。噫,本以贱鼠,谬膺白兔之名。无德居高位元者盖类此矣。

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

象曰:失得勿恤,往有庆也。

以六居五,定有其慧。又为离明之主,得中道而处天位。正所谓自新新民,无所不用其极者也,虽俯乘鼫鼠之九四。仰承晋角之上九,而与《坤》顺合德,故往接三阴,同成顺丽大明之治,则吉无不利。举世皆蒙其福庆矣,又何失得之可恤哉。

上九: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无咎,贞吝。

象曰:维用伐邑,道未光也。

上九亦外刚而内柔,外明而内晦者也。而居晋极,则如兽之角矣。以角触人则凶,维用以自治。如伐邑然,则厉吉而无咎。然不能自治于早,至此时而方自治。虽得其正,不亦吝与。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故曰道未光也。”

《周易禅解》明释智旭撰。智旭(公元1559-1655年),明末僧人,俗姓钟,名际明,字藕益。此书卷一至卷七解六十四卦,卷八、卷九解《系辞》以下诸传,卷十附《图说》八篇。《自序》称:其书“以禅入儒,务诱儒以知禅”。

如对此卦内容的注释,虽加些佛性、觉慧之说,但主要还是以八卦取象、阴阳、爻位注释。真是《周易》成了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

https://www.xddxs.co/read/48132/29628001.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ddxs.co。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co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