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 第111章 救庞统劝张松

第111章 救庞统劝张松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石振上辈子, 是这一年年底,带着石星朝等人,出来干工地的。

当时他大伯大伯母借了他一笔钱, 他本钱是有的, 但他到底是个没见过世面的人,他们一群人还灰头土脸的, 接到的生意, 就都不怎么样。

至少方长明这样的人, 是绝不会找他们盖房子的, 他们也盖不出这样的房子。

拖欠他们的工钱,说他们干得不好非要少给钱, 背地里说他们坏话……各种各样的客人,他都遇到过。

但他还能怎么办?只能继续干。

他们干工地其实很辛苦,但到底挣钱了, 村里就总有人过来这边找他, 想跟着他打工。

他手下的人越来越多, 对他来说,要养活这么多人, 也就越来越困难。

他只能努力多接生意, 让大家有活儿干。

但这也代表着, 他会很忙, 毕竟他老家出来的那些人, 压根就不会做这些活儿。

当时他几乎赶场子一样,在各个工地转悠, 大晚上的也要教人怎么干活……要不是他年轻力壮, 心里又憋着一股气, 肯定撑不下去。

可哪怕这样, 这么拼了几年,等到他二十二岁,赶上安山镇大搞开发,有了点钱,也可以空下来的时候,身体也没一开始那么好了。

关建国之前累得咳血这样的事情,他也有过。

他就是那时候遇到关白羽的。

这辈子,他的起点,真的比上辈子高了太多,他的家里人也都安排好了,不用他再惦记。

石振心情很好地跟人介绍自己,表示自己曾经在大城市工作,学过建筑方面的知识,大家要盖房子,可以找自己。

而且他不止会盖别墅,还会盖厂房,装修也略懂一二。

石振当场,就接到了一个给人盖厂房的活儿。

从八十年代末期开始,在长溪市的各个地方,涌现了很多小作坊,而这些小作坊的拥有者,很多都在九十年代末期,开始办厂,变成一家家的民营企业。

要办厂就要有厂房,厂房肯定是要找人建的。

现在的安山镇,因为之前不曾大拆大建的缘故,没有J市的那种工程队,一些小作坊的拥有者想要开厂,还需要自己零零散散地叫工人来盖房子。

虽然这样省钱,但需要有人盯着,而他们当老板的,其实没那么多时间去盯着。

现在石振可以全权负责,他们当然乐意。

石振这天回家的时候,心情很不错。

他给方长明盖的这房子,方方面面都好过方长明弟弟的房子,方长明心里高兴,尾款给的也爽快。

石振干这活儿,虽然时间拖的有点久,但说实话得了不少好处,赚的也比石振一开始以为的要多。

这边工地的钱,他是另外记账的,刨除期间他给石大牛等人发的工资以及各种开销,加上尾款竟是结余了九千多。

这是纯利润了。

石振也不含糊,存了六千,然后从中拿出三千,给石大牛等人每人发了一个三百的红包,又带着他们去镇上的饭店,吃了一顿。

粽子叶包肉、红烧鸡块、糯米嵌鸭、爆炒大肠……

石振点了一桌子的硬菜,又要了一瓶黄酒——石大牛他们,多多少少能喝点酒。

不过他没喝,给自己倒了一杯开水。

他们加起来七个人,一边吃一边聊天,一直到将一桌子的菜吃得干干净净,石振才开着拖拉机,载着他们回去。

第二天石振没什么事情要做,可以休息,他从床上起来,就去了关建国家那边。

关建国又出门去了,就关二奶奶在家带孩子。

石振过去的时候,她正跟人说下半年要送孩子去读幼儿园的事情。

村里很多孩子,是不读幼儿园的,大部分家长都觉得没必要花这个钱,不过也有重视点的家长,会把孩子送去。

最重视孩子的家长,则会把孩子送去镇上的幼儿园,镇上的幼儿园一学期要收六百多块钱,堪称高价,但孩子在那边吃得很好,中午有一荤一素,下午还有点心。

那里的滑梯什么的,也是乡下孩子偶尔去镇上,站在学校外面羡慕地看个不停的存在。

关建国家,以前家境算不错的,但自打关建国买船,就欠了一些外债,全家过得紧巴巴的,他女儿去读书,自然是去的乡下的幼儿园。

见到石振,关奶奶还试探着问石振,要不要多租一间房。

“我看你们东西越来越多了,我们朝南的两间屋,都可以租给你们。”关二奶奶道。

石振他们租的那间屋子,确实有点不够用了,要不是这是农村自建房,层高比较高,毛衣什么的可以堆起来放,怕是会放不下。

“能租给我们的话最好,就是你们会不会不方便?”石振问,那间屋原本是关建国家用来吃饭的,放了一个木头的八仙桌。

关二奶奶道:“以后吃饭就在后面做饭的地方吃了,进进出出也可以走侧门……金金家里,前面两间屋都用来养鸡了,不照样过日子?”

这确实是的。

村里朝南的两间堂屋,很多人家用作别的用处了,比如拿来养鸡,又比如拿来养蚕。

石振跟关二奶奶谈了谈,说好从六月开始,关家前面的两间屋子,都租给他,他一个月给关建国家六十块钱。

这个时代房子卖得不贵,但租售比挺高的,租金不便宜。现在镇上能住人的一室的小房子,一个月租金要七八十,面积就关建国家一间屋的样子。

石家租住的房子倒是没给他们涨价,那一方面是那房子他们刚租下来的时候很破,另一方面,则是孙家不缺钱。

关二奶奶和石振谈妥租房的事情,心情挺好的,六十块钱对镇上的人来说不多,但对村里人来说不少了……大部分人家一个月下来,水电费买菜之类的,加起来也就花个十几二十块。

石振多租了一间房,最高兴的,莫过于石星朝了。

关建国家前面两间屋中间,本来就是有门的,一起租下来之后,一间屋可以专门用来放毛衣,另一间屋就拿来卖次品服装、次品丝巾、毛线什么的。

还可以顺道卖汽水和一些零食。

石星朝总是热衷于赚钱。

石振谈好租房的事情,就去了一趟镇上,把自己的冰柜送到石大林那边。

天热起来了,石大林的小店也是时候开始卖冰棍冷饮了。

说起来,这冰柜,前些日子,是放在石大山家的。

石大山他们卖的里脊肉,只有长溪市才有,他们买来之后,就用冰柜冻起来保存,这样可以隔一段时间去进一次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