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太虚平波引 > 第17章 尸毒 (一)

第17章 尸毒 (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洪东源一直关注着童双成的表情,见他这个神情忍不住发问:“前辈!这有什么不妥吗?”

童双成皱眉思索了一下回答:“这首《道情》也是那个孩子写的?”

洪东源楞了一瞬:“这是他唱的歌词,我问他是哪学的,他说自己瞎唱的。前辈为何说这是一首《道情》词,调式和格律不对啊!”“道情”又名“黄冠体”。是道士所唱的道家修行理论和志向,多为神游广漠、寄情太虚,有餐露服曰之思,名曰道情。

童双成抬眼白了他一眼,叹道:“刚说你有进步!你呀!就是太在乎这些条条框框的东西,放不下俗念,不合调式格律就不是道情吗?是不是主要看写了什么,只要唱的是修道之事就都是《道情》!”

童双成继续解释道:“这歌词里分明描绘的是入凝息境的场景嘛!比如这句:‘一粒灵珠出意海,半轮明月照溪东。’说得就是‘识神’隐退,‘元神’显现镇压识海。元神如如不动,观照到识神念头奔流不息的情景。

再看下面这一句:‘身外云烟随心转,眼里乾坤画两重。’分明是说随着‘元神’当家做主,统管身心,引发的小天人合一时的异象。很多主修金、水两系心法的修士入大定之时都容易引发灵雾汇聚。

这后半句‘眼里乾坤画两重’只凭字面推测似乎是和‘开天眼’有关,具体是什么不好判断。总之这首歌词应该是描写初入凝息境的情景……”童道士仅凭一首《道情》就推断出了大致的情形。

见洪东源有眼中露出疑惑地神色,他心中一动提点道:“这凡夫三关:‘凝息、定窍、通脉’以第一关‘凝息’最难,十人有九过不了这关。入得凝息境就是得了‘超凡脱俗’中的‘脱俗’二字真谛。

凡夫的呼吸散乱如风,所以心思就奔易流转如同江河永无停止。如能放下尘念静心凝神,则呼吸自调,由风变喘、由喘变气,再由气变息。但常人无有定力,息不可持久。如能持久,则自入先天。即入先天胎息自启。灵息自此凝定。故名‘凝息’这些都是教过你的啊!”

“可是我每次想要放下尘念,总是杂念纷飞。”

“你这个放下尘念的念头,难道不是尘念吗?”

“如果我没有要放下尘念的想法,我如何能放下。”

“唉~!所以世人九成都入不了‘凝息’就是这个原因。能放下的人,自然就放下了。这就是‘道法自然’的体现。”童双成怜悯的看了洪东源一眼。洪东源彻底懵了,不知该如何说!

童双成换了个话题:“这首《道情》让我想到了卫师兄年轻时的一首诗,是他十六岁入‘凝息’境后作的。”童双成回忆了一下念道:

心光初露海波平,

尘丝斩去任独行。

莫笑王孙留不住,

星河雨落更多情。

念完童双成陷入了回忆……

洪东源这时才缓过来,低声念了一遍有些疑惑地问道:不是要斩断尘丝吗?为何还说‘更多情’?

童双成笑答:“卫师兄是惊才绝艳之辈!天赋远非我这样的草包能比。当年谢师伯除了传授他‘天河三十六垣本命金符真法’外还传了他一把‘落雨’剑。师兄弟们不论谁遇见都头疼的要命。他这星河落雨是想留谁就留谁,那可是无情的很啊!”

“那他自称王孙……?”

“卫师兄是晋国宗室。”

童双成似乎不太想继续纠缠这个话题,随口问道:“虽然不太相信这真是你说的那个小孩所作,有机会到是值得看看。多大了?他是哪家的弟子?”

“是我岳父的徒弟,今年十四岁。”洪东源不由得带出一丝自豪的语气。

“十四岁?几岁开始修道的?你岳父是哪位高人?”童双成被他说得这个年纪惊到了。

洪东源有些尴尬的说:“我岳父不是修士,就是乡下的一个郎中兼兽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