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启激荡年代 > 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误区

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误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呵呵,要眼光有眼光,要执行力又执行力,有勇有谋,这种人如果不成功,我敢把脑袋拧下来当球踢!”

刘克莉没想到傅松对陈光威的评价如此之高,顿时来了兴趣:“傅总,听你这么一说,我都有些想对陈先生做次专访了。”

傅松哈哈一笑:“你要是真想采访他,我可以给陈老哥打个电话。”

“那敢情好!”刘克莉高兴道,“傅总,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这趟出来,真是不虚此行啊!”

“举手之劳。”傅松摆摆手,“不过我不敢保证他同意,陈老哥跟我一样,都不喜欢张扬。”

刘克莉笑道:“以我近十年的访谈经历,绝大部分采访对象都很乐意接受采访,甚至有的人主动邀请我去做采访。

但在你这里却头一次碰到了钉子,我本来还问你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不愿意接受采访。

不过现在我明白了,真正做实事的人都这样,不想把精力浪费在这上面。

傅总,我没说错吧?”

傅松不置可否地笑笑:“高处不胜寒呐。”

“也对。”刘克莉赞同地点点头,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问道:“傅总,采访稿你看过了吗?你觉得如何?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没?”

“看过了。”傅松点点头,然后苦笑道:“问题都是好问题,可对我而言,有些超纲了。”

刘克莉一副你逗我的表情:“傅总,你也太谦虚了吧。”

傅松摆摆手道:“我不是跟你假客气,我呢,大学里学的是经济地理,跟经济沾点边,但跟计算机或者电子工业隔着十万八千里。

你如果问我地理方面的问题,我一点都不怵,可你问我电子工业、计算机方面的问题……。”

说到这,傅松摊摊手,很光棍道:“你这是问道于盲,我一个门外汉,哪懂那么专业的东西?”

刘克丽不解道:“傅总,可我听沈老先生说,你对电子工业和计算机行业颇有一番新奇的见解,而且集成电路投资基金也是在你的倾力支持下才成立的。

如果你不懂电子计算机工业,怎么会坚持成立这个基金呢?”

傅松道:“沈先生是我的老领导,他这人什么都好,就有一点不好,说的好听点叫喜欢培养年轻人,说的难听点叫护短。

我身上一共二两钉儿,到了老沈的嘴里,就变成两百斤甚至两千斤了,夸大其实了,绝对夸大其实了。”

刘克莉做记者将近十年,还是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采访对象很客气,很热情,很配合,反正一切都让她挑不出任何毛病。

但偏偏对方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振振有词说:老子是门外汉,不懂你的那些问题。

要知道她交给傅松的采访稿,是她花了整整一个星期,加班加点,晚上熬夜,精心准备的。

现在傅松告诉她,这些问题他一个都不懂,她有一种一拳打到棉花上的感觉,别提多郁闷了。

一时之间,她居然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

“喝茶喝茶。”傅松笑呵呵道,跟刘克莉碰了碰杯子,抿了一口茶,闭口不提采访的事情,转而询问起她这些天来沐城的见闻。

既来之则安之,刘克莉暂时将采访的事情放到一边,兴致勃勃地跟傅松聊起了这些天参观的感受。

引导话题可是记者的一项基本素质,刘克莉对此相当拿手,刚开始一直顺着傅松,找的话题都挠到了傅松的痒处,傅松自然愿意多聊几句。

作为记者,刘克莉最不怕的是能侃的人,最怕的是那些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的闷葫芦,见傅松谈话的兴致越来越高,于是渐渐地将话题往自己想要的方向引导。

从远景集团的发展历程,聊到脚下的总部大楼和她这些天下榻的远景·文华东方酒店这两个沐城的地标建筑。

从远景集团今年以来的大规模并购,聊到外国资本和民族资本的战争。

从远景研究中心,聊到沐城职业技术学校。

不管聊什么,刘克莉都能接上话,而且时不时地妙语连珠,一些话发人深省。

尽管是第一次见面,但通过短暂的接触,傅松在心里给了刘克莉一个比较高的评价。

这个女人拥有良好的外交沟通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口才更是极佳,专业素养也不差,做一名小报记者屈才了!

渐渐地,傅松似乎忘记了她记者的身份,有一种在和老朋友聊天的感觉。

何佳看看时间,这次见面已经超过一个小时了,马上要下班了,不过看傅松正在兴头上,她也就没出声,默默地起身去给他们换了新茶。

“何秘书,谢谢谢谢!”刘克莉对何佳连声道谢,紧接着对傅松道:“傅总,我有个疑问,你能不能为我解惑?”

傅松端起茶杯吹着茶叶道:“嗯,你说。”

刘克莉道:“我来沐城这几天,冯部长带着我参观了很多地方,但我最感兴趣,也是最让我意外的只有两个地方。

一个是远景研究中心,一个是沐城职业技术学校。前者侧重基础研究,后者侧重技术应用,这种高低搭配的体系,很有前瞻性。

傅总,我听说你计划以沐城职业技术学校为基础,将来成立一所理工科大学?”

傅松点点头道:“确实有这个想法,但现在时机还不成熟,只能说是朝这个目标努力。”

刘克莉道:“那么我就有个疑惑,我发现沐城职业技术学校里没有开设英语课,这是为什么?

一所立志于升级为理工大学的学校,居然不开设英语课,我实在想不通。”

傅松喝了口茶,笑着反问:“为什么要开设英语课?”

刘克莉被问得一愣,犹如听到有人问她,为什么要喝水吃饭、呼吸空气、拉屎撒尿一样荒唐。

短暂的失神过后,她想都不想,脱口而出道:“英语是国际语言,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当下,不懂英语就相当于半个文盲,在这个时代就会寸步难行。”

傅松放下茶杯道:“刘老师,我觉得现在很多人都陷入了一个误区。”

刘克莉好奇道:“哦?什么误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