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养娃日常 > 469审案

469审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徐二郎得到消息时,人已经在通州码头了,因来人身份贵重,乃是和他同品级的刑部尚书柯大人,与督察院院使吴大人,徐二郎起身亲自相迎。

三人碰面,互相见礼。

柯大人率先说,“朝廷中众世家上书,抨击徐大人为一己之私,到通州后给世家罗织罪名,妄图排除异己,提议将徐大人扣押入京。陛下未允,经过多番磨合,钦点我与吴大人过来彻查此事。”

徐二郎闻言颔首,又冲柯大人行了一礼,“多谢大人告知。”

“徐大人不用客气,陛下知你我乃拐着弯的亲家关系,还特意派了我过来,显然是相信大人的为人。只是要堵朝堂上世家的嘴,以及百姓们悠悠众口,不得不让我们走一趟做做样子。”

旁边一直没怎么开口的吴大人此时开口说,“不是做样子。我等领的是圣名,一举一动都要对得起圣人的托付,对得起天地良心。所以此事不管柯大人要如何处理,本官定会严肃彻查此事。若此事与徐大人有关,本官不会包庇;若非大人之错,只是世家恶意攻讦,本官回京之后也会如实禀告陛下,并弹劾世家污蔑朝廷重臣之罪。所以之后一段日子,得罪了。”

吴大人乃是徐二郎调任辽东后,才升迁到督察院的。也是因为他在地方任职时,与刑名一时上颇有见地,且本人刚直不阿,又长了一张颇为威严肃穆的黑方脸,所以升迁入京后,允文帝想都没想就将他安插到督察院去了。

上任就是正二品督察院院使,也是让众多官员嫉妒的红了眼睛。为此这位吴大人没少听到同僚们的酸言酸语,但是,谁care?

吴大人只对重案要案感兴趣,对勾心斗角没兴趣。他也公然表明对死人的兴趣远比对活人的兴趣大,于是……在朝堂中就落下个奇葩的名声。

不过这位大人倒是敢说敢为,与传言中一般刚正,也因此,徐二郎先是钦佩两分。

他直接就回道,“大人尽管查,我会让下人配合大人行动。若此事终了,徐某还有一个不情之请,还望大人应同。”

“何事?”

就连柯大人也好奇的看过来,徐二郎还会麻烦到吴大人,不知是何事。

徐二郎却道,“那是审问世家一事。”又将通州官场的官员都被他吓了大狱,如今衙门中的人,俱都是他通过文选考试提拔上来的。新手上路,难免手生,对审问和用刑上也没有什么经验,所以若他们两人有空,不妨过来指导一二?

柯大人和吴大人闻言眉头蹙紧,他们只知道朝堂上世家仿若疯狗一样逮着徐二郎撕咬,笃定徐二郎在通州肯定有大动作,而且那大动作还触犯到世家的逆鳞。可谁能想到,所谓大动作竟然这么大。

这人竟是将通州的五大世家,连同通州的官员全都下了大狱。

前者他们略有耳闻,后者,他们当真没有听说。

这一竿子把通州上的了台面的全都下了大狱,怪不得多的是人要把徐二郎整下去。

不过,能冒着得罪人的风险,肃清通州的黑暗,徐二郎是清官无疑了。

柯大人和吴大人当即应下,“自然可以。”

“恰好我们行船到通州,身体疲乏,明日正好歇息一日。是明日要升堂审问吧?既如此,我和柯大人少不得要旁听一二。”

徐二郎欣然赞同,便准备届时让人在公堂之后为他们两人布置个茶座,让他们好好听听世家的罪过。

这两人一人是刑部尚书,一人是督察院院使,虽然此行主要是来查探他的清白,但他们本身的职责,让他们有权过问州府以及全国的刑案之事。

不仅可以过问,他们甚至可以“越权”审问。

徐二郎图谋在何?不就图谋这两人接受世家之案?

像是这种嫉恶如仇的三司之首,审案判案一看案子本身原委,二看判案之后会有的影响。权衡好利弊后,他们会对一些案子酌情轻判,或是酌情重罚。

世家之弊早已显现,甚至从通州这一案中,能窥一斑而见全豹。吴大人和柯大人届时指定会杀鸡儆猴,通州五大世家死局已定。这重鼓敲下去,以后整个大齐的世家,都该缩着脖子过活了。

翌日公堂提审五大世家家主,整个通州的百姓闻听此事,俱都不远千里跑了过来。

瑾娘在家中坐不住,也想看看世家最后能落个什么下场,所以也略作了些装扮,带着长绮出了门。

就是长安和荣哥儿,也跟在徐二郎身后跑前跑后。

他们是男丁,能跟着徐二郎去后堂。后堂上摆着茶几,旁边坐着柯大人和吴大人。这两人昨日里为避嫌直接歇在驿馆里,根本没到总督府去,所以长安和荣哥儿自然没有见过他们。

不过他们认识柯大人,又听徐二郎说过另一人是督察院院使,所以见到人就赶紧过来行礼。

前边已经开始升堂了,第一个提审的,乃是那个因为家中人发现矿脉,举家被灭口的男子。

那男子是山中猎户,因当天打猎碰到两只饿狼,他跑了两座山才甩掉狼,回到家中早已月上中天。

结果就在靠近家附近时,就见几个黑影人从山上的茅草屋中蹿了出来。他们手中提着大刀,那刀口的血迹连成线从刀上低落下来。

还不能男子有所反应,一把火把丢到早就泼了煤油的茅草屋上。茅草屋登时燃起通天大火。

可惜,茅草屋中至始至终没有发出声音,里边的人全死在寒刀之下。

男子拿出一块令牌,那是他两天后趁夜黑去给家人收尸时,从老父亲手中取出来的。

那是一个“祝”字。

这虽然不能将祝家一下垂死,可之后男子守着山中,十多年不敢稍离。于是他知道,山中的矿脉被商家之人发现了,他们为防消息走漏,要斩草除根。

此时男子由衷后悔起来,早知道当初发现那赤红石头时,就不该因为好奇,让老父亲拿到下边州府去问个明白。结果被人盯上,招来灭门之祸。

男子不能判定杀人者是祝家人,可挖掘矿脉的,绝对有祝家。不仅有祝家,还有其余几个世家。至于他们挖到的铁矿,都会先运送到距离此处不远处的山腹“工厂”中加工一番,然后分别运往通州靠南北的两个码头。靠南边的码头,铁矿直达允州,靠北边的铁矿,直接运往闵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