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鬼谷神谋 >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前因后果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前因后果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天地神灵之气一分为三,而吕子善所习,正是主生的天元之气,此气是三气之首,不仅变化无穷,而且威力也不可小……

本公子若不能掌握此三气,那么将来与吕子善大战之时,最多会是两败俱伤或是两败俱亡的结局。

我知道吕子善会亲自动手,所以提前与你们安排妥当,就是想得此天元之气。

果不其然,吕子善用吕阳与吕香引开白灵与山山,而他本觉得十分轻松就可以杀了我,可我却表现出一种十分坦然的态度,让摸不着头脑,而且也利用了一些下作的手段,就是用梅香来故意激怒于他,这样让他更加绝决,下手也更加残忍,一掌打在本公子胸口竟然含着十成天元之气,而本公子自然无法承受,当场经脉尽断而亡。”

王禅此时把自己的目的说清楚,也解了别人的疑惑,为何他要冒死求生,一切都是为了将来,也是在赌自己对三气的认知。

并且若是不赌,那么王禅三日之后也会死,可若是赌了,那么尚有一线生机。

“公子,你真的太过冒险,世间之人怕无人会有你这样的想法,以己之身来试天元之气,就是为求一死,可你为何知道你又能重生呢?”

“我师傅曾经传教过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有生于无,无为虚,有为实,静为本动为表,所以若能致虚守静,自然可以观万物生长变化,仍至于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而根就是道,就是无,就是虚,就是静。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世间万物,有命而生,无命而亡,此命皆源于道,死而复命,复命又为生,此仍常理。

故复命常,常既不变之常理,世间万物皆是依此理生生而不息。

知道此常即是明道,即是明,若不知常则就会妾作凶,行与道相背之事。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久则没身不殆。

知道常包罗世间万物此为公,是道之公于天下,于人则为王,王包容天下百姓,王即是百姓之天,天即是道之现,而道则源源流长,不知其源,不知其归,若人明道,则身死而魂不殆。

世间除了天地,尚有神灵之气在天地之间运行,而这些气就是万物生存的根基,天元之气主生,生而有命,是为命之本,若本公子不死,又何来生呢,既然不生,自会成死。

只有本公子死了,这股天元之气才会化死为生,若是对于个活人,这股天元之气就会成为死气。

所以本公子得以死,却又得以生,虽然历经二日,而本公子的元神魂魄却已入了元神虚空之中,自由的与三气慢慢融合,三气归一,自可成为天地之间的那一个一,而若能把天地人合一,自然可达抱一归一之境,归一之境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三气归一。

其实人之初生,体内皆有此三气,只是强弱不一而已,人长大之后,这三气慢慢也都被遗忘了。

所以你们探察到本公子修为全无气息全力,其实是本公子有意为之,依本公子的修为,有此肉身怕是很难融合三气,可三气脱离此身之后,本公子自可在元神虚空之中融合。

人死三气归一远离肉体,而本公子保住元神,这样自可再回肉体之中,得以重生,也可叫再次初生。

而本公子现在已能融合三气,将来必不会再怕吕子善的天元之气了。”

王禅此时已把事情说清,尹铎与赵毋恤是听得有如天书一般,可白灵与山山还有扁鹊神医到是听得入了神。

“公子,依你所说,到是极简之理,可如刚才灵儿所言,不入死地不知有生,谁会自寻死路,以死证生呢,所以世人只知生,不知死就是此原故,而普通修道之人亦是如此,生与死合一自然是道,知生不知死,永远也无法明得大道。”

王禅一听,也是点了点头,悟透生死,就叫玄关,而此玄关就像道之门一样,能悟透生死就是进入道门。

“那公子不是可达圣人境界,天下还能有谁是公子的对手呢?”

“白灵,此点非你所说那么容易,世人修道,可修一些旁门左道,自然也可悟透一些五行阴阳之术,三气归一可视为悟道,一气三分却为道之所用,也就是世人常说的道术仙术,术为道之用,所以世间万物万灵也含着万千道术,只是悟得大道之后,可知其本,可观其复,观其万千变化。

圣人之境所谓归一,非只是三气归一,而是天地人归一,而人就代表着这三气归一的神灵之气,只有自己体内的神灵之气与天地之间归为一,才能真正到达到归一之境,此归一非彼归一,说来容易却也非易事。

当年你之所以可以修得人灵,也是集回三气之故,你之所用,也是道之术也,是万物归复之中的万千变化。”

(现在大家明白没有,道是道,术是术,像此书提及最多的遁甲之术,也就是阴符之术,都是道所演化,非要明得大道,只要精于某一方面的术,就可以相通,人之体内一直含着道所生人的三气,运用任何一种气都可以与其它万物的相通,若能相通,自可运用为术,而此书所讲驭风,化形,遁土等等皆是此理,大家也可以自行修习,不必怀疑。世间有神通之人大休就是依此理来修的,修行高深,就在于体内的三气,所以有正道与斜魔歪道之说,其实都是术之变化而已,最后都不离大道。)

“原来如此,以后白灵到也要勤加修行,现在白灵知道,除了你与青龙之缘,让本姑娘来侍候于你,其实也是上天旨意,要让我跟着你,由你传教于我,这样才能再次回归恢复当年的修为,重为西天白虎之身,守护东方万物万灵。”

白灵此时说得十分真诚,到是一反常态,再一细想却又说道:

“对了,既然你已重生,那么自当去把梅香抢回来,若是他一直这样,我怕她会真的死去,虽然我与她只是交浅,但却觉得她心性本善,也是因你而造此一劫,你当有责任护卫她的周全。”

白灵始终还是有好胜之心,觉得梅香跟着吕子善实不如跟着王禅,毕竟王禅的叫谋略,而吕子善的才叫阴谋诡计,心性不正。

“此事就不必担心了,想必吕子善也救不了梅香,可他也不愿梅香一死,若他知道本公子死而不死,那么他自然会再把梅香送回,而且此时晋阳城也没有他什么事了,他带着梅香反而并不方便,自然要送她回来。”

王禅此时嘿嘿一笑,让人更是觉得高深莫测。

“先生到真是神人,那么现在看起来一切都依先生所言,三氏都会知机而退,那么们是否要追击三方呢?”

赵毋恤还是深懂兵法,所以才会有此一问,看似愚蠢却含着兵法之用。

“此事少族主当已有主意,追自然要追,若说不追,这就有违兵法常理,也会让吕子善看出不妥之处。

只是晋阳城之兵不必远击范氏,只可佯追,至于中行氏,龙山还有一千骑兵,也足够了,不可把范氏与中行氏真的逼上绝路,这样反而会遭反噬损兵折将。

对于歼灭范氏与中行氏不义之事,就由智氏去做吧。

范氏与中行氏在劫难逃,也怪不得本公子,他们来时本公子已好心相劝,可他们贪欲惑心,不明本公子好意。

另外对于邯郸赵氏,想来两位已奔劳了几天,明日本公子就陪少族主走了一趟,好言相劝,让赵稷知机而退,也可保得后世荣华,若不然要何邯郸百姓免于战火之苦,只能杀了赵稷了,将来若少族主掌邯郸城,那么也可以牵制智氏的一部分大军,减弱晋阳城压力。”

赵毋恤一听,此时心里也安定了,其实他知道该怎么做,但在王禅面前也体现的谦虚一些,得王肯定,脸上也是十分喜悦。

“就这般吧,想来各位都还有事要做,此时城内百姓情绪不稳,还要两位出面平息,晋阳守军伤员,到也要劳神医操劳了,本公子自然也得修养生息了。”

王禅话已交待完,此时也已夜深,这才散去。

【作者题外话】:晋阳城的第一阶段大体写完了,也给大家讲解一下这段时间所悟道德经第十六章,道不轻传,法不贱卖,只希望能遇有缘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