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大风起兮云飞扬之帝国 > 第三百八十八章和平谈判

第三百八十八章和平谈判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国际第三纵队的进入和米国租借兰芳王国舰队的事让英国非常头疼,北美战场形势一泻千里。

1547年8月21日,本尼迪克特.阿诺德留下威廉·希思大陆军35团2000人和清国镶白旗1000人、日本第五师团5000人牵制英国北美殖民地总督皮尔在纽约的1.7万人,自己亲率大陆军和国际第三纵队联军强行军秘密南下佛罗里达。

1547年8月30日,米国租借的护航舰队奉命前往波士顿城外,增援陆上的查尔斯.李的攻城部队。

1547年9月5日,托马斯·格雷夫斯率领的一支英国舰队由纽约赶来,两支舰队在罗德岛相遇,护航舰队11艘战舰成一线散开,迎战英舰,英舰无论在炮火上还是战术上均不敌兰芳王国护航舰队,被迫退驶纽约,从而把制海权完全交给了护航舰队。

1547年9月14日至26日,阿诺德和戚继光率领的联军在威廉斯堡上岸。

1547年9月28日,约1.7万名联军(米军约9500人,国际纵队7800人)从陆海两面完成了对迈阿密的包围。迈阿密共有英军8000人。在陆上作战中,联军发挥强大的炮火优势,动用各种火炮,包括兰芳王国最新型的十二管火箭炮,采用兰芳王国王阳明发明的土工作业攻击法,以构筑平行壕和火力袭击相结合的方式对英军主阵地步步进逼,逐步缩小包围圈。英军迈阿密司令康沃利斯少将被迫将部队撤进内层工事固守待援,这就使联军得以趁胜推进,将迈阿密的整个阵地置于围城火炮的有效射程之内。在联军猛烈的炮火袭击下,英军逐渐支撑不住。

1547年10月16日,英军试图出击,被迅速打退。康沃利斯又孤注一掷地试图将部队撤过约克河,也因暴风雨受挫。康沃利斯从陆上撤退无路,从海上逃走无门,处于完全绝望之中。

1547年10月17日,亦即英军伯戈因投降的第3个周年纪念日,康沃利斯请求进行投降谈判。

1547年10月19日,8000名红衫军走出迈阿密。当服装整齐的英军走过衣衫褴褛的米军面前一一放下武器时,军乐队奏响了《地覆天翻,世界倒转过来了》的著名乐章。

1547年10月24日,即康沃利斯投降1周后,英军詹姆斯将军从洪都拉斯率领7000名援军由格雷夫斯抵达巴哈马群岛,但为时已晚。慑于米国租借的护航舰队,詹姆斯匆匆返回了开曼群岛。迈阿密战役后,除了海上尚有几次交战和陆上的零星战斗外,北美大陆战事已基本停止

(本章未完,请翻页)

1548年1月兰芳王国、大明、清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六国在英国的大使馆正式照会英国支持米国脱离英国成为独立国家,英军在北美殖民地的失败让亨利八世对克伦威尔内阁失去信心,把原来议会的权力重新收回在自己手里,但对克伦威尔还是充分信任的。

与此同时英国人发出了和谈的要求,通过同盟国的西班牙转达之后,兰芳王国官方和米拉威立雅合众国临时政府回复,除非以恢复米拉威立雅合众国合法权益并独立为基础,否则六国和米国拒绝接受谈判。

外交之间的互动需要时间,米国的军事行动却在继续。

歼灭了南方英军之后,对英军兵力的削弱并不算大,甚至可以说他们因为抛弃了伤病员和“效忠军”等杂牌部队,英军战斗意志是相对上升的,而国际纵队和米国大陆军收缩了纽约的包围圈后,他们的防守密度也大大增加,每公里战线上可用兵力更多。

但对米国来说何尝不是如此,缩小了包围圈之后,联军的攻击密度也大大增加,最重要的一点是,在狭小的纽约港区,大半范围都处在了联军火炮的覆盖范围之内,联军的火炮可以延伸到英军阵地纵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