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周易哲学解读 >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六篇(五)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六篇(五)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而由此一套六十四画符号,被演义成“卦”说后,而派生出诸多神秘说法。还有“互卦”说,即“卦画”中有“卦”。广义上讲“互卦”说也是从卦画中组合而看出“八卦”(即八卦符号)来,也是一种“卦变”说。

无论“卦变图”,还是“十二消息卦”的说法,都不过是借着在那套“六联体”符号所附会上的阴阳属性(即爻画分阴分阳)来说事。

若以卦画的变化而得另一卦,而看成是“卦变”的话,那么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并不是汉儒创“卦变”说。春秋《周易》文本被史巫用于筮卜,以《周易》里的文辞改做“繇辞”,而比类联想附会人事吉凶。每卦里的“繇称”(或称“繇题”)就是以每卦里的卦画符号从初画基础符号变起而得出另一卦画,来做为每卦里六句繇辞的一个繇题。这种以一个“六联体”符号里的一划而“变”,就变成了与六十四个不相同的“六联体”符号里的某一“六联体”符号相同。这若说是以卦变卦,应是“卦变”最早的例证。但可惜春秋时期流行的春秋《周易》文本,在春秋之后,历代并没人考证出来。也就不识春秋《周易》文本里是用每个“画符号”(即“六联体”画符号)中的初画变起,而所得出另一个“六联体”画符号,并将这一个“六联体”符号及名称做为一卦里的繇辞的排序称谓。因一个“六联体”符号是有六个划道(或连或断的两种线段,当然这是后来“六联体”符号的写法)组合,从初画变起(即“—”变成“— —”,或相反)依次变化,变六次,也就得出六个不相同的“六联体”符号,就把这六个“六联体”符号和名称(后来在卦学上一看便知是六十四卦里的某卦符号和卦名称)作为一卦里的六个繇辞的繇题,这是《周易》原创文本被篡改成繇式《周易》的结果形式。如繇式《周易》(即春秋《周易》文本)里《乾》的结构形式:

( )乾:元亨利贞。

( )姤:潜龙勿用。

( )同人: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 )履: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 )小畜:或跃,在渊,无咎。

( )大有: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 )夬:亢龙有悔。

( )坤:见群龙无首,吉。

(说明:每个( )里是一个“六联体”符号,因无法打出故用( )代替。再一《周易》里唯有“乾”“坤”两篇里各多出一句繇题。)

这就是由《乾》的符号从初画依次“变”(即“—”变成“— —”),其结果依次变出的是“姤”、“同人”、“履”、“小畜”、“大有”、“夬”这些后来所命名名称里的六个“六联体”符号。这六个“六联体”符号和六个名称作为繇式《周易》文本《乾》里繇辞的繇题了

(直观来看春秋《周易》文本里的《观》篇符号与名称和内容。因无法上传图,故略)

从一套六十四个不相同的“六联体”符号,演变成卦术上的算卦工具后,也变成了六十四卦符号的称法,由此“六十四卦画符号”而衍生出诸多筮法和学说。如这“卦变”之说,并且后人行诸许多“图式”表示。而又引起历史上不少学者对“卦变”的考辩。形成了“易学”上一门难以使一般人弄懂的神秘学问似的。实乃是从那么一套“六十四画符号”(即六十四个不相同的“六联体”符号)不断演义出的东西。我们在《周易》符号说里已讲过“六十四符号”形成的历史渊源,已知“六十四画符号”是有两个基础符号交替组合,可组合出不同“联体”的不相同符号组合来,这种组合可以推演到无限大的符号排列组合体式,古人只取六十四个“六联体”的符号来使用,而这六十四个不相同的“六联体”符号已成定式,即固定不变的符号组合,这种组合并没有什么神秘可言。

后人通过那套符号,附会上阴阳属性,再通过“六联休”画符号的“变画”,“交互”,“相背”等可排列、分类组合出不同形式组合,实乃如同一种数学符号组合游戏而已。古代从那套画符号上派生出的“八卦”筮术及各种学说;均没有科学成分,而是变成了巫术的工具。而今又通过那套符号派生出的“科学易”说,只是呼声大,实际难见科学成果。即通过那套符号,对国人而直接启发出的科学成果,未见有实例。虽有西方人通过传播过去的《易经》,从那里面看到了那套“六联体”符号,所谓引发出计算机的一场革命,那是西方人受到那套画符号的启发而已。可中国人“日用而不知”却未能发明出“二进制”电脑程序,也并没付诸于数学上的应用,却把那套符号应用与算卦,成为巫术的工具。

https://www.xddxs.co/read/48132/28359382.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ddxs.co。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co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