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史路冲天 > 439.藏派佛像渊源长

439.藏派佛像渊源长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藏之佛像与汉族佛像有着很大区别,藏之佛像分为七个类型,即:祖师系、佛系、菩萨系、佛母系、罗汉系、护法神系和财宝天王系。藏之佛像中也有观音、文殊、普贤等菩萨等,但形象和汉传佛像体系不完全相同。

藏之佛像造型丰富奇特,佛像风格追求个性、灵异、神秘,衣冠品种繁多,风格各异。有慈眉善目、面貌安详的显派像;凶神恶煞、多首多臂的密派像;妩媚动人的度母像;佛像的形象千奇百怪,有“静相”和“猛相”之分。猛相表情凶恶,面目狰狞,多手多足,牛头马面,手持法器和武器五花八门。表现了向魔障和异教徒进攻时的形象。

藏之佛像中度母,传说是观世音菩萨为救度众生而用泪水化现出来的,白度母和绿度母最受人们崇奉,相传吐蕃王松赞的尼泊尔妻子赤尊公主是度母的化身,能助人解脱狮难、象难、火难、牢狱、贼难、非人难等,所以又称为“救八难度母”。吐蕃王松赞迎娶的大唐妻子文成公主,被认为是绿度母的化身,额心,手心,脚心各有一眼,故又称七眼佛母。

有元一代藏之佛派及其宗务艺术得以迅速地向内地广为传播。明、清时期更遍布华夏大地,存有相当数量的藏之佛派艺术品,是藏地历代高僧大德、众多艺僧、民间艺人亲自参与,凭借全民信教那种与生俱来的虔诚和才智,奇迹般地留给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

有元一代铜镀金藏式造像,明显汉化,是有元一代藏佛造像风格。其束腰、简衣纹、高肉髻、半月形束腰莲座等都是藏式造像的明显特征。汉化尤为明显的地方是造像的面部和衣纹表现手法。皆面相宽平,不象尼式造像面颊尖削;双目平直,双眉如弯月,也不象尼式造像眉眼上挑;眼窝不深,鼻不出钩。汉化出现了一些写实衣纹,腿部衣纹较多。尼迫尔惯用萨尔纳特式,衣纹非常简洁。

有明一代吸取有元一代独崇藏之佛派萨派的教训,采取“众封多建”的民族宗务政策。佛像作为重要的宗务礼品,藏之佛派造像艺术也随之在京都得以传播和发展。

永乐、宣德造像的风格非常独特:躯体浑厚,造型敦实,体态优美大方,面相宽平,双目平直。衣纹写实手法,有较强质感。佛像头饰螺发,身着袒右肩袈裟,菩萨戴发冠和梳发髻,上身饰网状的璎珞,下身着长裙。胎体厚重,表面都镀金,金质纯厚,亮丽悦目。莲座处都有封藏。在永乐、宣德宫廷造像上分别刻有“大明永乐年施”和“大明宣德年施”铭款,一般刻在莲花座台面的正前方。造像的署款都是从左至右的顺读形式,而不是当时汉地传统的自右至左的倒书格式。

有清一代继续崇重藏之佛派,藏之佛派在京都的传播和影响依然很盛。同元明两代一样,有清一代京都的藏之佛派也主要为帝王和皇室成员崇重和信奉。在有清一代诸帝中,康熙和乾隆两位对藏之佛派的重视尤为突出,康熙帝亲自册封了一世张嘉国之师、一世哲尊布朱古和五世布拉玛让秀,率先在宫廷创设中正殿念经处,兴建了玛哈噶喇庙、永慕寺、资福院等多座让秀庙等。

康熙造像造型工艺精细,药师佛像是现知最早的康熙造像,身着袒右肩袈裟,衣服上刻满各种精细的植物纹饰,跏趺坐姿,双手结印,造型挺拔,结构匀称,是康熙佛装造像的典型代表,其袈裟纹饰就体现了康熙造像工艺精细的特点。

京都故院珍藏的四臂观音菩萨像,是康熙菩萨装造像的代表,菩萨身上的装饰,如头冠、宝缯、耳环、璎珞和各种钏饰,手法细腻,工艺十分精细,一丝不苟。头冠采用镂空技法雕出,显得玲珑剔透、精美无比。

比起康熙造像,乾隆造像艺术水平要逊色一些,造型姿势更加僵板,工艺也不如康熙造像精细,虽然整体看上去造型大方、结构匀称、躯体光洁、用材讲究,但缺乏内在的精神气质和感人的艺术魅力。乾隆时造像就是严格按照这些佛像量度的规定和既定的图像模式进行塑造,造像普遍走向程式化,从而导致艺术水平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

康乾时除宫廷制作藏式佛像外,民间大多是仿制宫廷造像样式。民间造像都不署年款,但造型样式与工艺特征与宫廷造像都非常相似。”

桑杰给大家讲着造像的事情,因为他本身就是唐卡师,对于造像也非常熟悉,这些都是日后许乐要走各派密坛说必须的事情啊,所以让桑杰讲的很仔细!

“藏之佛像,主要由青铜造像、木刻造像、泥塑造像、石刻造像和酥油花造像五大部分组成。主要包括:

一、佛像类:这类造像是藏土区各种材料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包括释迦佛、强巴佛、无量寿佛、药师佛、无量光佛、不动佛、大日如来佛、三世佛(释迦佛、燃灯佛、弥勒佛)、三方佛(药师佛、释迦佛、阿弥陀佛)、七佛(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五方佛(毗卢遮那佛、阿閦佛、阿弥陀佛、宝生佛、不空佛),八大药师佛、三十五佛等。

二、菩萨类:常见的观音菩萨有双身观音、四臂观音、骑狮观音、十一面观音、千手千眼观音等。八大菩萨造像:文殊、弥勒、观音、普贤、大势至菩萨、虚空藏菩萨、地藏菩萨、除盖障菩萨等。

三、度母类:藏之佛派度母称作“卓玛”、“多罗母”。她们的身色各不相同,为二十一度母。最流行的度母造像便是白度母和绿度母。白度母是尼泊尔赤尊公主的化身,而绿度母相传是有唐一代文成公主的化身。

四、佛母类:包括尊胜佛母、大白伞盖佛母、空行母、长寿三尊、吉祥天母、白拉母、狮面佛母、智行佛母、金刚地母等,是藏之佛派密派供奉的女性护法神祇。按照藏之佛派的说法,佛之所以成道全靠佛母赐予智慧,因而要敬拜佛母。佛母的另一层意思是指“佛以法为师,佛从法生,法是佛母。”

五、护法类:护法神像也就是护持佛陀善法的神灵。常见的护法神像有四大天王像: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藏之佛派寺院的大门口一般都绘制和雕塑有四大天王的造像。另外著名的护法神还有玛哈嘎拉、班丹拉母、大黑天神、降魔阎尊、不动明王、金刚亥母、六臂依怙、战神、财神等。

六、金刚类:主要是藏之佛派密派修行中的本尊或护法神造像。最著名和常见的有大威德金刚、马头金刚、密集金刚、胜乐金刚、欢喜金刚、时轮金刚、金刚手、金刚撅、降阎魔尊等。其特征一般是以忿怒、威严的形象出现的,具有威慑邪恶的力量。

七、罗汉类:藏之佛派寺院中的罗汉造像一般是指十六罗汉像,也叫十六尊者像。罗汉造像是从中原传播到藏土区地区的。他们分别是:因竭陀尊者、阿氏多尊者、伐那婆斯尊者、迦里迦尊者、伐遮罗佛多尊者、跋陀罗尊者、迦罗加伐磋尊者、迦诺迦跋黎堕遮尊者、巴沽拉尊者、罗祜罗尊者、注荼半托迦尊者、宾度罗跋罗堕尊者、半托迦尊者、那迦希尊者、苏频陀尊者、阿密特尊者。

八、祖师类:祖师造像主要是指藏之佛派历史上各个教派的创始人、著名高僧大德们的造像。故佛经说“始立法为人之师表者,创立宗派之人者,为祖师。”以宁派创始人莲生大师像出现的最早。其后有噶当派阿底峡尊者、仁钦桑波大译师、仲敦巴;嘎白派的玛尔巴尊者、米拉日巴尊者、塔布拉杰、都松钦巴、嘎白巴、帕木竹巴、唐东杰布;萨花派的贡噶宁布、索南孜摩、扎巴坚赞、贡噶坚赞、八思巴洛珠坚赞等;格黄派创始人宗喀大师、贾曹杰、克珠杰、历代布拉玛、历代大学者如意宝、绛央却杰、绛钦却杰等各教派创始人或堪布、格西等的人物造像。

九、人物类:这类造像主要指自吐蕃以来,历代护持佛法的国王、大臣、王妃、著名文化人等的造像。如藏之佛派历史上常见的三大法之王像:松赞、赤松德赞、热巴巾;文成公主、赤尊公主、金成公主、吞弥·桑布扎、噶尔·禄东赞、颇罗鼐王等历史人物的造像。与护法神造像相比较,佛、菩萨、度母类的造像显得亲切、庄严、妙好,更多地表现了慈祥、优美、宁静的审美情调。”

许乐听着桑杰的介绍,对照着自己看的《丹珠尔》里面的建筑、佛像不断的印证着,同时思考着密坛和套路以及各自的形象!

大家都是第一次详细的说着,就连两位大师都听得很是认真,他们见得多但是这不是他们的专业啊,而且也没有这么系统,讲了将近两个小时,等桑杰讲完之后,众人纷纷起身向桑杰敬礼,桑杰有点不好意思,连忙合十摇摆着手说,“我还要向各位前辈学习”!

许乐对于桑杰讲的很满意,唯一的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听着二十一度母有点心里发虚似的,不知道怎么回事想到了那个城池上面骑着白马的绿衣女子,啥玩意啊,大长天?

https://www.xddxs.co/read/53720/30290518.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ddxs.co。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co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