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五岁的我被叔父刘备偷听了心声 > 第103章 周瑜死后的风波

第103章 周瑜死后的风波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石振在给方长明盖房子之初, 也想过要不要找几个有经验的工人来,加快盖房速度。

一般来说,他们这些做工程的, 干活速度必须快, 只有这样, 才能多赚钱,多拿钱。

不过考虑到他从村里带出来的这六人需要学习实践,他又可以教他们, 他也就没有急着请人。

毕竟打地基和砌墙,这都是最基本的活儿, 他们都需要学会。

等后来方长明的弟弟开始盖跟他之前给王总盖的一模一样的房子……石振对盖房子这事儿, 就更不着急了。

比如今天要盖屋顶, 他就慢慢教着, 和大家一起盖。

方长明不差钱,两层楼盖好之后, 是做了楼板,再在上面盖屋顶的, 也就是说二楼上面, 能有一个小阁楼。

也因为这样,他们给屋子盖瓦片的危险性大大降低。

石振扯了个绳子,下面吊了个箩筐,旁边堆着的瓦片, 他和石婷搬过来之后就放在箩筐里, 再让上面的人拉上去。

这瓦片确实很重, 石振一开始能一次搬五块,后来也不成了,每次就搬四块, 至于石婷……她一次搬一块瓦片,还走得慢吞吞的。

搬了一会儿,她就受不了了:“哥,我好累啊……”

“婷婷,搬完了我给你工资!”

石婷顿时又有力气了!

石振又道:“你看看我,看看你大牛哥他们,干的活儿都比你重。”

这确实是的,石婷来来回回,总共就搬了十来块瓦片,石振起初两趟,就搬了十块了。

而其他人……石婷瞅着那些在屋顶上干活的人,光看着就觉得害怕。

这屋顶周围,只有一圈窄窄的排水沟,那些人在上面走来走去,竟然一点不腿软!

石婷敬佩不已,继续搬瓦片,顺便在石振不怎么注意到她的时候,偷个懒什么的。

石振一开始,是陪着石婷搬瓦片的,搬了一会儿就去楼上,教大家怎么盖瓦片了。

这种很大的瓦片,其实比那种老式的小瓦片,盖起来更快,还非常漂亮。

它的表面,和瓷砖一样光滑透亮,阳光一照亮闪闪的,要多好看,就有多好看,也很少见。

当然,这是指在这个时代。

再往后十年,农村的屋子,全是这样的瓦片。

“阿振,你怎么什么都懂啊!”石大牛敬佩地说道。

他是石振的远亲,论亲戚关系,比石志强跟石振要远。

他长相憨厚,身材并不高大但很壮实,年纪则比石振大了不少——石振这次叫出来的六个人里那四个已婚的,都是六十年代出生的,年纪在三十岁上下。

这个年纪的男人,有妻儿老小要养,干活最卖力。

“学得呗,”石振笑道,“你们多练练,以后也就会了。”

跟着石振学的人纷纷点头。

他们一开始没盖过砖瓦房,觉得特别难,但现在一个房子都快盖好了……盖房子好像也挺简单的?

他们相互间都说好了,以后自家的房子,就自家盖!

“对了阿振,婷婷才多大?还是个女孩子,你咋让她跟着来干活?”石大牛又问。

石大牛家就在石振家旁边,石振和石婷,那都是石大牛看着长大的。

“我就是让她多练练,吃吃苦,”石振想到了什么,又补充了一句,“小孩子太宠了,容易好吃懒做。”

他老家,因为地少人多,不干活就要挨饿的缘故,六十年代前后出生的农村人,大多勤劳,至少都是愿意干活的。

偶尔有那么几个懒的,普遍是家里的老小,前头的哥哥姐姐把活儿干完了,他们打小什么都不用干,就懒了。

这老小如果还是个男孩,甚至是家里唯一的男孩,那更是变本加厉。

而现在……自从计划生育实施以来,孩子金贵了,不乐意干活的人,就多了起来。

这些人,还大多是男人。

相比于女孩,总是男孩子更受宠。

石振记得,石大牛那个宝贝儿子,就是个他们方言里常说的“扔钱货”。

石大牛很勤劳,跟着他干了十来年之后,因为家里人不乐意来长溪市定居,就回老家县城买了房子住,后来也一直在那边工作。

这会儿,他老家县城看着还有点破,但二十年后……那也是房价一两万的地方。

石大牛在他这里学了不少手艺,回县里就成了个老师傅,五十几岁的人了,一个月还能挣一万多。

但不够他儿子败的。

石大牛的父母就石大牛一个儿子,又只得了一个孙子,那叫一个宠,家里吃肉,孩子吃够了才给别人吃,家里有点啥好东西,也都是孩子的。

至于干活?他们都还干得动呢!哪能让孩子干?

最重要的是,石大林在外面挣了钱之后,他们就不怎么干农活了,也觉得自家孩子将来肯定不用干农活,就不要求那孩子像当年的石大牛一样下地干活。

石大牛一家都没有读过什么书,不知道要怎么教育孩子,只知道一味疼宠,要是天降大运得了好孩子,那还没事,但大部分孩子都是普通孩子,被过分溺爱容易出问题。

石大牛的儿子,初中毕业就没有继续读书了,倒是整天在外面吃喝玩乐,各种理由跟家里要钱。

石大牛夫妻两个,其实很节省,但他们疼孩子,孩子要钱就给……孩子理所当然地越来越歪,还开始赌博。

这种时候,他们的想法竟然是……给儿子娶个媳妇儿,再生个孙子,儿子就学好了。

这理论有那么一点道理,但主要针对的,是那些没有从骨子里坏掉的人。

比如有些小夫妻,婚前懒懒散散的,结婚有了孩子想给孩子好的教育,琢磨着要买学区房,才开始拼事业……这是常见的。

古代农村贫苦家庭,家里没啥余粮,染不上赌博这样的恶习,所谓的“坏”,仅仅只是偷懒不干活……这样的人结婚生孩子了,也确实大概率会变好——孩子在家喊饿呢,总不能不给孩子吃。

但石大牛那儿子,压根不是这种程度的“坏”。

结婚之后,他该不工作,还是不工作,该赌钱,还是赌钱。

反正老婆孩子,有他爹妈爷奶给养。

石大牛夫妻,怕儿媳妇跑掉,已经供着儿媳妇了,但架不住儿子太不给力。

石大牛孙女三岁的时候,石大牛的儿子在外面欠了五六十万的高利贷。

跟这种烂人在一起,稍有不慎就会被拖累,石大牛的儿媳妇直接离婚了,带着石大牛的孙女改嫁。

石大牛夫妻东拼西凑,帮儿子还了债,求儿子改好,但他们的儿子并没有改好,继续赌钱,没两年,网贷什么的,利滚利又欠了几十万。

石振也是等石大牛求上来想要借钱,才知道这些的。

这会儿,石大牛就道:“婷婷已经很好了吧?我还记得她刚会走路呢,就光屁股坐门口,自己用手抓了酱油拌饭吃,可乖了……我家那小子,现在都五六岁了,还要他奶奶喂。”

石振:“……”石婷小时候嘴馋,拿不稳勺子就上手抓饭吃这样的行为,竟然也算“乖”?

石大牛又道:“那小子还这不吃那不吃的,我们早上喝粥,一定要另外给他做个蛋炒饭。”

石大牛看似在抱怨,其实说起儿子,脸上的笑容都真诚了很多,整个人看着容光焕发:“他还爱吃肉,我现在挣了钱寄回去,肯定能让他天天吃肉。”

就石大牛这样子,跟他说他孩子这样不好,他肯定会跟人急。

石振道:“你想过把他接出来么?我们家那边的学校,教学质量哪有这边的学校好?学校里的老师普通话都说不好的!这边的小学呢?这里的学生在学校里说土话,会被批评。你儿子来了这边,说不定将来能考上大学。”

最重要的是,要是石大牛爹妈不来,孩子总不至于这么大了,还被追着喂饭。

石大牛若有所思。

但也有人道:“送来这边读书,那要多少钱啊!小孩子随便读读就行了,早点读完,早点出来干活!我们那时候,哪有他们现在的好日子过?他们啊,就不能惯着!石大牛,你那儿子要是我家的,看我不揍死他。”

石振闻言笑笑,没多说什么。

这个人叫石多福,家里有一儿一女,他对自己的儿女,都不太好,他是那种……赚了钱先自己享受的人。

他老婆又唯唯诺诺,啥都听他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