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极品暴君 > 第7章 一个国家两个皇帝

第7章 一个国家两个皇帝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坚守谷口的明军都指挥郭懋还算条汉子,死战一夜,瓦剌军未能攻破。

但瓦剌后续兵马源源不断,给守口明军造成巨大压力。有人劝杨洪赶紧出兵冲击敌军的包围,让皇帝车驾能突围出来,杨洪不听。

其实,当时人在宣府的明朝将领杨洪如果领兵向也先发起进攻,可以给瓦剌军来个反包围,内外夹击,说不定把也先军马尽数消灭掉,毕竟明军在人数上占绝对优势。再不济,宣府明军进攻,当年自己也可以趁势突围逃走。但杨洪坐拥重兵,却始终龟缩于宣府坚城之内,闭门不出……

是谁给他的指示让他闭门不出的?若不是后面有人告诉他,他也没那么大的胆子啊。

现在问题一桩桩浮现出来,让朱祁镇后怕,有一群人在背后操纵大明,想让大明衰落下去,而且不至于灭亡那种。

最后就是八旗入关……

建州女真……

看来回京之后也要处理这个隐患了。

与此同时的顺天府那边的文武百官已经开始上表请求皇太后册立郕王为皇帝,而孙太后要求必须继续立朱见深为太子,以固国本才最终敲定下郕王登极的事实。

同年郕王被邀请至奉天殿内,奉天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名太和殿(俗称“金銮殿”)。自建成后屡遭焚毁,又多次重建,今天所见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太和殿(奉天殿或皇极殿)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

在文武百官的瞩目下,这个庶次子登上了大明的皇帝位置,成为了新一任的皇帝,他希望能抵御住瓦剌的入侵,并且中兴大明,所以在再三抉择之下,他选定年号为景泰,明年起为景泰元年,遵原本的皇帝朱祁镇为太上皇,原本率兵的各大文武官员各有追封。

另外册封原兵部侍郎于谦为兵部尚书,总领京营剩余二十万军队,改组京营,组建五大军团,发布勤王诏,号召天下总兵等勤王护驾。

另外加封其母吴氏为皇太后,妻子为皇后,可就是长子不能册封为太子,这件事情让他耿耿于怀。

登基大典结束之后,朱祁钰就命人将于谦召进宫中商议朝政。

于谦谏言道:“若是瓦剌部入侵我朝必须抱着与之俱死的决心,否则大明危矣!”说着他躬身道:“陛下应当下令让各边境的守臣竭力防守,阻止敌军前进的步伐,为京城完成部署争取时间。”

因为京营官兵的军械短缺,需要立即招募民兵,由工部加紧制造器械盔甲。同时他还建议让都督孙镗、张辄、张仪、卫颖、雷通等人分别领兵据守九门,将军队全部驻扎在城门之外。

都御史杨善、给事中王竑则协助军队将城外近郊的居民迁进城内。通州粮仓还有不少存粮,官军可以自行支取,最好全部取走,丝毫不留给敌军。同时提拔石亨、杨洪、柳博等人担任将帅。并向皇上保证一定会打赢这场战争。于谦的制敌之策给不知所措的朱祁钰吃了定心丸。

随后,朱祁钰批准了于谦提出的全部建议,并让于谦全权负责保卫京师之事。

此后众臣断定王振已经死了,于是根据于谦与群臣的建议,朱祁钰决定将王振之侄王山斩首,并将王振与其党羽诛九族,无论老幼,一律斩首,马顺的尸体也被拖到了街上游街示众。

王振的家产全部充公,査出金银就有60多库。并宣告王振乃是奸贼,今日除贼而已,而百姓不明事理也就听信官方的宣告,毕竟杀当官的和他们本身就没有关系,所以朝廷今天伊除了贪官贼子,老百姓们也兴奋异常,纷纷燃放鞭炮,饮酒庆祝,像过年一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