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启激荡年代 > 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受之有愧

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受之有愧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韩泽声继续介绍道:“傅总,这位是陈舒芬女士,人力资源部部长,同时是人力资源委员会成员。”

“陈主任,你好!”傅松一看陈舒芬的打扮,就知道她是个体制内出来的人,相对于一身名牌的罗燕而言,陈淑芬的穿着打扮就有些土里土气了。

陈淑芬之前是北方某大学经济管理学系的副系主任,并且兼任鲁省招生组的负责人。

四年前,被学校派往多伦多大学访问,学习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内容,去年年初归国。

回国后,由于她喝过洋墨水,经常去她那个经济管理学系办的干部管理学习班讲课,全国各地到处跑。

而且赚钱不少,差旅费和住勤费打包给,每次讲完一门课至少能赚2000元。

所以当郭凡声挖墙脚时,她有点舍不得辞职。

最后在郭凡声的软磨硬泡下,加上远景集团给出了十万年薪、配车、分房的条件,这样的待遇实在无法拒绝,她也就半推半就地来了。

她跟罗燕一样,考虑到自己之前在学校都是管科研的,所以她的第一目标并非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工作,而是希望去远景研究中心。

但傅松亲自点将,把她打发去了人力资源部。

傅松之所以这么安排,主要考虑到陈淑芬头戴教授光环,在高校中有不少人脉,能跟很多高校领导说上话,由她去做人力资源工作,就是希望她能将各大高校打造成远景集团的人力资源池。

在这方面郭凡声都不如她,郭凡声下海之前只是副研究员,而且关系网主要在政界,高校虽然也能说上话,但远远不如陈淑芬熟稔。

当然,还有一个不能说的原因,他始终不放心将人力资源如此重要的部门交给罗燕这个海归来管,陈淑芬就是他往人力资源部门里掺的沙子。

“你好,傅总。”陈淑芬姿态放得很低,连连摆手:“傅总,陈主任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这回我是来您这打工的,今后有什么工作,请您尽管吩咐,我就是您手下的一个兵,您往哪指,我就往哪打!”

一听这话,傅松对陈淑芬的好感蹭蹭往上升,大笑道:“好好好,陈总,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了,欢迎加入远景集团!”

陈淑芬四十岁出头,比乔芳零还大几岁,应该是集团副总裁以上高管中年纪最大的了,不管对方说这话是不是真心的,但人家的态度摆在这。

从陈淑芬刚才的表态来看,傅松觉得把她安插进人力资源部是明智之举。

同时,也是考虑到陈淑芬的身份和履历,傅松还让她联系远景集团学习和创新中心下辖的研究中心、远景学院、沐城职业技术学校三个机构。

至于为什么不用“负责”“分管”“协调”,因为那几个机构的咖位有点大,陈淑芬还真“负责”“分管”“协调”不了。

比如,远景研究中心的主任是前苏联科学院院士、诺贝物理学奖获得者巴洛夫院士,陈淑芬见面就矮好几层。

沐城职业技术学校的校长是梁敏章,老梁退休前主管的就是全国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她见了梁敏章得老老实实叫一声老领导,让她去领导梁敏章?

这三个机构中,刚刚成立不久的远景学院,院长是郭凡声,也不是她能领导得了的,勉强能做到协调。

而集团学习和创新中心现在只能是傅松这个董事长来主抓,但实际上大多时候,他基本上不怎么过问,反正这三个机构要钱给钱,要人给人,也不设任何考核要求。

跟陈淑芬寒暄完,傅松的目光落在最后一个“新面孔”上。

韩泽声正要开口介绍,傅松却摆手打断了他,笑着向对方伸出手道:“我和梁先生是老相识了,梁先生,你好啊,咱们有快一年没见了吧?”

梁梦松连忙双手握住傅松的手,受宠若惊道:“傅总,没想到您还记得我这个无名小卒,一点都没错,上次您去将军澳晶圆厂视察还是去年年底呢,到现在有差不多一年了。”

“梁先生,你也太谦虚了!”傅松在会议室里扫了一眼,“在这里我隆重介绍一下梁先生。梁先生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博期间师从半导体晶圆加工技术之父胡正明先生,毕业之后进入amd工作。

至今他陆续发表了350篇的技术论文,还获得了一百多件半导体关键技术发明专利,你们说,这样的人才能叫做无名小卒吗?”

会议室的人没一个是傻子,见傅松居然如此郑重地介绍梁梦松,便明白梁梦松在傅老板心目中的地位。

原本很多人对梁梦松这个高管“新人”并不怎么在意,要知道远景集团五大事业集群的负责人,只有梁梦松这个“新人”,不仅没给集团创造一丝一毫的价值,还成了最大的资金黑洞。

这种情况下,大家怎么可能对他没有意见呢?

傅松对此心知肚明,刚才他走进会议室的时候,别人都挨着坐的,只有梁梦松一个人坐在会议桌的角落里。

当然,他也理解其他人的心情,换成他,同样不愿意看到一个不知道从哪蹦出来的新人跟自己平起平坐,尤其这个人还只占便宜,不做贡献。

所以,他才要堂而皇之地当众称赞梁梦松,告诉大家这个梁梦松是老子看好的人,你们自个儿掂量着办!

其实他真的不想做得这么明显,但他也很无奈啊。

远景集团成立于1986年,至今已经到了第8个年头了,随着集团规模如吹气球般膨胀,内部斗争的苗头已经愈演愈烈。

去年年底他借着开年会之机整顿了一番,又是调整组织架构,又是轮换高管,又是杀鸡儆猴,能想到的招数都想到了,但也只是缓解了内部矛盾。

不过,他对这个结果早有心理准备,而且他也清楚,寄希望于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是根本不现实的。

这个问题无解,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利益纷争。

有利益纷争,就要拉帮结派搞山头,然后就是激烈的内部斗争。

尽管无解,但也不能不管,他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他不反对集团内部有斗争,如果高管们铁板一块,一个鼻孔里出气,反而要轮到他这个董事长睡不踏实了。

不过,斗争要讲方法,有底线,不能越界,如果为了自己的利益,互相拆台,扯后腿,损害集团的整体利益,那他绝对不能忍,发现一起处理一起,谁的面子都不给!

傅松的这番表态还是很有效果的,大家见他这么重视梁梦松,都齐刷刷地向梁梦松行注目礼,不约而同地在心里提高了对他的重视程度。

梁梦松感激得眼圈都红了:“傅总,您太过奖了,受之有愧,受之有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