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启激荡年代 > 第一千四百〇八章 最好的人选

第一千四百〇八章 最好的人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有赵艳这个能说会道的小富婆在中间穿针引线,气氛立马热闹了三分。

傅松今天认识了陈光威,又跟他谈成了生意,心里高兴,把奥利维亚的嘱咐抛诸脑后,彻底放飞了自我,喝起啤酒来就跟喝水一样,一口一杯。

很快,赵艳一张小白脸就喝得红灿灿的,对傅松的称呼也从“傅总”变成了“傅大哥”。

一会儿“陈老哥”,一会儿“傅大哥”,最让傅松佩服的是,这个小富婆也没有忽视了吴溪和何佳,三个女人一台戏,抽空拉着她俩聊几句化妆品和衣服。

她不去当媒婆简直白瞎了这张小嘴!

“傅大哥,你为什么特意成立一个基金来运作?远景集团这个平台不好吗?”

当然好,好处多多,最大的好处是财务报表合并后可以少交很多税。

但傅松并没有选择远景集团来运作对外投资,这自然是经过深思熟虑才作出的决定。

赵艳能问出这个问题,足以说明她拥有敏锐的观察力,是个肯定动脑子的人。

傅松投给她一个赞赏的眼神,笑道:“远景集团的注册地在香江。”

“原来如此……。”赵艳恍然大悟,若有所思道:“难怪你刚才强调是十亿人民币。”

陈光威看看傅松,又看看赵艳,一脸迷糊道:“你俩在打什么哑谜呢?”

赵艳见傅松笑而不语,显然是想把表现的机会留给自己,说不定还有考校的意思在里面,于是打起精神道:“陈总,远景集团是港资企业,香江虽然几年后就会回归,但港资说白了还是外资。”

她虽然顺杆子的功夫了得,但却不会得寸进尺,所以谈起正事儿的时候,她很自然地恢复了正式场合的称呼。

“傅总之所以舍弃远景集团这个投资平台,主要是为了打造一支纯内资的投资基金。您想啊,碳纤维材料可以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

碳纤维是管制品,更是航空航天等军工产业的重要原材料,在国内还没有大规模生产能力的情况下,只要研发成功,就不愁卖。

而且军品相对于民用品而言,更换的难度很大,所以客户粘性非常强,公司与军方客户一旦搭上了线,就会形成稳定的供货关系。

但这必须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生产厂家自主可控。

什么叫自主可控?

管外资叫爸爸的能叫自主可控?

别说爸爸了,干爸爸都不行,甚至远房亲戚都不行!

无独有偶,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对外资持有警惕之心,并为此做出了各种限制。

一直把经济自由化挂在嘴边的老美,在对外资的审查的严格程度上,一点都不比内地差!

内地有专门的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外商可以投资哪些领域,哪些领域外商不能染指,上面写的一清二楚。

一直以来,傅松对这一点都保持着清醒的认识,所以无论是远望科技,还是芯片半导体产业链基金,他用的都是内资的身份,就是为了与远景集团做切割。

这么做不仅是为了披一身内资的皮,更是为了做好风险隔离。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基金投资失利,完全可以破产清算,而不用担心连累远景集团。

就算他所有的投资都失败了,只要有远景集团在,他也能稳如老狗。

可以这么说,远景集团就是他的后路。

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他打算同样这么做,纯粹的人民币基金。

当然,他现在一时之间也拿不出10亿人民币,虽然他在国外有不少外汇,但他暂时并不打算使用外汇兑换人民币。

人民币现在还实行汇率双轨制,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官方汇率基本稳定在5.80左右的水平,但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却由1992年的6块多一路跌至七八块钱。

官方汇率和调剂市场汇率相差40%左右,也就说,他如果现在拿1亿美元兑换成人民币用于国内投资,只能兑换到5.8亿人民币。

相反,如果将这1亿美元投入到外汇调剂市场,比如借给需要美元的外贸企业,至少能当8亿人民币使用。

他记得明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暴跌,官方汇率从5.8跌到8.7,最终稳定在8.5附近,所以现在将外汇兑换成人民币太吃亏了。

他爱国不假,但也不会糟蹋自己的钱。

只需要等一年时间,一美元就能增值三块钱人民币,傻逼才在这个时候兑换呢。

与其让某些人拿着宝贵的外汇买进口小轿车、落后的芯片生产线或者出国考(旅)察(游),还不如留在他手上发挥更大的价值。

至于如何筹集这10人民币,还是老办法,从远景集团拆借呗。

远景集团去年营收还刚过百亿,而今年上半年的营收就超过了一百五十亿,预计今年的营收超过二百五十亿,运气好的话达到三百亿也不是不可能。

而且10亿人民币也不是一次性到位,先拆借几个亿应急,剩下的以后慢慢补上。

但现在还有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缺少一个信得过的管理者。

芯片半导体产业链基金现在由沈崇山在管着,老沈是他的老领导,当年对他提携之恩,虽然后来带头造他的反并且导致他黯然下台,但现在却是他的便宜老丈人,所以他对老沈还是很放心的。

葛优说二十一世纪人才最重要,但傅松认为把二十一世纪换成哪个世纪,这个论断都成立。

人才啊人才,上哪找这种人才?

赵艳依旧在滔滔不绝,傅松却在绞尽脑汁到哪去搜刮基金的管理人。

“陈总,您说国家能让一家外资企业参与到这么重要的行业中吗?”

听了赵艳的分析,陈光威深以为然地点点头道:“还是傅总考虑得周全,我是个大老粗,压根就没往这方面想。”

“陈总,你要是大老粗,这个世界上就没有聪明人了……。”说到这,傅松心里一动,眼前这个浓眉大眼的老头儿不正是最好的人选吗?

这个老头儿上辈子已经证明了他有这个能力,最重要的是,尽管今天只是第一次见面,但傅松信得过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