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聊斋:书生当拔剑 > 第143章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第143章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岳父大人,这可是你亲口说的……”

这时,一道声音传来。

罗父下意识回道:“不错,是我亲口说的,咦?”

想想不对,这也不是郑咏的声音啊。

于是侧头一看,竟然是张大胆带着大女儿一起走进院来。

“臭小子,你凑什么热闹?”罗父没好气道。

“嘿嘿,这不是登门来探望岳父岳母么?”张大胆嬉皮笑脸,随之走到郑咏身边,不露声色塞了几大锭银子过去。

其实,这是早就商量好的对策,所以郑咏也不推辞,道谢了一声便收了下来。

其实一开始商量此计的时候他不同意,毕竟他是读书人,多少还是有点傲骨的。

后来被罗小娟数落了一顿,说他迂腐,不知变通。

还说这钱是借的,以后等他有出息再还也不晚。

如此一来,郑咏方才答应下来。毕竟,他也知道,没有这笔银子,他与罗小铃恐怕成不了亲。

到时候,罗小铃等不及了,另嫁他人,他岂不是徒劳伤悲?

“伯父,这……这是一百两银子的聘礼。”

郑咏低下头,双手奉上银子。

“这……这……”罗父傻了眼。

罗母可是看在眼中,知道这银子是大女媳给的,不由一脸羞恼,但又不好呵斥女媳,便冲着大女儿喝道:“小娟,你在做什么?你们哪来的这么多银子?”

“娘,这个你就不用管了,爹刚才亲口说的,只要郑咏拿出一百两银子聘礼,你们就答应他娶小铃。”

“你……你们,好哇,你们合伙欺负我和你爹……”

罗母眼圈一红,呜呜咽咽哭了起来。

“娘,你哭什么呀?”

“你们一个个翅膀硬了,敢戏耍爹娘了。你们真以为我和你爹钻钱眼里了?

还不是为了你们好?我和你爹好歹有门手艺,能赚钱糊口。

就算哪天老了,多少也有点积蓄傍身。

为了你俩的婚事,我和你爹操碎了心,结果,却养了两个白眼狼,呜呜呜……”

“娘,我错了我错了,我错怪你了好不好?你先别哭了。

我知道你和爹是为了我们好,可是,做人最重要的是要开心对不对?

实话告诉你吧,就像大胆,你们当初也觉得他穷,女儿跟着他会过穷日子。

可现在,侯爷大发善心,不仅赐了他一幢大院子,还赏了他一千两银子……”

“啥?”

一听此话,老夫妇俩吓了一跳。

“没骗你们,这是因为大胆他替侯爷办成了一件大事。要不然,我们哪里拿得出一百两银子?”

老夫妇俩面面相觑。

怎么感觉一切跟做梦一样?

这时,罗小铃也上前说道:“爹,娘,我和郑咏商量过了,以后他搬到咱们家住,与女儿一起侍奉二老,为你们养老送终。如果有两个儿子,就让第二个儿子跟咱们家的姓……”

这最后一句算是说到二老的心坎里了。

真要是这样的话,有没有聘礼又如何?就当家里多了个儿子。

于是,罗父瞟向郑咏问:“小子,此话当真?你真的肯搬到咱们家住?”

郑咏点了点头:“嗯,我会将二老当作我的亲生爹娘。”

“那以后有两个儿子的话,其中一个姓罗?”

“对!”

“哈哈哈,太好了,老太婆,还愣着做啥?还不赶紧去找个媒婆来,抓紧时间把聘书下了。”

“唉,我这就去,这就去。”

院子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欢乐起来。

郑咏期期艾艾道:“那,这一百两……”

“不用了,你银子就当是你大姐,大姐夫给你和小铃的贺礼。记住,是贺礼,不用还的。”

罗父示威地瞪了张大胆一眼。

“是是是,贺礼贺礼,不用还,不用还。嘿嘿,岳父大人,你这下没气了吧?”

“怎么没气?你小子孝敬过我没有?”

“对对对,一会小婿去给你打十斤好酒怎么样?”

“这才像话……”

不久后,媒婆登门而来,快刀斩乱麻,双方交换了生辰,聘书一下,这事就算成了。

之后又挑了个日子,定于半个月后正式拜堂成亲。

隔天,罗小娟到侯爷来绣花,闲聊时当笑话将这件事讲给婴宁听。

婴宁又讲给了周羽听。

毕竟她是周羽的贴心小棉袄,心里藏不住事,大小事都要讲一讲。

周羽听了之后,吩咐宁采臣去会一会郑咏,如果合适的话可以让他帮着抄写也或是编修大典。

之后,宁采臣回来说,郑咏的字写的还不错,可以帮着抄书。

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周羽编修大典的事也慢慢传了开来,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毕竟,但凡有点眼界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件史无前例的大事。

最后,这件事还传到了永和帝耳中,一时间,也引起了永和帝极大的兴趣。

毕竟他也知道这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大事。

于是便传了一道旨意,召周羽入宫详谈。

接到圣旨,周羽并不意外,他早就猜到有这么一天。只要不是成天花天酒地的昏君,一旦知道这件事,肯定会感兴趣。

接到旨意之后的第二天上午,周羽便已经坐在御书房与永和帝一起聊起了编修大典之事。

“爱卿,你是怎么想到这个点子的?”

“回皇上,其实这件事臣早就有了想法。从古至今,古人留下了无数典籍,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不少珍贵的书籍损毁或是流散于民间。

所以臣就在想,有朝一日一定要想办法收集这些珍贵的古籍,将之汇总编修,形成一套大型的历史文献,以便传世,供后人查阅。

只是以前一直没有精力,如今学院里收了不少学生,所以臣就让这些学生帮着编修,抄写……总之尽力而为吧。”

“不错,相当不错,爱卿你这个想法可谓是功在社稷,利在千秋。

只是,朕在想,爱卿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不如这样,朕让翰林院与国子监全力配合爱卿,一起来完成这件事。

爱卿应该知道,翰林院、国子监,还有宫中的藏书有许多是孤本,民间根本找不到……”

这倒是实话,周羽心里很清楚这一点。

所以,他自然也不会反对,而且有朝廷出面,这件事将会更快,更顺利,内容更全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