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大风起兮云飞扬之帝国 > 第一百八十六章济州岛条约

第一百八十六章济州岛条约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1507年(弘治二十年)3月23日中午,大明的使团到达汉城王宫,在朝鲜百官的跪迎之下,大明二皇子蔚王朱厚炜径直登上大殿的台阶,在大殿的门前面南而立,手持册封的诏书。

在全面占领朝鲜后,朱厚炜在同弘治皇帝朱佑樘、朝廷首辅杨廷和等经过几个月的商议,决定保留朝鲜王室和朝廷。

大明是朝鲜的宗主国享有控制朝鲜的军事、外交、经济控制权、货币的发行权。朝鲜的一切国家行为必须经大明朝廷和皇帝批准才能生效,有驻军权。

一句话朝鲜就是一个非正常国家没有国家主权,大明掌握朝鲜的一切国家权力。就如现在的日本和韩国一切都是美国说了算。

大殿的台阶之下设有香案,香炉内香烟缭绕,香案前跪着朝鲜国王李怿,李怿的身后是朝鲜王国的众官员。

朱厚炜展开诏书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惟赞朝鲜王廷衍庆,恩泽一方......

承圣谕,着李氏怿,册为高丽王,尔其承天朝之命,弥怀谦抑,治朝鲜之民,钦此。”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种诏书的格式起始于明太祖,沿用于明清两代。

如果演宋代的戏,宣读圣旨,开口就是这两句,那就穿帮了。

“承圣谕”说明现在的天朝还是朱佑樘皇帝说了算数。

以李怿为首,均叩首,口称“吾皇万岁!万万岁!”

双手接过诏书、金印、金册,供奉于香案之上。

这就完成了宗主国对属国国王的册封程序,接下来,国王李怿才能升王座,接见上国天使。

按尊贵等级来说,属国的国王相当于亲王,朱厚炜是上国皇家亲王的爵位,但现在是朝鲜封王所以国王李怿可以坐在正中的王座上,朱厚炜坐在左侧方,那是客位,其他的人只有站立的份了。

李怿是个懦弱的君主,且身体多病,导致大权旁落,大妃(国王母亲)和两班专权。

但是,册封国王与大权在握的大妃没有关系,大妃的权利再大也是朝鲜的内部事务,她权力的来源还是国王被宗主国册封的名分。

这种隆重的场合大妃是没有资格参加的,大明帝国只认李怿这个国王,是不认大妃的。

所以天朝使节在朝鲜的一切活动都是面向国王李怿,是不会见朝鲜的实际当权者大妃。

这也是朱佑樘、朱厚炜、朝廷定下的原则,朝鲜王国内部派系斗争历来都很复杂也很激烈,但是,只要不危及到天朝的利益,天朝一概不过问,除非朝鲜自己解决不了,告到宗主国面前要求调停,那则另当别论。

实质上就是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天朝也没有必要卷入他们的内部纷争。

客观上说,这一次的册封礼仪还是提高了李怿的地位,让朝鲜的任何人物也不敢小看李怿。

朱厚炜奉上礼单:两尺高的大玻璃镜子共五面,这绝对是当今最高档的奢侈品,初期生产的镜子,最大的边长一尺,现在已经扩大了一倍。

实际上,成都可以生产更大的镜子,并且技术上没有什么神奇的,但是对于市场要控制。

大小尺寸要控制,数量更要控制,物以稀为贵嘛!数量多了就不值钱了。

礼物中还有全套的透明酒器数百件,金银壳表五只,上等丝绸十匹,高档马车一辆。

这一套接见完全按照礼仪行事,也没有多少的实质内容。

接下来的内容才是比较实际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朱厚炜提出:为了便于双方的官方联系,明帝国需要在朝鲜王都开设朝鲜事务总督衙门,大明派朝鲜事务总督严嵩领皇家雷霆军第二军第一师、第二师负责防务,第一师师部在平壤、第二师师部在汉城,总督府设在汉城,用以解决官府间的事务,王宫中需要一支约五十人的微型警卫队保护王宫的安全。

最后,朝鲜的首相大臣金宏弻又提出一项要求,是朱厚炜始料不及的,现在朝鲜实行首相内阁大臣首相制也叫君主立宪制,现在英国、日本、西班牙都是这种政体。这就是:朝鲜王国要求大明帝国在济州岛开设海军基地,金宏弻说,其目的是为了防备日本的侵略请大明皇家海军驻军。

1507年(弘治二十年)5月12日,就在朱厚炜与严嵩商议占领朝鲜的具体细节的时候,大明朝廷首辅杨廷和来到朝鲜首都汉城传达朝廷对朝鲜的旨意,能派出朝廷首辅说明朝廷的重视程度

朱厚炜在自己的朝鲜行院接待了杨廷和,对于杨首辅朱厚炜当然十分的了解。

这位四朝大学士、首辅代理皇帝的大学士可大大有名。

历史上的杨廷和(1459年10月15日-1529年7月25日),字介夫,号石斋,汉族,四川成都府新都人,明代著名政治改革家,文学家、状元杨慎之父历仕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

杨廷和年少成名,十二岁时乡试中举,成化十四年(1478年)十九岁时中进士,授翰林检讨。

明孝宗时为皇太子朱厚照讲读。

正德二年(1507年)入阁,拜东阁大学士,专典诰敕。

刘瑾诛后拜少傅兼太子太傅、谨身殿大学士正德七年(1512年)出任首辅。

正德十六年(1521年)武宗崩后,杨廷和计除平虏伯江彬,立武宗从弟朱厚熜(明世宗)继位。

在朱厚熜未至京师时,总揽朝政共三十七日,革除武宗朝弊政,受朝廷内外称赞,加左柱国。

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礼议事件与世宗意不合,罢归故里。嘉靖七年(1528年),被削职为民。嘉靖八年(1529年)卒于新都,年七十一。

明穆宗隆庆初复官,赠太保,谥号文忠。

杨廷和善书,笔法工整。曾参与编修《明宪宗实录》、《明武宗实录》、《大明会典》,有《杨文忠公三录》传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