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名门闺斗 > 第一章 丧命人间

第一章 丧命人间

没有了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正德六年。

大雪盖过吴州,近郊的官道上一片白茫,一辆马车在风雪里缓缓前进。

马车看着朴实无华,细看别具匠心,油青的布料外头绣着暗纹,阳光一照竟若隐若现的泛出光泽。

按说官道上雪盖了一掌余深,马车应跑的既慢且难,这油青马车却跑的十分平稳,若是近看连车轱辘都不曾怎么陷进雪中。

此时雪絮子愈发浓密,漫天的白毛密密麻麻交织起来,简直叫人睁不开眼。

驾车的车夫眼看风雪愈发大势,操着浓厚的吴越口语回头朝后方的帘子喊话。

“林小姐,雪大了,侬还家去伐?”

帘子里头并不立即搭话,一位老妇探出头来张望,瞧见雪势后便拉紧帘子,似是怕冷风进了车里。

老妇朝车中坐着的小姐轻声问道:“宝姐儿如今身上怎样?可还暖和?现下雪大了姐儿看可要继续走?”

名唤宝姐儿的女孩儿睁眼,还没说话便是重重的一咳,嘴角牵起一丝苦笑。

“阮嬷嬷还唤什么宝姐儿,徐宝林五年前便卖去教坊司,如今坟头草都有寸尺高了...我如今姓林名月了。”

阮嬷嬷鼻头一酸,又想起宝姐儿叫她仔细着身体,不让她哭,说是哭伤眼睛,便把眼泪憋住。

只道:“林月只是权宜之计,宝林二字是老太爷亲取的,徐家独一份的,姐儿日后还要改回来的”。

徐宝林勉强一笑,再怎么亲取也无济于事。

徐家因着协助前太子后裔谋逆一事已然四分五裂,祖父、爹爹、叔伯、堂哥...家中成年男嗣一概问斩。

族中女子流放,尚未加冠及笄的子女一律送至教坊司,或作苦力、或发卖青楼。

被抄家的时候徐宝林尚满十岁,那天刚好是她的寿辰。

因着徐家这代就宝林一个嫡女,寿辰办的极为盛大,徐氏族人几乎是齐聚一堂。

徐氏本就是江南望族,清贵之流,在江南地区经营百年,诗书传家。

虽不曾过多插足朝政,但徐家在前朝出过两位皇后,三位贵妃。

后宫向来连着朝政,徐老太爷又掌握着举荐吴越读书子弟入官的门路,可谓是门生遍天下,徐家势头达到了极盛。

前朝覆灭后,建昭帝开了科举,废了这品级举荐制,天下寒门子弟鱼跃而入。

读书人只要进入殿试,皆可口称天子门生,徐老太爷虽不满,但求学的路子一旦被打开便再也不能堵住。

何况科举制度实实在在的为朝廷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且不分高低贵贱,人人都能有门路求得上进。

这等惠国利民的千秋大业又岂是徐老太爷一人可以阻挡的。

建昭帝苦心经营天下,阔斧大刀推行新政,徐家这等清贵望族势力大大被削减,新贵又联合起来,朝中已然势同水火。

只是建昭帝心底里和行动上都偏着新政和新贵,徐家等清贵自然斗不过。

此时的徐家已无当年百族依附之势,家中仆人、庶族又支出繁多,不过是啃着老本维持着表面的荣光。

建昭帝去后,正德帝继续推行新政。

这才有了徐老太爷奋力一搏,想协助前魏太子后裔复辟,重获家族荣光,接而被满门抄斩一事。

这时的宝林无忧无虑,被捧做徐家明珠,自然是不知道这些了。

说到底抄家后她方才知道家中竟已如此艰难,若是早些懂事也好多多替父亲母亲分忧吧...

宝林思忖间,车夫又回头问道“林小姐?走不了?”

宝林缓过神,这马车还是徐家当年赏给嬷嬷的,车身用的是岭南那边进贡的轻木,十分轻便,因而跑在雪中才能畅达。

如今雪大了还是赶紧走,自己这身体也撑不住了...

阮嬷嬷见宝林点了头便探头回话:“且走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没有了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