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烟冥望阡陌 > 第二九九章 大一统·河套围歼战(二)

第二九九章 大一统·河套围歼战(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太子全身发抖的头伏地,太子在害怕,薛亮没少给他进贡好处,现在的太子生怕上面的父亲盛怒之下将他废了。

萧彧眼神冰寒的扫了一眼阶下的太子,而后向萧烨说道:“颖王,前线战事在即,甘铭已经抢占了清水关和大青山口,他那边不容有失,你立刻去太原,告诉裴信和成济,不惜任何代价也要保住大同!”

“父皇,甘大将军的安排应该是能够等到裴公和成公的援军的,儿臣以为不如趁机对收复幽都!”

萧彧眼睛一亮,想了一下,问道:“你觉得和东海人决战的时机成熟了?”

“父皇,儿臣妄言,您相信甘大将军能收复河套吗?”萧烨鼓足勇气问道。

“这是自然,甘铭的能力朕是相信的,他一直隐忍至今才对河套动手,必然是有了绝对的把握。”

“父皇,既然您相信甘大将军的能力,不如咱们就趁机把战事搅乱,您觉得如何?”

“说下去。”萧彧心神稳了下来。

“父皇,现在东海人、北慕人都在动,那么幽都的兵力必然空虚,成公和裴公的兵马调转枪头向幽都进攻,那么辽东的东海人一定会拼死救援幽都的,那么青州那边就有机会了,滕大将军也能顺利拿下青州。”

萧彧定睛看着这个儿子,摇了摇头,不是他不认可萧烨的想法,而是感叹这孩子成长如此恐怖,从延绥到青州,甚至是辽东,这么长的战线,这样大规模的调动兵马,即便是他自己也不敢如此。

如今储诚和端木阳都不在身边,至于萧寒和陈卓只能参谋,不能决断,这两年被蒙琰压得有些喘不过来气,萧烨的办法或许是一扫阴霾的好机会。

萧彧直勾勾的盯着萧烨说道:“颖王,朕且问你大同怎么办?”

这是考题,也直接关系到萧彧的最终决断。

萧烨胸有成竹很是淡定的回道:“白浔将军对宣府兵马还是有威信的,只需要薛亮的人头还是薛氏的态度。”

萧彧笑了,薛亮的人头早就不是他的了,至于薛氏的态度,简单。

“太子,你可有异议?”

“儿臣立刻去办!”太子吓得满身是汗,这时候什么薛氏,就算是让他杀了太子妃他都能干的出来。

很快薛氏就做出了反应,将薛亮开除宗藉,薛亮自知回头无望立即投降东海人,东海人得以顺利进入宣府,不过东海人没有杀白浔,不为别的,白浔如果能投降可比薛亮有用多了,东海人一边出兵大同和北慕人呼应,一边劝降白浔。

让东海人意外的大同的抵抗非常的强烈,原本计划十日内拿下大同,但裴云和陶非却将兵马摆在大同城外一副决战的态势。

而甘铭也没有闲着,拿下清水关和大青山口以后立刻派出一支两万人的骑兵深入沙漠直插乌梁海,乌梁海是北慕的粮草所在地,双方在乌梁海爆发了一场惨烈的战争,以大宁两万骑兵几近乎全军覆没的结局得到了胜利,北慕人在乌梁海的粮草军械被烧了个干净。

同时明聿对延绥五州的作战也在进行,北慕人对明聿不了解,以为明聿只是驻防,不曾想明聿毫不按套路出招,一路北上,横冲直撞,在秋汛到来之前接连收复四州,延绥五州这些年来一直是来来回回的,而明聿的办法则是连坐法,每收复一州对城中的苟且的大族、商户实行连坐法,屠家灭门是常有的事情,毫不顾忌这些人在朝中的警告。

这一系列的操作得到了朝廷的支持,萧彧也趁机整治了一些朝臣,大宁的朝廷瞬时变得清朗了起来。

就在大同和东海鏖战的时候,宣府也传来了好消息,薛亮被秘密杀死,而后白浔联合被囚困的兵马发动兵变,旬日间就重新掌控了大半个宣府,现在轮到东海人难受了。

一下子整个北境乱了起来,甘铭更是不顾损失的两万骑兵,硬生生的在秋汛到达之前将大军前线移到大河以北,摆出背水一战的态度。

就在甘铭立大营在大河北岸的时候,大宁朝廷以颖王萧烨为三晋、幽冀两大战区九军督师抵达太原,抵达太原后萧烨以强硬姿态绕过大同战事直接向常山发起进攻。

甘铭扎营以后立即展开对九原的攻击,同时命令仅剩的三万骑兵绕道固阳,北慕人一时大乱,对九原的防务出现了松懈,就在北慕人打算退出九原回援固阳的时候,进击固阳的骑兵突然调转回头从背后杀入九原。

经过两天一夜的血战之后,甘铭进入九原,北慕狼兵损失殆尽,只有不到五万精骑遁入沙漠。

与此同时,明聿大军抵近榆林城下,北慕人如同惊弓之鸟,只是略微抵抗以后便匆匆退出,至此,延绥五州与河套地区全部收复。

99mk.infowap.99mk.info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