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周易哲学解读 > 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译解(二十七)

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译解(二十七)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佛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本段已然是强调不要违背休养生息,否则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即长期都不能违背休养生息的治国策略。

“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

本段是个转折的句子。即从正面来阐述休养生息的道理。这是《周易》作者写作上的惯常手法,是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比论述事理。

这句子里的“颠”是指“头顶”,意指最高,最重要。“颠颐,吉。”其意是“把休养生息,当做头等大事来对待,很正确。”这里又用“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来比喻,施行休养生息策略的紧迫性。

“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

本段是继上面谈的征税问题进一步阐述。“居”:储有,囤积。这一段是说:“若违背常规去囤积,看来不错;但是不利于国家的根本利益。”

这里的“不可涉大川”是比喻,比喻造成克服不了的问题出现。人们的生计发生了问题,还要去征税囤积,从储备上的一面来看是不错的,但从国家的安定前途来看又是不可的。这是辩证的看待问题。

“由颐,厉,吉。利涉大川。”

“由”:遵循。“厉”;鞭策,激励。

本段是总结性收尾。其意是“遵循了休养生息之道,应不断的鞭策,这才是有利于社稷的根本。”作者提出的遵循休养生息的政治理念,目的是解决人口发展与生计问题。让人们有饭吃,有衣穿,这才是头等大事,这就是关系着国家长治久安(即利涉大川)的根本问题。

本篇是围绕着人口生计这一问题,阐述其利弊关系。而本篇作者提出的“这一重要的政治策略。这在十分落后的农耕时代,人口的发展与生计出现了矛盾,而自我解决人口生计问题,体现了作者理性与睿智。这个“自求口实”的生存理念,实际体现的是政治愿望上“休养生息”的主张。就是要统治者给人民一个宽松,自由,薄赋的生存环境。不能违背生养之道,向困难的人民征收赋税。要想实现“自求口实”,就要提供政策上的宽松环境,更要实施“休养生息”的策略,并要把这一方针当做头等大事去做。这是《周易》作者何等的政治观上的伟大与睿智。《周易》里的这一思想,也曾对后世产生过积极的影响。汉初实施了休养生息政策,对汉初国力提高与人民的生活稳定和财富的积累,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可惜《周易》里闪耀着光辉的辩证思想,被帝王时代所阉割,这是帝王制度下的悲哀。也正因为帝王制度里不需要辨证与逻辑,而需要的是顺民,愚昧与无知。

本篇文章里又反映了《周易》作者另一面的伟大,作者是反对占卜迷信的。作者追求的是理性。作者的伟大,在于所处的洪荒蒙昧时代里,为华夏人类开启了理性之门。正因有了《周易》的启蒙,而开启了先秦那个理性的时代(中国的“轴心时代”),才有了春秋战国文化上的百家争鸣。

https://www.xddxs.co/read/48132/28359460.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ddxs.co。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co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