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启激荡年代 > 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早有预谋

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早有预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种邀请标的企业的领导去国外考(旅)察(游),是外资收购国企的老套路了。

外商摸准了他们崽卖爷田不心疼的心态,给个仨瓜俩枣就能把他们给收买了。

“还有一家是沐城中草药公司,这是一家集体所有制企业,前不久和省中医学院附院联合研制成功益心口服液,主治冠心病、心绞痛,已经通过了卫生部批准,马上就可以投入生产。跟人民制药厂一样,这家企业也缺乏生产资金。”

罗燕疑惑道:“乔总,您刚才说的这两家企业,既然都有好技术,好产品,为什么不去找银行贷款呢?”

乔芳玲知道罗燕在国外呆久了,不熟悉国情,于是耐心解释道:“罗总,这些年内地的企业大部分都是在负债前行,债务是企业最大的包袱,很多企业都是被债务给压垮的。

就拿人民制药厂和中草药公司来说,一家欠银行1200多万,一家欠了800多万。银行贷款一向还旧才能借新,没换上旧贷,银行怎么可能给你放新款?”

罗燕恍然大悟,随即皱眉道:“如果我们并购了这两家药厂,那么它们的债务由谁承担?”

乔芳玲笑道:“当然是我们啦,你也别觉得是我们吃亏,很多企业底子都不错,只要缓过劲儿来,就能焕发新生。”

罗燕若有所思道:“看来我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傅总,我能不能参加集团的并购?您放心,本职工作我绝对不会落下的。”

傅松自然不会反对,笑道:“当然行了,只要是你感兴趣的,你都可以参加。”

接下来是刘宁的汇报。

傅松对别的方面没什么要说的,却对沐城汽车集团最为上心,这也是今后他重点关注的一个业务。

“第一辆汽车什么时候能下线?”

刘宁心虚道:“预定今年11月份。”

傅松皱眉道:“怎么又往后拖了?”

刘宁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道:“部分零部件不达标,还在整改。”

傅松:“……。”

他从老毛子那引进了全套生产技术,还把生产线原封不动地打包回来,一年半过去了,零部件居然还不达标。

虽然很不爽,但他也知道汽车工业的复杂,急是急不来的。

而且刘宁刚接手大制造事业群,需要一个摸索熟悉的过程,这口锅扣在他头上有点不合适。

“过去的问题就不说了,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

刘宁张了张嘴,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韩泽声在一旁看不下去了,刘宁是他举荐的,出了问题他这个ceo责任最大,于是连忙咳了咳道:“今天傅总开这个会,就是让大家畅所欲言的,有什么话就直说。”

刘宁只好硬着头皮道:“傅总,我建议沐汽换个总经理。”

说完,他突然感觉浑身轻松了许多,胆子也大了起来,提高音量道:“沐汽现任的总经理李寒松虽然在汽车行业干了三十多年,资格老,经验丰富,但观念也老,在管理上已经跟不上形势了……。”

巴拉巴拉,刘宁一口气讲了二十多分钟,把沐汽集团内部存在的问题,无论大小,一股脑地抖落出来。

他很清楚沐汽集团在老板心目中的地位,所以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对沐汽集团进行调研摸底。

他知道自己在汽车方面是个外行,所以组建了一个由专业人员构成的考察团队,带着团队一个一个厂地跑,深入车间一线,有时候在一个厂里一呆就是两三天,甚至一个星期。

不干别的,就是找问题。

正因为如此,今天他才能脱稿侃侃而谈,一点都不怯场。

傅松和众人听得面面相觑,都感到不可思议。

如果刘宁所说的都是真的,那这个五十多岁的总经理确实该换了。

说起来,沐汽集团成立时,总经理的人选可以说是最大的争议。

沐汽集团是远景集团和沐城市政府合资成立的一家新企业,远景集团以全套生产技术、生产线以及两亿美元的现金,占股64%,沐城市政府则是将市里与汽车工业相关的企业统一打包,作价2.5亿美元,占股36%。

前期无论是资产评估、还是企业职工的安置,双方谈判得很顺利,唯独总经理人选,双方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傅松的意思是从外面找职业经理人,市里坚持要从原班人马中遴选总经理,双方为此僵持不下。

最后还是傅松退了一步,勉强同意了由市里指定总经理,但也提出了他的要求,以两年时间为限,总经理干得好,两年后可以继续接着干,若是干得不好,就别怪他不讲人情了。

市里自然没意见,不出意外地,将原沐城汽车制造厂厂长李寒松任命为沐城汽车集团的总经理。

沐城汽车制造厂前身是莱阳拖拉机厂,主要是生产拖拉机和农用车的,却没有生产乘用车的历史。

李寒松经验丰富,资格老,但他担任沐汽集团总经理后,依然还是在用做拖拉机、农用车的思维来做乘用车。

虽然造拖拉机的不一定做不好轿车,比如兰博基尼、保时捷都是造拖拉机出身,还有号称“国民神车”的五菱,其前身柳州拖拉机厂曾是全国八大拖拉机厂之一。

但这种鲤鱼跃龙门、转行成功的例子少之又少,没有普遍性,更不能拿来当榜样,反正傅松不相信自己运气这么好,做人还是要实事求是,不要总是把自个儿当主角。

沐城汽车集团可不是沐城汽车制造厂那种小企业,而是一个拥有上百家配套企业、职工总人数一万多人的大型集团公司。

这些配套厂分布在沐城市各地,光是如何把这些分散在各地的工厂有效地组织起来,就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工程,需要的是非常高超的管理能力和技巧,以及强大的产业链规划能力,绝非靠一个人、几个人拍脑袋就能做好的。

事实证明,李寒松或许是一个好的拖拉机厂厂长,却无法胜任沐城汽车集团的总经理职位。

倒不是说他这个总经理不努力,而是……,怎么说呢,人老了,知识结构还停留在过去,没有意识到,时代早已经变了!

傅松已经给李寒松的职业生涯判了死刑,于是道:“刘总,陈部长,从今天开始,就开始给沐汽集团物色总经理,不要怕花钱,只要是有真本事的人,有多少要多少。”

刘宁道:“傅总,我这里有个人选。”

“哦?”傅松笑了,“看来你是早有预谋啊!是哪位高人入了你的法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