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四合院,开局是八十年代 > 188 礼炮竟是高射炮?

188 礼炮竟是高射炮?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其实以曹志强的本意,对于出版社的开业典礼,他是不想大操大办的。

原因很简单,一是太麻烦,二是不值当的。

太麻烦容易理解,你整个盛大的开业典礼,就需要好多事儿, 甚至还要筹备演讲稿啥的,忒麻烦。

至于不值当的,字面意思,就是曹志强觉得吧,一个只有十几号人,连正经出版物都没有的新生出版社, 根本没必要大操大办。

没错,出版社的格调确实很高,看起来也确实很厉害, 一般人搞不了。

但等你真正进入这个圈子,你就会发现,其实一家出版社而已,并没什么了不起。

其实在此时的国内,出版社多如牛毛,只是京城一地,各种出版社就数不胜数。

基本上,如今只要是事业单位跟国企单位,都可以申办出版社,一般来讲都会批准。

而这些出版社呢,除了一些老牌的大出版社,大多数都是五六个人,或者七八个人的小出版社。

这么一算,曹志强这十几号人的出版社,起家规模还算大的。

但再怎么大,你也只是个总人数充其量不过十四个人的小单位。

像这样总共不过十四个人的小单位,开业典礼大操大办, 实在是有些过了,曹志强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

所以说,低调开张,大家聚在一起吃吃喝喝一顿,才最符合曹志强的预期,而他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

然而,已经被任命为主编兼副总经理的余德利,余副总,却不这么想。

按照余德利的说法,虽然他们这个出版社规模很小,但一样要大操大办。

余德利是这么说的,他说对别的那些小出版社来讲,低调开张确实好,但不适用于曹志强。

原因就在于,曹志强跟那些新开的出版社不同,他太年轻,资历太浅,位子却太重。

此时的国内, 还很讲究论资排辈。

就出版社来讲,像曹志强这样年仅十九岁的总经理兼副社长,打建国以来, 就还从没听说过。

所以说,曹志强如果想让这家出版社以后走的稳稳当当,不会轻易被一群牛鬼蛇神上来找麻烦,就必须大操大办,显示实力。

除此之外,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一个聚拢人脉,经营人脉的机会。

按照余德利的说法,是让曹志强借这个机会,把他能请来的领导都请来,要是能请动那个背后的大领导过来,那当然最好,哪怕那位大领导只是过来露个面呢。

另外,像红光机械厂的一二把手,以及其他衙门认识的领导,也最好都请来。

不光要请曹志强认识的各单位领导,余德利也会搜索自己的朋友圈,尽量把圈里的名人都请来。

如此一来,红光出版社就算还没有任何出版物,名字也会一炮而红,被很多人记住,不会被当做哪个犄角旮旯的,可有可无的小单位。

而代价呢,无非就是多花点钱,可这对曹志强来讲,根本不是个事儿。

或者说,跟那些花掉的钱相比,借此聚拢的人脉,打响的知名度这些隐性好处,才是最重要的。

曹志强一想也对,人家说的很有道理。

再者说,余德利还自告奋勇,说开业典礼的操办事宜他一力承担,不用曹志强费心。

曹志强需要费心的地方只有两点,一来就是通知他认识的牛人,二就是掏钱。

于是乎,曹志强出钱,余德利出人,一个出版社的开业典礼,就这样出炉了。

开业的那天,是一个星期天。

之所以选这天,也是很有讲究的。

除了找人算过,说这天是个开业的好日子外,星期天本身也很重要。

因为星期天的话,大部分单位都休息,那些领导啊啥的,也就都有空来参加开业典礼,而不必特意请假了。

可能余德利找的那神婆子真的有点道行,真正开业那天,是个很不错的晴天,而且天空还见了蓝。

这在此时的京城四月天来讲,是很难得的。

因为在八十年代初,三北防护林工程刚刚开始,塞巴罕工程还没开始,所以京城还在每年遭受沙尘暴的袭扰,而京城的沙尘暴呢,最肆虐的时候就是每年的三四月份。

再加上工业污染问题,以至于进入四月份后,曹志强虽然还没遇到大型或者特大型沙尘暴,可这京城的天,却很少有蓝天,一般都是灰蒙蒙的。

在这种环境下,红光出版社开业当天,竟然艳阳高照,蓝天白云,这可是难得的好天气,也是个好兆头。

就在这蓝天白云的好天气下,各种人群呜呜泱泱的来到了红光出版社开业典礼现场,也就是红光出版社的办公场地。

大家来到这里的时候,这边已经提前布置了气球彩带跟横幅,还搭建了一个简易舞台。

此外,一些表演艺术团体,比如秧歌队啊,儿童表演团啊,京剧团啊,都请了不少。

那情况,搞的跟高中运动会差不多。

也得亏曹志强当初买的土地多,地方够大,要不然的话,这么多人还真不好安排。

当然了,来宾中也不都是各方领导,其实大部分人都是领导的家属,以及各自的亲朋好友。

想想也是,这年代娱乐缺乏,来参加一个出版社的开业典礼,能免费看戏不说,还能免费吃喝,这谁不乐意啊?

哪怕这地方偏僻点,要出城,大家也都乐意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