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周易哲学解读 > 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二篇(十四)

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二篇(十四)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剥》篇是以“床”的剥落侵蚀坏掉以喻政治衰败现象。而这种政治衰败的关键是没有建立一套正确合理的机制,即制度缺失。一个国家在政治上若没有建立起一套正确有序的机制,将导致像物一样腐朽烂掉的那样后果,也寓意着权威的崩溃。而在面临着“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的严重社会不公局面,如不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秩序准则,就是“剥床以肤,凶”的后果。而要解决“凶”的后果不发生,就应“贯鱼,以宫为宠,无不利”的去行政。

“贯鱼,以宫为宠,无不利”,就是说“若能按次序,凭借身份能力受到荣誉,而无不利”。这就是能够解决社会严重不公的现象,并

抑制腐败的发展,国家也不会一天天的烂下去了。

《周易》“剥”篇是借“床”的不断剥落侵蚀所损坏,来比喻国家政治上逐步衰败的现象。若要改变这种现象,作者提出的方法是“贯鱼,以宫为宠”。这里已然是使用比喻,但含义是“若能按秩序,顺次,凭借身份能力而受到荣耀,而无不利”。这就是说应建立一套有序的政治机制,目的是消除“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的这一严重危机到社会安宁的现象。建立一套有序的机制,才能避免国家政治走向崩溃。《剥》中强调的“贯鱼以宫为宠”无疑是让“君子”在治国上遵循的一个政治原则。

11.“有孚挛如,富以其邻”所倡导的农业生产上互助与共同致富的政治原则。

《周易》里有一篇文章名称叫《小畜》。《小畜》的含义就是农业生产要积累,也就是争取农业生产上要丰收。如何使农业生产获得丰收,即不出现天灾,如“密云不雨,自我西郊”,这看似天边升起密云,就是不下雨,这样就会遭旱情。也不能人为的造成农业生产上的损失,如“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月几望,君子征凶。”这是说“雨已经下过,解除了旱情,而充满高尚品德的是妇女的守正与辛劳。若到了月中十五,君子征召劳役,就会出现凶年灾情”。这就是人为造成的农业生产上的灾害,应在雨后还能抢种农作物时,而劳动力被统治者(君子)征召劳役去了。抢种农作物只靠妇女,就会造成农业生产造成灾情。而农业生产上要“有孚挛如,富以其邻”,“有孚”是“君子”应该遵循的一项根本的政治原则,即爱民。挛如:牵连之状,喻紧密联系,相互协助。富以其邻:即大家一同走富裕的道路。

所以“有孚挛如,富以其邻”是让“君子”明白这种道理,作为治国上的一项政治策略而遵循。

12.“无妄”: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商业经营原则。

《周易》里的“无妄”篇是讲述了商业上的准则。“妄”是指胡乱,引申为不正,不法。“无妄”即没有了不法与不正。《无妄》是针对商业经营上,要遵循“无妄”,即不去干不正不法的行为,也就是说商业上应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童叟无欺。

《周易》里既重视农业生产积累,也不轻视商业经营,“不耕获,不菑畲,则利有攸往。”这是说:“不耕种田地,而有收获,不开垦荒地,而有熟田,这也是有利于社会向前发展的事情”。这里是作者没有轻视商业行为,这与后儒思想是不同的。

《无妄》所讲述的商业之道,也是“君子”治国理民上应掌握的策略。

13.“观颐,自求口实”的休养生息政治措施

“观颐,自求口实”,是说观察认识休养生息,是自我寻求解决人口发展的生计问题。《周易》里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发展理念:自求口实。在十分落后的农耕时代,人口发展与生计出现矛盾。而采取休养生息,自我解决人口生计问题,体现了作者政治上的理性与睿智。“自求口实”的生存理念,是体现在政治策略上应遵循“休养生息”(颐)。《颐》篇的内容是告诫“君子”(统治者)应该给人民一个宽松、薄赋的一个生存空间,更不能违背生养之道,向困难的地方征收赋税,把休养生息作为头等大事去做。这是“君子”治国理政应遵循的政治原则。

“自求口实”是《周易》里的一个政治理念,《周易》“颐”篇开章首句是:“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这是说:“休养生息,前景吉祥。观察休养生息之道,自我寻求解决人口的发展生计”。如何解决人口生计,就应采取“休养生息”的政治方针。解决人口生计问题,要给百姓休养生息的政策环境。老百姓自己发动起来解决自己生计发展。而不是靠“君子”拿出物质财富或干预百姓,而是给于百姓宽松的生存环境以解决生计问题。这就是君子在执政上应遵循“休养生息”(颐)的策略措施。

https://www.xddxs.co/read/48132/28359517.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ddxs.co。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co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