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周易哲学解读 > 《“易学”评论》(四十一)

《“易学”评论》(四十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第四个《易》称,即“及秦燔书,而《易》为筮卜之事,传者不绝”里的《易》称。这个《易》称显然是指《周易》一书了(指今本《周易》)。

总之,这《汉书》里对《易》的称法上开始出现了混乱,如同这段文字里出现的《易》称,虽是《易》的称谓,但这些《易》称,却不是同一概念。但我们应该能够明确地是,自西汉中期,在《周易》文化发展史上,出现了新的变化。自《易经》称谓的出现,将宣告《周易》称谓的终结。因为《易经》一词涵盖了《周易》内容,这是因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结果,无论《周易》与《易传》都上升为“经”的地位,而合称为《易经》。所以《易经》不是指《周易》一书,故《易经》与《周易》,是个不同的文化概念,这是再清楚不过的了。

到独尊儒术后,凡引用《周易》里的内容,也有引用属《易传》里的内容。但均用的称法是“《易》曰”。并且多是引用《易传·系辞》里的内容,均称”易曰”。

如“臣闻《易》曰:‘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故贤圣之君,博观终始,穷极事情,而是非分明。”

“《易》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臧之中野,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

“《易》曰:‘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凡事不密,则害成’。”

“《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易》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这些均是出自《易传·系辞》文里的句子,是刘向上疏朝廷的奏章里所引用时,皆用“《易》曰”来称。刘向(约前77—前6)西汉经学家。

如《白虎通义》里云:

“故《易》曰:‘伏羲氏之王天下也’。”

“《易》曰:‘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也’。”

“《易》曰:‘介如石,不终日,贞吉’。”

“《易》曰:‘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于是始作八卦’。”

“《易》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民’。”

东汉《白虎通义》里所引用的被称之谓“《易》曰”里的内容,既有《周易》一书里的句子,而多是《易传》里的“文言”与“系辞”中的句子。

东汉是继承西汉后期对《易》的称法,是把《易传》与《周易》合二为一,通称《易》了。

我们再看到东汉还有一种对《周易》的称法,如《汉书》里即有”上下经”的说法。

而《汉书》里又明确说”上下经”,显然是单指《周易》,这又是影响后世引申出”传”与”经”的不伦不类说法来,本来独尊儒术后《周易》是经书,《易传》也是经书。

“费直字长翁,东莱人也。治《易》为郎,至单父令。长于卦筮,亡章句,徒以《彖》、《象》、《系辞》十篇文言解说上下经。琅邪王璜平中能传之。璜又传古文《尚书》。”(《汉书·儒林传》)

费直西汉后期人,生卒年不祥。 这里记载的费直,研究《易》做了郎,官至里父令。擅长卦筮,不解释章句,只以《易传》文意疏通《周易》上下经文,不加任何发挥。但他的著作已经佚失。《汉书》说费直既擅长占卜,又“徒以《彖》《象》《系辞》《文言》十篇解说上下经”,而十分重视义理。由此说表明汉易学家眼里《周易》是个可”筮”可”理”的书。并且费直又有以《易传》文解释《周易》文开始,对后世以《传》说《周易》同样影响深运。如后世至今天,人们往往把《易传》里的说法及内容思想说成《易经》(现代人们又把《易经》单指《周易》)里的思想,混淆了两者的内容摡念。

而在东汉还有冠以”周易”之名,而所写的内容完全与《周易》无关。如东汉后期的魏伯阳却能在幽谷深山,僻壤陋室过着隐居生活,却也写出一部叫《周易参同契》的书,却被道教者称为“万古丹经王”。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讲养生和炼气功的书,但又不全是这些内容,也有身在江湖而心系朝廷方面的政治理论。总之是神教、道术、王道政治混合一炉的学说。虽看似个大杂会,但偏重于练丹、修炼、养生上的神秘功法之说,被道教者和想修炼成仙者所吹奉。

虽然魏伯阳用”周易”之名,而非解《周易》之理。而是通过前汉的卦气,阴阳之说而建立起其他的“丹道易”说,是前期“象数易学”上的一种新枝,实与《周易》一书不相干。

三.汉代对《周易》是部什么书的有关说法

《汉书·艺文志》里说:“《易》曰:“宓戏氏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至于殷、周之际,纣在上位,逆天暴物,文王以诸侯顺命而行道,天人之占可得而效,于是重《易》六爻,作上下篇。孔氏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故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及秦燔书,而《易》为筮卜之事,传者不绝。汉兴,田何传之。讫于宣、元,有施、孟、梁丘、京氏列于学官,而民间有费、高二家之说,刘向以中《古文易经》校施、孟、梁丘经,或脱去“无咎”、“悔亡”,唯费氏经与古文同。

这里说的“文王以诸侯顺命而行道,天人之占可得而效,于是重《易》六爻,作上下篇”和“秦燔书,而《易》为筮卜之事,传者不绝”,无疑说明《周易》一书在汉人眼里就是卜筮之书了。

《汉书·艺文志》说:

“蓍龟者,圣人之所用也。《书》曰:“女则有大疑,谋及卜筮。”《易》曰:“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善于蓍龟。”

“是故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向,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及至衰世,解于齐戒,而娄烦卜筮,神明不应。故筮渎不告,《易》以为忌;龟厌不告,《诗》以为刺。”

“杂占者,纪百事之象,候善恶之征。《易》曰:“占事知来。”众占非一,而梦为大,故周有其官。”

这上所引《易》(《易传》)的说法,显然把《周易》当成占筮理论引用了。

如《汉书》说费直既擅长占卜,又“徒以《彖》《象》《系辞》《文言》十篇解说上下经”,而十分重视义理。由此说表明汉易学家眼里《周易》是个可”筮”可”理”的书。

又如西汉象数筮术者用于占筮学说的代表,创始者孟喜,集大成者京房。他们却也能从理的一面去解释《周易》。

大抵在汉人眼里的《周易》,如《易传·系辞》里的说法那样去看待,即亦筮亦理的看待《周易》。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

https://www.xddxs.co/read/48132/28431769.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ddxs.co。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co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