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周易哲学解读 > 《周易》政治哲学演讲(十八)

《周易》政治哲学演讲(十八)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京房《易传》曰:‘君不思道,厥妖火烧宫’”。

“京房《易传》曰:‘行不顺厥咎人奴冠,天下乱,辟无適,妾子拜。又曰:‘君不正,卧欲篡,厥妖狗冠出朝’”。

“京房《易传》曰:‘祭天不慎。厥妖鼷,鼠啮郊牛角。’”

而到东汉后期出现以“象数”解释《周易》的“易学”,而那些“易学”被唐朝李鼎祚收集汇编为《周易集解》一书里。

从《周易集解》一书中可以散件于汉人对《易》(《周易》加《易传》)作出的注解。

而唐朝在对《周易》的称谓上比较混乱,如李鼎祚的《周易集解》以《周易》为名,而释解的内容是包括了《易传》。最恰当的称法应为《易经集解》。

我们且看《周易集解》所收集的汉人是如何解释《周易》内容的。

如《周易集解》里收集的对今本《周易》“乾”里的“初九,潜龙勿用”的注解。

“马融曰:物莫大于龙,故借龙以喻天之阳气也。‘初九’,建子月。阳气始动于黄泉,既未萌芽,犹是潜伏,故曰‘替龙’也。”

又如对今本《周易·萃》里的“王假有庙,利见大人”的注解。

“郑玄曰:四体震爻,震为长子。五体坎爻,坎为隐伏。居尊而隐优,鬼神之象。长子入庙升堂,祭祖称之礼也,故曰王假有庙。二体离爻也,离为日,居正应五,故利见大人矣。”

又如对《泰》里的“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的注释。

“虞翻曰:‘陂’,倾。谓否上也。‘平’,谓三。天地分,故平。天地平,谓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往’,谓消外。‘复’,谓息内。从三至上,体复。终日乾乾,反复道。故‘无平不陂,无往不复’”。

对《周易》的注释。那些都是以汉产生的“象数学“来释今本《周易》,“象数学”实乃与原本《周易》内容是风马牛不相及。

唐朝李鼎祚汇集象数派各家对今本《周易》的注释(即《周易集解》),该书引述了三十几家的注释。其汇集汉象数派各家,实际并不算是汉朝人的注释,也有汉以后的所谓象数派者的注释,但收集的内容多是东汉后期所谓象数易学者的注释。

我们看《周易集解》所取注释者,以虞翻为最,苟爽次之。东汉可谓象数易学大家倍出,马融、郑玄、苟爽、虞翻,都是东汉后期人。而虞翻生在东汉末期,而活于三国时期。

从上述举例的注释来看,多是从卦象、阴阳、爻位、互体、爻辰,消息等象数新学说来解释《周易》一书,当然也结合《易传》里一些说法,并对《周易》所解释的字意上附会出新的说法来。总之这种解释法与原创《周易》一书的真实含义已远离了十万八千里。

我们已知原创《周易》本身没有象数一说,即不是按六十四个画符号之“象说”而填进去的文辞,更没有阴阳九·六爻位之说法。而后人所按卦象、阴阳、爻位,及汉“象数”新说一股脑的用在对《周易》一书的解释上,怎能解释清楚原创《周易》的内容呢?以“象数”解释《周易》里的文辞之理,本身是个错误的作法。

而总观两汉典籍,只是在西汉前期的典籍里所引《周易》里的文章句子,显然是把《周易》看成义理之书而运用,学界里从《周易》一书的句子已看的分明是义理文章,才被引用用于说理。到西汉后期则是引用《易传》文而称《易》曰。这与汉“象数“《易》学所指向与运用又是不相同的。自先秦时期《周易》一书在社会上出现后,就出现了两种指向并运用于社会和生活之中。

一种是史巫以《周易》里所用的六十四个画符号,而派生出“象数”并成为筮卜的方法与工具。在史巫的眼里把《周易》一书也看成筮术上不可分割的内容。把《周易》一书里的文句当作卜问吉凶的繇辞而运用了。

另一种是学界里把《周易》一书作为义理之书运用,用于指导社会与人生。

作为义理必须排除附加在《周易》上的“象数”,而看《周易》里的文辞。自先秦的典章书籍到西汉时期的典章书籍里所引用《周易》里的文辞,用于说理是非常正确的。必须把先秦史巫附加到《周易》一书上的“象数”筮术东西剥离出去,看《周易》原创的六十四篇文章,才能得见《周易》一书的本原面目。

而两汉也没有留下如以前那样的释解《易传》的文章书籍。虽然而在东汉后期的魏伯阳却在幽谷深山,僻壤陋室过着隐居生活,却冠以《周易》之名,所写出的一部叫《周易参同契》的书,却被道教者称为“万古丹经王”。用现在话说就是讲养生和炼气功的书,但又不全是这些内容,也有身在江湖而心系朝廷方面的政治理论。总之是神教、道术、王道政治混合一炉的学说。虽看似个大杂会,但偏重于练丹、修炼、养生上的神秘功法之说,被道教者和想修炼成仙者所吹奉。

虽然魏伯阳用《周易》之名,而非解《周易》之理。而是通过前汉的卦气,阴阳之说而建立起其他的“丹道易”说,是前期“象数易学”上的一种新枝,实与《周易》不相干,也不属“易学“的东西。

总之,西汉是经学时代开始,《易》(《周易》加《易传》)做为五经之一,上升为帝国意识形态里的统治地位。而经学里引出了阴阳灾异学说,阴阳灾异学说催生了汉“象数“易学。

两汉的典章书籍里,不凡引用《易》里的文句,用于直接说理。从引述“《易》曰”的内容来看,既有《周易》里的文句,也多有《易传》里的文句,但统称《易》曰。自西汉把《易传》说成是孔子创作而与《周易》一书合二为一,上升为经,称《易》经。自此以后所谓的“易学”是对“易经”(即《周易》加“十翼”)的学术研究,不单是对《周易》一书了。自汉时就混淆了《周易》与《易传》两者的概念,言《易》不分《周易》与《易传》(十翼)。

两汉最大的成果是象数筮术占验,而对《易》经的注释出现在东汉后期,而此时开辟了以“象数”来注释《周易》与《易传》,即称为的《易》学(《易经》的学术文章)。从对注释《周易》里的内容来看,已与原初《周易》的思想相差十万八千里。

更因有了“汉象数“易学中的“八卦”筮卜说与“象数”释《周易》说,更加的对《周易》一书混淆不清。因为汉象数释《周易》的影响,把《周易》包裹的越来越神秘了。

https://www.xddxs.co/read/48132/28431672.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ddxs.co。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co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