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周易哲学解读 > 《天下第一哲学》(九)

《天下第一哲学》(九)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有孚,血去惕出,无咎。有孚挛如,富以其邻。”

”惕”:警惕。血去惕出:犹言危机忧患已去。

这一自然段是承上启下的句子。前面的内容反映了,天不下雨,要发生旱情。可生产工具又出现了损坏。眼前面临着农业生产上这些困难,怎么办呢?作者强调的是爱的价值观。有了爱,就能够战胜困难。“有了真诚的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与灾害。这“有孚”(爱)成了生存的准则,也成了立国的根本。“有孚”成了普世的信仰。这就是《周易》作者构建的哲学理念。“有了爱(有孚),灾害危险就能克服掉,忧患恐惧也会离去(血去惕出),平安无事的(无咎)。”

“有孚挛如,富以其邻。”

“挛”:连系。如,形容词词尾。挛如:相联的样子。

作者又进一步阐述“有孚”的观念。在面临灾害和困难的发生,要体现在“友爱而产生的互助精神,富有则与邻共享(有孚挛如,富以其邻。)”如同现在讲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以及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既雨既处,尚德载。”

“既”:已经。“既雨”:已经下了雨。“处”:停止。德:借为得。载:借为栽。闻一多引《诗经·周颂·载芟/良耜》“俶载南亩”,“载”为“菑(zi)”的假借,菑:开垦,耕耘,用农具把草翻埋到地下。讲说“凡耕必待雨”,“既雨既处,尚德载”言“雨后尚得施耕也”。

“妇贞厉。月几望,君子征,凶。”

“妇贞厉”:指雨后抢种庄稼光靠妇女是有困难的。

“几”:将近。“望”:农历每月十五。“月几望”:将近每月十五。“君子征”:官府征召劳役。“凶”:指庄稼就没了收成。

最后一段内容讲的是“天终于下雨,解除了旱情,还来得及抢种庄稼,光靠妇女完成这个任务是有困难的。过了月中,君子征召劳役,那庄稼就没指望收成了。”这就是“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月几望,君子征,凶”的意思。

这是讲要重视农业生产的时节,不能错过有利时节,免得人为造成农业生产上的灾害出现。即不能在抢种农作物时期,而征召劳役,就会造成农业上凶年(灾年)的发生。这就是人祸。天灾(干旱)免除了,但不能再发生人祸的出现。有了两个方面的保障,才能夺得农业上的丰收。

本篇是讲述农业生产要积累,就不能出现天灾与人祸。通篇是围绕着农业来讲述保障丰收的道理。在靠天吃饭的农耕时代,遇到天旱不下雨,就直接影响到农业的收成。若下了雨,又要抢种农作物。但又面临着劳动力被“君子“(有家、有国者的诸侯、贵族)征召去做劳役,就影响了农业生产。归根结底是作者为君子(统治者)讲述的政治道理。

《周易》作者讲述的道理是理性的,是辩证的认识论。不是站在神秘与巫术的认识上谈自然灾害。这里没有巫术与迷信,彰显的是人文精神。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农业可以说是古代立国的基石与命脉。作者强调重视农业生产的道理,可以说就是最大的政治。

总之、《周易·小畜》一文是通过这样几个方面论述了农业收成上的道理。

首先提到的是”密云不雨,自我西郊”的自然现象,这是说”密云在西边升起,就是下不来雨”,这预示着农业上出现了旱灾,担忧造成农业出现灾荒之年。紧接着是讲述农业要遵守规律办事,也就是”复自道,何其咎吉,牵复吉”的寓意。接着又讲述农业生产工具也要准备完好,不能影响农业生产。这是”舆说辐,夫妻反目”的道理。生产上的大车出现了损坏,为此事夫妻争吵。这都会影响生产劳动,自然影响农业收成问题。作者又紧跟着强调的是相互之间的关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与灾害。虽然出现了旱灾,天下不来雨。只要相互间有了相互真诚的关心爱护,还怕什么呢?这就是”有孚,血去惕出,无咎”的寓意。作者又进一步论述,只要相互间有了互助友爱的精神,即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走共同富余的道路。这就是”有孚挛如,富似其邻”的寓意。最后点名保证农业收成积累,即不出现天灾,也不能违背农时而人为造成农业上的灾害。这就是“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月几望,君子征,凶”的道理。这是说”雨下过又停了,还能来得及抢种农作物,但光靠妇女是承担不了的任务,又快到月中十五,男人被领主(君子)征召走了,那岂不造成农业上的凶灾之年。

《易传·大象》通过《小畜》而阐发出:“小畜,君子以懿文德。”其意是”君子因此要懂美好的教化之德。”虽然《大象传》阐发出的道理并不与《小畜》文相吻合,《大象传》应是发展了《周易》的政治哲学思想。两者虽阐述的思想不同,但均不是讲述筮术(算卦)的,这一点又是相同的。

https://www.xddxs.co/read/48132/29405799.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ddxs.co。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co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