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WIKI王座:熊彼特未竟的梦想 > 第4章 弥天大谎

第4章 弥天大谎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熊彼特所谓的“姜太公钓鱼”,用的饵料非同一般。

这没啥可说的,既然他想针对欧洲最大豪门家族的重要成员,饵料不香的话,鬼知道多久才能见效?

而且这个饵料的思路,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哈布斯堡家族发展史启发,几乎可以说是度身定做的诱惑物。

哈布斯堡有据可查的发家起点,起始于阿尔滕堡的一座小型要塞周围,邻近瑞士阿尔高州小镇布鲁格,一位名叫坎泽林(Kanzelin)的小伯爵。

与后世巅峰时有资格称为欧洲幕后黑手的影响力相比,这个开始于坎泽林,或者更准确地说坎泽林之子——哈布斯堡家族始祖拉德波特(Radbot, 985—1045)的起点可以说是很卑微。

从后世的记述来看,哈布斯堡走向巅峰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哈布斯堡传人有不少寿命长久,并且热衷于持之以恒地与其他家族联姻,于是常常凭借身体和好运气笑到最后;

二是,哈斯堡家族数百年如一日地与宗教界深度交织,且不吝于以极其夸张的手法编制(也可以说是“伪造”)文档、撰写(或者叫“瞎掰”)各种使家族金光闪闪的传说;

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的最后一幕中,当所有对手尽数倒地身亡之时,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姗姗来迟,他将已成囊中之物的空王冠称为“回忆的馈赠”。

而福丁布拉斯效应对于长寿的哈布斯堡传人来说,那就是命运最好的礼物——历史上多次发生过这样一幕,正如莎翁笔下的福丁布拉斯一样,在所有对手灰飞烟灭之后,哈布斯堡家族粉墨登场。

就十二、十三世纪而言,哈布斯堡家族忙着与瑞士境内和德国西南部的多个封建领主家族迎来嫁去,一旦皇室亲家断子绝嗣,哈布斯堡家族便名正言顺地出面接收这些“回忆的馈赠”,如法炮制之下,哈布斯堡家族相继全部或部分接收了伦茨堡、柏夫兰杜夫,以及洪堡家族的大片领地。

天降大礼包对于哈布斯堡家族来说,频繁发生,甚至还有更骇人听闻的。

1526年8月29日夜,摩哈赤战场(field of Mohács)上的匈牙利军队在短短两小时内就被奥斯曼土耳其大军彻底击溃。

死时年仅20岁的拉约什,身后唯一的继承人正是马克西米利安年幼的孙子,奥地利的斐迪南(1503—1564)。路易之死为哈布斯堡家族名正言顺吞并匈牙利和波希米亚王国扫平了障碍。

正是在匈牙利和波希米亚的雅盖洛王朝废墟之上,斐迪南和他的后人们开创了一个覆盖中欧大陆的庞大政权,历史学家称其为哈布斯堡帝国。

所以,你要非说哈布斯堡靠婚嫁拿下欧洲市场,那也不算太过分。

除了相亲有眼光外,哈布斯堡搞宣传也是一把好手。

作为欧洲最热衷也最擅长宣传的家族,在编制文档和撰写传说,从而使其更好地适配帝国象征方面,哈布斯堡也屡屡涌现出天才人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