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朕即大宋 > 第八十二章藩王拓边

第八十二章藩王拓边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所以赵桓干脆就用太子把儒家的保守、腐朽份子全部吸引起来,然后打包扔出中原,到远方建立诸侯国,开拓异域,教化蛮夷去吧。

如果是农业社会,赵桓绝对不会选择这种方桉。

藩国一旦叛乱,对整个中原宗藩、朝贡体系都是一场巨大的冲击。

越南叛乱,明军出动二十多万,连年累月,平定不顺,对农业帝国的财政造成了极为沉重的财政负担。

对中原而言,越南那可是绝对意义上的中原藩臣,跟自古以来任何诸侯国没有一丝区别。

整个国家政治体制与中原相同,文字、学术、精神、文化、服装、礼仪、节气、习俗、历法等等,能想到的一切一切都与中原诸侯国一模一样。

他们定期朝贡,世子由中原指认,继位要上奏中原,请求天子册封。

如果赵桓把一位皇子册封为藩王,那这位皇子与越南国王的做法不会再有任何区别了。

所以可以想象,他们叛乱之后,会对农业帝国造成怎样的灾难。

但随着大宋如今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实力包括质量、规模等两个最重要的方面,中原都占据了绝对优势。

再册封皇子为藩王,就不会有任何威胁了。

强大工业武装的帝国军队,可以轻松荡平一切叛乱。

火炮不相信战术,只相信射程和规模。炮多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而把儒家腐朽分子都打包过去,既可以防止他们在中原掀起祸端,又能保证封国不被当地蛮夷所同化。

毕竟儒家可是最坚韧的学派,最擅长教化蛮夷。

在中原有这么强大的文化浪潮剧烈冲击,他们都能死守传统,跟赵桓这个天子做激烈斗争。

到了地方上,他们势必会更加无法无天。

而帝国就需要他们这如野草般坚韧的品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从而将中原的文明扩散出去。

尤其是在中亚一带,中原文明退出这里实在是一种遗憾。

要知道,一个帝国的存在,总会留下大量文明与影响。

比如大英的日不落帝国,虽然这些殖民者没有想过认真统治殖民地。

但哪怕是成为了殖民地,大英的价值观、政治体制以及文化习俗就显着的改变了当地的一切。

影响存续数十近百年。

在日不落帝国解体后,依旧保持着大英联邦文明体系。

盛唐时期曾经攻入中亚,也遗留了极其庞大的遗产以及文明体系。

就比如大食、黑汉国都会向中原朝贡,认可中原的朝贡体系。

黑汉国国王给赵桓写信就称大舅。

虽然赵桓对这个便宜外甥没什么印象,更是从来没派兵过去。

但他就是切实存在的,是大宋文明体系里的一环。

只是后来中原闭关锁国,所以这些遗留的文明痕迹,彻底与中原失去了联系,消失在了后世两国的视野中。

而把藩王封过去,能够将中原文明重新播撒到这片土地。使当地再度朝中原文明的方向演变。从而扩展整个中原文明范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