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其实我只是想演戏 > 第三十九章 做一回你要扮演的角色

第三十九章 做一回你要扮演的角色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而方既明知道,中国之所有快速发展的几十年,都是因为这些农民工背井离乡,到大城市做着最辛苦,最无聊,最低效率的重复类型劳动。比如建筑施工,流水线工人,搬运工……正是有了这些人的牺牲,才有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实究其深层的原因,是因为乡村经济处在崩溃的边缘。如果农民工没有到大城市打工,很可能单单靠着种地,是抵御不了手中的钱贬值、看不起病等等风险的。

中国农村最辉煌的年代,应是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期,这段时间的农民是真的有钱,差不多赶上城里人了。因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养殖业的兴起,种地也能有大收入,农村集贸如火如荼……农民增收的方式太多了。然而,到了九十年代,风云突变。随着城市资源的集中,乡村越来越被遗忘。

后来,农民种粮食实在是赚不到钱了,再听说隔壁村哪个哪个出去打工赚到了钱,甚至成了大老板。

于是,村里一茬一茬的年轻人出去了。然后,一茬一茬的中年人,为了扛住整个家庭的压力,也出去做农民工了。

这样,才有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这其实是不公平的,农民承受了太多本来不应该承受的东西,可以说他们是为国家发展,承受了最多的痛苦。在后来,国家发展好了,终于开始反哺乡村了。于是,扶贫攻坚,再到新农村,振兴乡村,都是这么一步步来的。

其实,方既明知道,要是国家不想后来花太多精力、人力、财力和物力在重振乡村方面,在这时候就应该取消农业税了。上辈子,是2006年取消农业税的。如果早几年取消农业税,可能乡村也不会颓败得太快。

当然了,方既明也是一个念头而已,没有多想。政策怎么样,还是由国家制定吧。

方既明跟这位大叔唠嗑,其实主要是为了观察生活,想看看农民工这个群体到底是什么样的。

胡燕兰不明白,她儿子原本没有那么健谈啊,怎么跟个大老粗都能说这么久了?

谈得兴起,旁边一些个农民工也加入到了谈话之中来。“兄弟,我也是皖省,皖西的。”

大叔笑道:“我皖北的。”

“我是鲁西的。”

……

听着他们的谈话,方既明看到了人性的闪光点。

是啊,这些农民工可能素质不太高,因为他们读书可能不多,但你说什么,他们会听的。最主要的是,他们那种朴实、勤劳,让方既明明白,要想拍一个引起人共鸣的片子,就必须接地气。太飘的话,人家根本不想看,因为跟他们没关系啊!

中国真正大众的群体是什么?

是小市民,是农民工,是农民。

方既明突然想起上辈子吹牛大王马小云说过,“中国的演员演什么都不像,但是演农民谁演谁都像。”当然,马小云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不清楚,但他是对华谊兄弟的王中军讲的。可能也是看出来了,那时候的中国影视圈病了,一国好莱坞有大量烂片,可如果中国放开电影管制的话,任由西方影片冲击,说不定中国的影片一点机会都没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