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我激活了月光宝盒 > 第1章 月光宝盒

第1章 月光宝盒

没有了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2022年,12月21日,下午三点。

春城市古玩露天交易市场。

天空湛蓝,万里无云,硕大的太阳挂在天上。东北的气温已经零下十多度,可这里的街头,还是人头涌动,热闹非凡。

刘三江背着一个帆布包,打开手机相机举着,踏入了这个鱼龙混杂的江湖。

作为一位粉丝将近百万的UP主,他来这为了拍点题材,要是运气好,顺便捡点漏。

“老铁们,跟着我的脚步,咱们一起去进货!”刘三江说着开场白。

左脚刚迈入市场,他就被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头叫住了。

“小伙子,来瞧瞧,姜子牙用过的青铜宝剑。”

一柄长约一米二的大宝剑,用旧报纸包着剑柄,露在外面的剑身布满铜绿锈斑、黄土。

样式看着有些眼熟,好像在哪见过。

刘三江抬头一看,这老头,不是前天在建设路过街天桥上摆摊的那位,今天怎么跑这来了。

“大爷,您前天还说这是要离刺杀秦始皇用的,这才过一天,小八百年就过去了?难道这物件还有成长性?”

“小伙子,你这就不懂了!”

谎言被拆穿,老头也不生气,还从腰包内摸出一张A4纸,“你看!专家亲手给我出具的鉴定书。我这个绝对是真的!”

白纸上趴着几行歪歪扭扭的黑字——

【此青铜宝剑为商周时期文物,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落款:贾大师。】

“我也不和你多要,一口价!”老大爷伸出右手拇指和食指,比划着手势,“八万!”

刘三江凑近了些,大宝剑散发出一股刺鼻的酸味,是老陈醋的气味。用醋泡上七天,然后在黄土里埋上七天,就是有这样的包浆。

“上周的,刑!大爷,太贵了。”

“买卖嘛,你要诚心要,我给你打个折!”

“算了,大爷,我坐公交来的,带上这个,没法坐公交。”

说完,刘三江赶紧逃了。

老大爷还为他错过这个发财的机会,而感到不满,“哎!这年轻人!……”

这市场名字虽然带着“古玩”两个字,但这里面年份最久远的,可能就是这位信口开河的老头。

刘三江又在一位微胖中年人的摊位前,停下脚步,拿起一个套着塑料袋的金黄色手镯。

“大哥,这个是什么材质?”

“鎏金的。”

“铜鎏金?”

中年人底气不足,“可能吧。”

铜锌合金掺点铅,这么明显的作假,刘三江一眼就能看出来。

这玩意摸多了不长个,摊主都知道用塑料袋包着。

他的目标显然不是这个,而是旁边银色有点偏红的手镯,用了一招声东击西。

“老板,那,这个多少钱?”

“一千!”

抹零对半砍,刘三江再次出价,“五十,行不?”

中年人呵呵一笑,“撂下吧!”

刘三江掂了掂,三十克左右,“五十,卖不了?”

“卖不了,我没要多大谎。”中年人表情很真诚。

刘三江加了点,“八十呢?”

“几十,你就撂下吧!这可是银的。”

刘三江见中年人没有松动的意思,放下手镯。

“行吧,我再去看看。”

说完站起身来,刚准备要走,中年人就喊住了他。

“行!八十,拿着吧!今天第一单,我赔点。”

刘三江返身将手镯揣进兜里,拿出另一部手机扫码支付。

“老板,钱过去了。”

中年人仿佛吃了大亏,喋喋不休,“这镯子,刚才有人出价二百,我都没卖,也就是你运气好……”

“老板,多谢了。”

这手镯有点偏红的氧化层,要是没看走眼,材质是925银的,掺了点铜。

样式普通,但材料值一百二,一来一去,可以净赚四十。

算是捡了个小漏,刘三江还是挺开心的。

有句老话,卖的总比买的精。

卖家只要肯卖,一般都会赚,只是赚多赚少的区别。

中年人之所以卖,那是因为他收的价格,肯定不超过五十。

刘三江看到一个稀奇古怪的铁家伙,前面一节铁管,还有一个摇把,“哎!老板,这是干嘛的?”

“这是……”中年人把双手抄在衣袖里,好像忘词了,“三几年,四几年打仗的时候,部队用的……你知道不?”

“打仗?部队?”刘三江给出了合理的猜测,“这是手摇式机关枪?”

“不是!那个……那个……叫什么来……”可能天气太冷,中年人绞尽脑汁,还是想不起名字,“就是做饭用的!”

“做饭用的?手摇鼓风机?”

“对对!鼓风机,你要不?按废铁价给你。”

刘三江估摸着有十多斤,但做工太粗糙,没一点机械美感,“太沉了,还是算了。”

“粮票要不?废纸价,卖给你!”

“粮票?我看看。”刘三江拿过来,嘎嘎新的占一半,品相不错,“全要了,老板,给个实价。”

“这两包,五斤,一口价50。”

“可以!”

中年人感觉碰到了大主顾,继续推销,“这还有十几本连环画,你要不要?《三毛流浪记》、《小兵嘎子》、《铁道游击队》都有。”

小人书,还是挺有年代感的。

刘三江翻看了几本,发现这些小人书,都已经被哪位有涂鸦天赋的熊孩子,用各种颜色的水彩笔二次创作了。

“颜色有点艳,算了,我上前面看看。”

……

这里顾客大部分是退休的老年人,他们有时间,也有闲心,淘换一些自己相中的物件。

虽然会被坑,但也比去听讲座,买一堆三无的营养保健品要强。

前面的摊位上,就有一位老大爷蹲在地上,手里托着一块古玉腰牌,翻来覆去,反复观摩,眼睛直勾勾的,挪不动窝。

摊主嘴角上扬,拍着胸脯打着包票,“你放心,这要是染色的,我白送。”

这话让大爷吃了定心丸。

刘三江定睛一看,摊主说得没毛病,确实没有染色。不过,这玉有些泛白,好像用硫酸泡过的,做得挺像那么回事。

这时,老大爷从口袋里掏出了放大镜,。

看到这个举动,刘三江心里顿时叹了一口气。

就像下棋一样,古玩买卖也有一条旁观不语的江湖规矩。

他自然不会去提醒老人,谁在古玩市场都有看走眼的时候。

在这里捡漏,还是挨宰,全凭自己的本事。

绕过老人,继续走向市场深处。

“老铁们,注意了,不是专业人士,千万不要在古玩市场拿出放大镜。”

“拿出放大镜,就是告诉卖家,你就是纯纯的大冤种……”

一位正在收摊的老头正好瞧见刘三江开着手机录像,搭话道:“小伙子,你是做直播的?”

“大爷,我不是,我记录生活,拍着玩的。”

“好!玩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没有了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