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周易哲学解读 > 《周易》政治哲学演讲(二十六)

《周易》政治哲学演讲(二十六)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中国哲学简明读本》一书里的说法是:《易经》(《周易》)常常被称为“群经之首”,“十三经之首”,而它仅有两万余字。《易经》的基础是卦画,而卦画的构成要件则是两个符号……。(《中国哲学简明读本》 马中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7版 第215页)

从这段文字表述来看,作者说的《易经》就是指《周易》,因为作者在《易经》后面用括号括着《周易》,说明《易经》也叫《周易》。那么,《中国哲学简明读本》的作者所认为的《易经》(《周易》)内容包括了什么呢?虽然作者没有如他人所说的“《周易》包括《经》与《传》两部分,但作者的那段文字表述中,已经表明了《易经》所包括的内容了。因为作者说的“《易经》(《周易》)常常被称为"群经之首","十三经之首",而它仅有两万余字”。这里说的“而它仅有两万余字”,已经说明了《易经》(《周易》)的内容包括了什么。

我们知道无论原创《周易》,还是篡改为的今本《周易》一书,其文字总计不足5000字。而《易传》总计的文字有一万多字,只有《周易》加“十翼”才有两万余字。《中国哲学简明读本》作者说的“《易经》(《周易》)常常被称为“群经之首”,“十三经之首”,而它仅有两万余字”,岂不是说《周易》包括了《易传》的内容么。那么,按《中国哲学简明读本》作者的说法,也就是说:《周易》的内容是《周易》和《易传》,或《易经》的内容是《易经》和《易传》。当然这说法既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语法逻辑。

《中国哲学简明读本》又说:“《易经》的简易风格深深哺育了先秦诸子”。(《中国哲学简明读本》 马中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7版 第216页)

从这一句的说法来看,显然作者认为的《易经》不是两万余字的内容了,即不包括《易传》的内容,否则怎能说“《易经》的简易风格深深哺育了先秦诸子”呢?因先秦诸子时代,《易传》还没有汇集流传于世。

陈鼓应的《道家易学建构》一书里也有对《周易》的说法。

“《易》本是殷周之际的占筮之书……春秋以前,《周易》为历代史官所掌管,这由《左传》的记载可为明证。老子是史官,故而通晓《易经》。《易》,《老》的内在联系,在辩证法方面最为突出。《周易》六十四卦卦形,有五十六卦都以对反为顺序……由占筮材料集编而成的《易经》,主要是占筮语言,其中也兼有哲理性的语言。而《易传》除了"占筮语言"外,还产生了一套"哲学语言"”。

从这一段话里出现的《易》、《易经》、《周易》三个称谓,是否是一回事呢?能分请谁与谁吗?

还有一书名叫“大道之源《易经》”,其内容也只是对“六十四卦”作注译。(大道之源《易经》 孙熙国著 ****法治出版社 2010年版)

这些冠名《易经》的注译书,其内容只有“六十四卦爻辞”,认为“十翼”不是《易经》里的内容。

而有一些冠名《周易》的注译书,其内容不但对所谓的《周易》“经”进行注译,而且还对所谓的《周易》“传”进行注译。如《周易全解》(徐子宏著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还如黄寿祺的《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年版)。

这种冠《易经》或《周易》的注译本,其译注的内容恰恰与历史事实不符,《易经》的内容是《周易》加《易传》,而《周易》一书的内容,就是原创六十四篇文章,或今本《周易》,即所改造成“六十四卦”卦爻辞内容。

2.应正确对《周易》称法的运用

现在无论在对《周易》或《易经》的学术上,所出现的称法内容上是相当混乱。

如现今对《周易》称谓上的混乱说法,有以下这几种说法。

一、有“周易经传”的说法。

二、有”经和传”的说法。

三、有”易”的说法。

四、有”易经”的说法。

五、有”周易八卦”的说法。

六、有”周易预测学”的说法。

七、有”周易即易经”的说法。

八、有”易经八卦”的说法。

如今,这些称谓能分清谁是谁吗?恐怕很多人是分不清的。

那么,如何正确的称谓《周易》呢?《周易》这一称谓在先秦以前是没有变化的,《周易》就是指那一部繇辞格式内容,到爻辞格式(即六十卦卦爻辞)内容的书(当然应恢复原创《周易》文本格式内容)。先秦时虽然引用《周易》里的文辞,有的称”《易》曰”。这个《易》称,无疑是指《周易》的简称。

到西汉汉武帝时独尊儒术把《周易》与《易传》尊奉为经书,称《易经》。帝制时期里,引用《周易》或《易传》里文辞,一般也称”《易》曰”。这时的《易》称不单是指《周易》,而且还指《易传》。

但帝制时期从无把《周易》说成”八卦”之书,即无把《周易》与”八卦”混合于一起的称法。也无把《易经》与”八卦”混同一起来称的。《周易》与”八卦”不是一回事,”八卦”筮术是《周易》后出的东西,并又借着改造的《周易》文辞当繇辞而使用进行卜筮,与原创的《周易》无关。倒是现在人们有”周易八卦”和”易经八卦”这种不伦不类的称法。而更有无知者把近代以来产生的预测科学,用在《周易》上,标题为《周易预测学》,而实质内容讲的却是”八卦纳甲”筮法,与《周易》没有半毛关系。就是清代的王洪绪编写出一部”八卦纳甲”筮法书,也不敢标《周易》两字,书的名称标写的是”卜筮正宗”。

应正确的称谓《周易》,研究《周易》内容的就称《周易》,若用《易》称的,应标明是《周易》或是《易传》。

用《易经》称谓的,《周易》不单是经,而被认为是孔子做的《易传》(”十翼”)同样称经。若称《易经》一词的,应标明指向的内容是《周易》加《易传》。

现在出现的”周易经传”和”经传”之分的称法,则是个错误的说法。《周易》本身就《易经》内容之一,如何能称”周易经传”,况且《易传》并不是《周易》里的内容。”经传”一词称法也容易误导,《易传》本身也是《易经》内容之一,那么又如何分谁是”经”,谁是”传”呢?

现在算卦上所用的”八卦纳甲”筮法,是独立于《周易》或《易经》之外的筮术,不能与《周易》或《易经》混淆一起称”周易八卦”,或称”易经八卦”。

故《周易》不能称”预测学”,也不能混同于”八卦”,也不等同于《易经》。

那么,如何统一规范呢?应按历史事实与真相来称谓。

《周易》一书和其名称产生的最早(春秋是繇式《周易》内容;今天是卦爻式《周易》内容);《易传》是《周易》一书的学术研究文章汇编集;到汉武帝时把《周易》与《易传》尊奉为五经之首,而称《易经》。故这三者不容混淆。帝制时代里《周易》与《易传》同是”经”的内容,故《周易》不等同于《易经》,因《周易》是《易经》的内容之一。既不能称《周易》又叫《易经》,也不能称《周易》包括”经”与”传”。

《周易》一书里的六十四篇内容是自成体系(后改造成繇式《周易》,到卦爻式的今本《周易》),是完整地政治理论。故《周易》称谓的内容就是六十四篇文章,即从《乾》到《未济》。若打着《周易》名称,就应研究,解释《周易》六十四篇文章。即应恢复《周易》原创六十四篇文章文本结构,而抛弃掉史巫篡改的卦爻式文本。

若研究今本《周易》,(即卦爻式《周易》,或称象数《周易》)应说明是今本《周易》。

《易传》本是《周易》的学术文章汇集,更不能混同于《周易》。

《易经》之名称出现的晚,是西汉中期尊“经”时出现的称法。《易经》的内容,包括了今本《周易》与《易传》。

《易》的称法,应按历史时段来划分,先秦的《易》称,是《周易》的简称,而后封建时期里的《易》称,是《易经》的简称。故若用《易》称,应加以注解,说明所指的内容。

只有把《周易》称谓及内容是哪些弄明白了,而研究《周易》一书的演变及其性质也就有了针对性。

https://www.xddxs.co/read/48132/28431680.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ddxs.co。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co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