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史路冲天 > 323.竹书纪年毁三观

323.竹书纪年毁三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共十三篇,叙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按年编次。周平王东迁后用晋国纪年,三家分晋后用魏国纪年,至魏襄王二十年为止。现存《竹书纪年》分为“古本”和“今本”两个体系。“古本”为辑佚本,其纪事起于有夏一代,终于公元前二九九年,无规整的体例。“今本”纪事起于黄帝,终于魏襄王二十年(前二九六),有较为完整的体例。

应该说,《竹书纪年》是华夏古代唯一留存的未经秦火的编年通史。但它在宋时历经了佚散后又重新收集整理的过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可信度和史料价值。

许乐手拿的书是今本与古本的合集,分成前后两部,中间还有穿插对照的内容摘批,看着书中的工整的字迹,能看得出来秦教授是真的下了功夫的,所以许乐看的非常仔细!

他先看的的是秦教授的一些对比内容记录,在最后面,有人说是始只黄帝,这是今本,记录了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之事,也就是五帝纪;而古本是自夏开始,却直接从启写起,就提了一句大禹,许乐有点纳闷了,那大禹爷到底咋算啊?不能五帝,也不算夏的起源,这个人太可笑了啊,做出了这么大的成绩居然只能提一句尧舜禹,三皇不可能五帝也没有,许乐有点想不明白!

然后看了一下夏纪所载,与《史记》只是记载“太康失国”不同,还记录了羿的事情。让羿代太康,成为夏王朝统治者的这些旧事得以重见天日。

殷纪颠覆了《史记》记载的历史第一位贤相伊尹的形象。伊尹流放太甲而称王,结果被太甲潜逃回来杀害。

幼主被大臣流放欺压,似乎更符合历史的真相。由于不同地区出土的有商一代甲骨文的破译,发现整个有商一代伊尹都是师权的象征,地位尊崇,有伊尹放逐与迎回太甲的记载,并且伊尹的后人都有很高的地位与权力。因此殷纪这部分存疑,有待进一步考究。

周纪最与《史记》不同的就是共和行政的记载。按照《史记》等正史所载,共和行政就是周厉王被国人赶走之后,周公、召公二相共同的执政。而周纪则说是共伯和行天子之政,即共国的伯,名和者,摄行君位。这似乎更合乎“共和行政”的说法。

另外,还有完整的穆天子史事,以及记载了周幽王死后,两王并立的史事。

周平王东迁之后,《竹书纪年》以晋国纪年,而作晋纪。晋纪记载了晋文侯杀周携王的旧事,详细记录了曲沃代翼的过程。研究晋国历史,《竹书纪年·晋纪》是必不可少的参考书。

魏纪自惠成王起,称“梁惠成王”,这与其他典籍记载的魏国又称梁国相符,有利于读古书,如《孟子》时,弄清楚究竟怎么又有个梁惠王之类的疑问。更好地保存了历史的原貌,对于研究魏国历史更为便利。

许乐并没有看具体的内容,就这么薄薄的两页纸简短的一个说明就让许乐有点发蒙,怎么和自己了解的完全不一样啊?之前只是当成故事,但是现在可不一样了,联想到自己所看到的尧帝的出生地和历史上也对应不上,这豫州一带变来变去的都城,那一定是时间的变化所导致的各种事情的发生,确实是与正统史学有很大的差别,但是一下让许乐看到这些内容有点不能接受,他没有急着往下看,随后合上了书,那里面的东西保准会更好玩!

许乐笑了笑,随后把书装到居士包里,在床上躺了一下!

自己现在就在华夏的发源地所在啊,在这一片大地上又演绎着什么故事呢?

我是不是忘了一些事情啊,怎么看到竹书纪年我有那么大的反应呢,就好像根本不相信一样,可是我这种不相信不是一般的不相信,作为一个挖坟掘墓的人应该看到什么都不应该是这样的啊,我好像记得我一直在找什么一样啊?

甚至我都觉得这本书送给我怎么就是让我去挖开这些历史的迷雾一样啊?看清过去,找到未来的道路是每一个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以及人类学家的天然使命,但是我怎么感觉我的使命和别人的不一样啊,许乐躺在床上思考着!

https://www.xddxs.co/read/53720/30053373.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ddxs.co。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co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