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大风起兮云飞扬之帝国 > 第一百五十六章各方反应

第一百五十六章各方反应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张羽提议严惩李万山、陈恩宠等人,马国章并没有什么意见。如果说李家等人以前是宣府的地头蛇,现在经张羽雷霆打击,他们己经成为过去式。

对这种地方豪强,马国章向没什么好感,他调任宣府后,没有少吃过这些地头蛇阳奉阴违的苦。他们被连根拔除,马国章只有心下窃喜。张羽愿意当这个恶人,自己何乐而不为?

至于说李万山的后台是现宣府镇副提督,署永宁都司都指挥使李光沫……马国章并不怎么在意。这卫所官员,如今在大明是越来越不值钱,镇城内署都指挥使的就有好几个。至于他的后台咸宁侯仇鸾和安化王朱寘鐇绝不会在这个时候为他出头,避之不及。?李光沫名为副提督,直系部下不过三千,他在都司负责屯田、巡捕、军器、备御诸务。征收各地屯粮,每年还要抽选卫所青壮到各营去,等于是营兵的后勤部及预备队。

诸务繁忙,他部下战斗力就可想而知。况且带副字的衔职总是不召人见的,上有总督、提督管着他,又有巡抚插手诸事,镇城还有安化王府,勋贵豪强更盛,管家太多。

高级将领需要推荐产生,最后由皇帝选定。李光沫又没打过什么大仗,恶仗,他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哪如现在定国将军张羽?说难听点,李光沫现在的身份地位,还是因为当年张羽在三边总督杨一清的劝说下分了一些功劳才有的这件事大家都心知肚明。

李家在宣府的势力,也是李光沫当年在紫荆关镇守后才有。现在他辛辛苦苦的基业被张羽毁去,以后定是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马兵备也乐意坐山观虎斗,反正一系列事情都是张羽干下的,跟他无关。

二人三言两语,就决定了一大堆人的命运。

此次张羽雷霆出击,也让宣府绐空出一大挑空缺,如何安置调整新人选,这是个问题。

马国章捋须微笑:“将军部将赵信榜,为人沉稳,素有忠义之心,靖胡堡乃边塞重地,由之镇守,最妙不过。”

“……漆十三、于三火、马彪诸将忠义勇猛,也是周四沟堡、黑?汉岭堡、刘斌堡诸堡的适当人选。”

马国章抛出了自己棋子,他对张羽的部将如数家珍,显然也是经过一番研究。

马国章此言正中张羽下怀,未来太子殿下往塞外发展,宣府边塞几座城堡,定要牢牢掌控自己手中。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张羽缓缓道:“末将谢过兵宪,怀来,延庆州守备的人选,还要请兵宪参详。”

马国章略一沉吟,说道:“如将军所言,黄昌义虽有小疵,然能迷途知返,还是难得的。此次他也算有功,便将功补过,略为训斥使可。这怀来守备,便由他继续担任吧。”

“举贤不避亲,老夫麾下亲将李金成,平日办事也算沉稳,老夫有意抬举他为延庆州守备,未知将军意下如何?”

那马国章标营亲将李金威张羽也有所闻,他是外来户,在宣府没什么根基,贪是贪了些,不过总算与自己保持友好让其实镇一城也可。

人选的问题就这样定了,两个大小狐狸相对呵呵而笑,接下来二人谈论更为重要的问题-分脏!

宣府土豪原本势力盘根错节,相关土地田产甚众,他们被灭后,名下各样产业如何处置,这事很关键。

张羽不可能独吞,必须让一部分出去。最后的商定,抄没各奸细奸商的家产后,土地编入田册,作为安排新军户的场所。那些人家产充公后,一部分上缴国库,一部分流进宣府总督府、兵备府、巡抚衙门的库房,一部分流进武威州的库房。

当然此次之事,马国章对张羽表现出的实力与胆略、背景更为触动和惮忌,他懂得给自己脸面,适可而止,表示这个武人城府极深。宣府出现这位实力派军将,以后该如何与之相处,对马国章而言是个需要深思的问题。

当日,二人联名写就公文,向都司衙门,巡抚衙门,总督衙门禀报此事前因后果。抓捕奸细众多,牵涉的犯案人员众多,如何处理,还请上面拿个章程出来并请三司会审,处理一干犯事官员。

这古时道路不便,又没有后世的通讯手段,消息不灵通,除有心人外,宣府那几日闹得沸沸扬扬,镇城永宁虽然也有商人停市学生停课,但武威军进城后还是以驱逐和恢复商业秩序为主。直到镇压商人士子后的第三日,也就是张羽与马国章联名公文进入镇城的当天,才如一声惊雷,大街小巷沸腾起来。

吃惊,震动,这是镇城永宁从高层到普通军民的反应。其实此次宣府浩大的停课,停市之事,幕后黑手未必没有镇城诸豪强作怪煽动。毕竟他们中很多人有大把利益布在宣府各处,张羽要查禁宣府私贸,他们当然不愿意看到。

只不过张羽行动太快,事情结束太快,让他们一下没反应过来。依他们的设想,从停市、停课到事情完结,怎么也要半个月,一个月的。这些“国之重柱”集体行动,料想

(本章未完,请翻页)

张羽焦头烂额,也只有服软的份。

却没想到短短七天,所有闹腾都归于平静。张羽处事的风格,让人难以接受,他的胆大妄为,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同时对当地豪强、士绅、军头、学生大打出手,这种胆量,可能宣府镇设立来独此一份。

张羽看似粗暴的手段偏偏又如此有效,短短一日之内所有的事情烟消云散,宣府己经太平。让布局的人深为委曲,自己耗费大量心血谐划,似乎在做无用功。

且张羽其人看似粗暴,却又心细如发,提前搜索大量罪证。以清国奸细,资敌卖国等罪名镇压,谁都无法挑出毛病来。很多人更担心张羽手上掌握大量罪证,日后有什么把柄落在他的手上……

经过这场效量,宣府镇城许多人物对张羽刮目相看,没想到他打仗厉害,手腕也如此出众。张羽己经成为宣府新的地头蛇,实权人物,以后如何与这个地头蛇打交道?

当日,不知多少人口中吐出“张羽”这个名字,其生平履历,也出现在人们的口中。当然,以上只是镇城颇具远见者反应,张羽将当地豪强扫空,不免让镇城诸多同类兔死狐悲。张羽以霹雳手段断了宣府无数人的财路,如果他以后得势,调到镇城来,还有大家的活路吗?

“跋扈”、“暴虐”、“不施仁政”等等诸多言论开始在镇城街头巷尾,各茶楼酒肆蔓延。

当然,众人不敢批评此次张羽行动的合法性,转而批评他手段的粗暴。依他们的话说,就算士人商人再有不对,也应该以德服人,象张羽这样做,不是与当年的税监矿监一个样吗?

不过也有另一种声音涌起,这种声音比较隐蔽:“定国将军杀伐决断,霸主气势。宣府积弊日久,正需此等人物霹雳雷霆,重开云日。宣府百废待举,我等投入麾下,定得重用,一展所学。”

随着消息在各地传开,打着这心思的人越来越多,张羽因此吸引一大批人才投效,也是意外收获。

还有许多商人看着宣府之地流口水,太好了,当地大商人死光了,他们正好弥补这个空缺。当然,为安全起见,在进驻宣府之前,他们要先摸清那新地头蛇的脾气性格才是。

在陕西西安雄伟的三边总督府邸内,杨一清看着公文不断摇头,曾铣在旁叫道:“张羽这小子,这脾气胆略我老曾真是自叹不如……一口气掀了几个守备操守,还砍了那么多学生商人,这兄弟的胆子啧啧……。"

他对杨一清说道:“总督,我们上次分了张羽的功劳还没有给他补偿,念在往日交情上,怎么也得帮一把。”

杨一清神情不变:“这事闹得太大了,还是看纪巡抚与陈督臣的意思……放心吧,没人敢动他的,那小子,连我都忌惮几分……”。

说到这里,他神情凝重,不知在想什么。

宣府巡抚衙门内,巡抚纪世维(二品)看着这联名公文,第一反应是吓一跳,自己这女婿,不管到哪总要整出惊天动地气势。在武威如此,到了宣府还是如此。不过看看公文落款上的马国章名字,纪世维放心不少,有马国章的联名,给女婿分担了不少火力。当年张羽还是一个小小的屯堡千户官,自己是延庆州知州女儿不知道看上了他什么非得跟着他。后来武威保卫战之后得到皇上青睐和搭上太子殿下的便车,世事无常谁知道当年的臭小子会成为定国将军。

再仔细看一遍公文,纪世维更是放心,清国奸细,通虏资敌的大帽子扣下,又掌握详细的人证物证,谁能说什么反对的话?唯一苟病的是女婿手段过于粗暴,这已经是细枝末节,他的武人身份也说得过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