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小说 >罪案之现场密码 > 第二十三章:聚餐

第二十三章:聚餐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不来了,本来是要过来的,临时通知开会,来不了了。”秋宇一脸平静的说道。

“菜都好了,既然这样,那我让上菜了啊?”

“嗯,上吧!”

菜上好后,每个男人面前都放着一个能装一两的酒杯,酒杯里盛满了透明的液体,散发着阵阵浓浓的酒香。秋宇端起面前的酒杯,站了起来,大声说道:“各位兄弟、兄弟媳妇,不好意思,我来晚了。本来,钱副局长和彭队要过来参与我们,亲自敬大家一杯的,但是临时接到开会的通知,来不了了,让我在这里带他们敬大家一杯。各位也知道,我这点小酒量,顶多就这么一杯,多了就得趴桌子下面了。这第一口,我带他们两位敬大家,你们随意。”说着,自己喝了一大口,众人说了一些感谢的话,也都跟着喝了一口。

“接下来,是我想表达的第二层意思。今天是个好日子,虽然老曹住院,马兰和小陈值班没来,但也算难得各位兄弟能聚这么齐,能到的都到了。在这里,我再敬大家一口,谢谢大家对我本人的关心、支持和理解,”说完,秋宇端起酒杯,又喝了一大口。众人谦虚了一番,跟着又喝了一口。

“接下来,大家开吃,说起来都算一家人,都随意些。”说完,秋宇坐了下来,大家都动起了筷子,嘻嘻哈哈的热闹非常。

众人不时的过来向秋宇敬酒,他还没来得及回敬,舌头便感觉大了一截,连说话都不利索了。最后,直到他被人扶着出去学了牛叫,众人才将他的酒换成了饮料。

秋宇明显感觉到,今天大家对自己,又多了一些莫名的东西,有感激,有敬佩,更多的还是尊重。

毫无疑问,以前的秋宇虽然在刑事技术方面非常的专业,但还没达到如此让人佩服的程度。武德才一案,他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得淋漓尽致,也让众人彻底认可了他这位全州唯一的痕迹专家的身份。

今天这顿饭,是近年来,秋宇见过大家最开心的一次,最放得开的一次,气氛异常的好,男人差不多都喝得东倒七歪的,连很多平常不喝酒的也都喝了不少。

直到晚上九点,大家才相互搀扶着离开了“格外香”。秋宇一高兴,趁着酒劲,又放了大家第二天早上半早上的假,允许十点到办公室上班,众人又是一阵欢呼。

基层第一线的警察,特别是刑警,很多时候连正常休息都保证不了,一个星期五天八小时的工作时间,对于他们来说,也许仅仅只是占了一半都不到。秋宇一直扎根在基层,对这些体会得非常深,也非常明白,对于大多数基层一线警察而言,他们内心最愧疚的,就是父母妻儿。其实,他们所需要的,不是多高的收入,而是多有一些陪伴家人的时间,多有一些照顾家人的时间。

也正因为这个,秋宇非常痛恨五天八小时的上班制度,他认为,这种制度与人民警察特别是刑警的工作需要是远远不相符的。有事就上班,没事就休息,这就是秋宇理想中的工作机制。因此,能让大家休息的时候,秋宇是绝对不会吝啬的。

之前秋宇也这么干过很多次,有人也提醒过秋宇,让他当心自己头上的乌纱帽。秋宇每次都一笑置之,我只是个搞技术的,不适合做领导搞那些花花肠子,要是被免了这个中队长的职,岂不是更好,不是更有时间做点自己想做的事了,这就是秋宇的态度。

第二天早上九点四十,技术中队全体人员,接到了内勤的通知,十点开会。

早上十点,技术中队会议室。

见人都到齐了,秋宇直接开口说道:“今天开这个会,有两层意思,一是总结武德才这个案子的经验,二是梳理一下,下步还有哪些工作没做的?有没有必要做?大家都说说自己的看法。”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讲话。

“怎么,昨晚的酒都还没醒啊,要不要今天继续放假醒酒?”秋宇语气有些严肃。

见他大有要发火的迹象,更是没人敢讲话了。

秋宇有些郁闷,目光在众人脸上扫了一圈,见大家还是不愿说话,只能深深的叹了口气,无奈的说道:“我以前,就跟你们今天一样,遇到事情,明明自己心里有想法,却又不敢说,不愿说,最终,真的是害人害己。不过,有件事情彻底改变了我,每当想起来,心里都特别的堵。这件事,一直是我心里的秘密,今天,我把他说出来,希望你们能引以为戒。”

说完,秋宇犹豫了一会儿,才又继续说道:“当年,我刚毕业的时候,因为学的是痕迹,就留在技术中队这边实习,等待正式分配工作。有一天,一辆长途大巴被查,警犬在车底搜出了六包毒品,每包都有三百多克,全部加起来,刚好两公斤。每一包都用胶带包成砖块的样子,里面还包进去了一块专门制作的强力磁铁,吸力非常的强。六包毒品,全都紧紧的吸在大巴的车底,很是费了些力气才取了下来。”

“六包毒品,全部是海洛因,案子不算惊天动地,可也绝对不小。要是破了案,这些毒品的数量,嫌疑人足以判处死刑。当时,鹿城区还不是区,而是叫做鹿城市,只不过,是个县级市而已。整个鹿城市公安局只有我师兄还有另外两个人是学痕迹的,而真正搞痕迹的,只有我师兄一个人。那天,我师兄因为最偏远的一个山区乡镇发了杀人案,早已进去了山里,最少也要一个星期才能回来。而另外两个学痕迹的,并不在刑侦大队工作,也很多年没有搞他们的专业,对痕迹早已生疏。而且,这起案件责任重大,承担的风险实在是不小,出于种种原因,他们也不愿意参与。尽管领导找到他们要求在这起案件上发挥他们的特长,但是,两人都以种种借口推脱了。”

“这起案子,让整个大巴车上的四十多号人全部被留置在了公安局大院。当时,虽然有几个重点怀疑的对象,但是,却没有一丝一毫的证据。而那个时候,正是重点整治公安机关刑讯逼供,随意执法的时期,没人再敢对抓进来的犯罪嫌疑人用非常的手段。那个时候,也还没有指纹系统,所有指纹,都是人工比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