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大风起兮云飞扬之帝国 > 第一百五十章学生停课、商人停市

第一百五十章学生停课、商人停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延庆州建于永乐十一年,包砖于洪熙二年,扩建于景泰七年。与武威州一样,是宣府境内两处民州所在,城中居住的百姓,很大部分是民户。

延庆州有州治与守备(县团级)官厅,内有冠山书院,设之儒学。州城坐拥平川之地,南北为山川,东西为平坦沃土,更交通镇城与京师要道,向是居民繁衍之所,永乐年间便在这里募民镇守。

城内有大街数条,皆搭有坊表,此时在承恩坊一条胡同的大宅内,聚集了众多商人。大宅华贵,大厅宽敞富丽,大厅中的商人,也个个锦衣袍服,尽显富贵之气。

他们慢条斯理坐着谈笑,简单几句交谈中,有时价值几万两的货物交易就此达成。

在座商贾,多是粮商、盐商之辈,有人同时还经营着药布皮毛、当铺旅馆、钱业、茶业、仓库诸务,个个身家巨万,举手间扑面而来的富贵之气。

大明初期为了解决边军粮饷运输问题.便实行了“开中法”.鼓励商人运粮到边关。从那时起,九边粮盐商人大兴,便是“开中法”败落,然随着大明卫所的破败,九边需要大量的粮食棉花布匹,同样离不开这些商人。

以军士月粮一石标准计.仅宣大三镇一年便需要粮食二百多万石,布几十万匹,棉花几十万斤。还有大量马匹的草料,柴米油盐酱醋茶等杂货需要的数目也是天文数字。

这养活了一个庞大的商人集团,有资十万两不敢称道,百万两才算平常,特别以晋商、京商,徽商等为富。

由于获利甚巨,虽明末天灾人祸,百姓流离失所,但对很多商人而言,却影响不到他们的富贵生活。香车载道,玉屑盈衢,商贾之流的夸富斗艳层出不穷,极尽挥霍之事。

看周边一排排站开的丫鬟侍女,身旁那精致的黄花梨桌椅,还有旁边吹拉弹唱,专门从太原请来的梆子戏班堂。对许多贫民百姓而言,做梦也想象不到这等奢侈。

这还仅仅是宣府一个普通州地,若是到了太原、大同、洛阳诸处,这所宅院的主人便又是土包子了。

众商贾正在交头接耳,轻言浅笑,这时一个穿着蓝绸长衫的管家出来,含笑道:“诸位,李老爷子到了。”

一个五十余岁的老者在一干侍女的搀扶下出来,他须半黑半白,身材高大,举手投足间颇有威严之气,显然是久居金钱权力中心的人物。

看他出来,在座商贾纷纷拱手作揖,连称“李老爷子万安。”

由不得各商贾不恭敬,这李老爷子李万山便是原宣府紫荆关总兵李光沫的族叔,李光沫在紫荆关镇守多年,触手无孔不入,紫荆关所有能赚钱的产业,哪个他没伸手?田地,粮油,布匹,棉花,畜牧,矿山,等等等等,都有李家的身影存在。

李万山老奸巨猾,手段狠辣,对竟争对手从不留情,除非答应他提出的一系列苛刻条件。在场商贾或许有些人是外来的强龙,但强龙不压地头蛇,李家就是紫荆关的地头蛇。要想在紫荆关这块地方经商营业.谁敢不听李家的号令?

便是李光沫调任到宣府镇城永宁,但李家的影响仍在紫荆关深深存在。

见众商贾施礼,李万山呵呵而笑,拱手团团作个圈,略略提高声音说道:“诸位,让老朽来引见。”

他指着身旁一穿着绸袍,头戴一统帽,神情颇为精明的中年人:“这位便是范家的大公子范三拔,范大掌柜,诸位多多亲近。”范三拔对众人作了个罗圈揖,含笑道:“三拔见过诸位掌柜。”

下面商人都是还礼

(本章未完,请翻页)

,很多人抑止不住内心惊讶,交头接耳起来。

久闻山西介休范家之名,彼明初便在边塞进行贸易,传至其父范永斗时,己是张家口一带有名的大商人。也是最早与满洲女真人贸易的商人之一,史载其“与辽左通货财,久著信义”,也是清初顺治策封的八大皇商之一。

传闻范家家资数百万,粮食、棉花、食盐、布匹、煤炭、茶叶、药材无不经营,特别以粮食棉花为重。族内人才济济,晋城、长治、祁县,太原、大同、张家口等地无不设铺。

他们家族精通数学、珠算、会计等计算技能,还有大量的语言天才,族内很多人通晓大明各处方言,塞外满蒙诸语,甚至后世与俄罗斯贸易后,他们中还涌现出大批精通俄语的人才。最后贸易展到欧洲后,族内又多人精通西洋各语。

这种本事,其实当时山西各地商人普遍拥有。

范永斗渐老,族内生意,大多由其子范三拔掌理,范永斗的孙子范毓,此时虽然年幼,但也展现出非凡的经商头脑。

山西八大商之名,宣府各商人是如雷贯耳,典型的官商一体,官便是商,商的族人便是官。在场众商贾中,有士绅家族,有官吏家族,也有很多军将家族,但对于范三拔的到来,各人还是恭恭敬敬。

不说八大商后台深厚,山西,宣大各处结交官将无数,便是内阁中都有人。对此时的大明来说,只要你有钱财,捐个官身又有什么难事?便如大同镇总兵官王朴,他的官位便是捐来的。八大商之的王家,与之也有密切的关系。

范三拔和气地与众人见了礼,他的傲气是在骨子里,并不在各人面前端什么架子。

引见过范三拔后,李万山再次呵呵一笑,他请众人坐下,范三拔则是坐于客座的主位之上。

待众人坐定,李万山锐利的双目缓缓扫过各人,说道:“今日高会,想必诸位都明白来意。三边总督府要定国将军张羽在宣府收取商税,老夫召大家来,也是商议对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