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走出香江 > 第156章 同行

第156章 同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蔡致良抬头,问道:“他跟你说什么了?”

葛瑞德道:“就是想跟我们商量一下,大家一起做生意,最重要的是和气生财,不要把价格压得太低,让大家都有口汤喝。”

“现在着急了,当初垄断制衣配额的时候,怎么不提和气生财啊。”蔡致良冷笑一声,问道:“那他们希望我们提多少?”

二战后,香港纺织业经济迅速发展,有转口商埠变为工业生产出口城市,制衣业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自60年代起就是本港出口受益最大的产业,占本地出口总额的30%以上。除了1957年全盛时期的44.6%外,所占比重一般在30%至36%之间。

而本港制衣业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自然也没有什么奥秘,就是中国人是勤劳苦干,以成本优势打入国际市场。而欧美各国开始担心,来自香港的进口纺织产品,会冲垮本国的纺织业,导致纺织厂破产,于是便有了配额制度,将香港的制衣业进口限制在一定的数量。

制衣配额是当初欧美发达国家限制香港制衣业的手段,但是最终也没能限制住香港制衣业的发展,在七十年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成衣出口地区。

罗氏国际作为香港制衣业的一员,是配额制度的受害者,却更是受益者,比隆昌制衣的处境强的不是一星半点。

而现在东来贸易行想要在这纺织业出口中占据一席之地,自然就只能打价格战,靠着内地低廉的价格,同罗氏国际等本港制衣工厂一较高下。

去年的时候,即便是蔡致良催的紧,赵硕直到下半年才打开欧洲的市场,进展缓慢,让蔡致良一度有种入宝山,而不知如何利用之感。但是今年以来,随着东来贸易行整合完毕,加上大陆商品的低廉成本优势,业务量迅速暴涨。如今不到半年的时间,贸易额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总量。

蔡致良一度怀疑,葛瑞德是不是早就知道,年前还装模作样向自己抱怨三年计划太过激进,结果呢,以现在的进展,仅仅纺织业的贸易,明年就有可能超过3亿美元的贸易额。

“自然是提升到同他们一致的价格,当时不止罗先生一个人,我也不好拒绝。”葛瑞德哀叹一声,道:“郑静飞害我呀。”

“你答应他们了?”蔡致良厉声问道。

“当然没有。”葛瑞德连忙否认道,这不是跟自己过不去,要是答应了他们,东来贸易行如今上升的势头立马被打断。

蔡致良道:“如此最好,我们要是将价格升起来,是不是可将他们的配额分给我们一半?”

“那怎么可能?”葛瑞德哪儿敢报这种希望,毕竟是罗氏国际等企业的根本,道:“如果不提价,我们就得罪了全港的纺织制衣同行,一旦这些人合力来绞杀东来贸易行,我们也吃不消的,还是得想个妥当的办法。”

“当初欧美的同行也曾经要求本港纺织产品提价,可是结果呢,有谁提价了,到头来反而降得更低。他们这些人还想要我们降价,不用理会他们,螳臂当车而已。”蔡致良道:“太古贸易行又没有自建的工厂,瞎掺和什么呀?”

太古贸易行也是低买高卖的二道贩子,按理来说,同东来贸易行的利益是一致的。

“太古贸易的货源,还得靠这些工厂供给。”葛瑞德本就是太古贸易行待过数年,自然知晓什么原因。

“那就给他们介绍新的货源,你不是跟他们很熟吗?”蔡致良道:“只要还有降价的空间,就继续降价。”

“还要降,那这些人?”葛瑞德本意是稍微退一步。

“这种劳动密集型企业,成本就是最大的优势,如今我们握有这种优势,难道还能因为这些人的威胁而放弃吗?香港的成本优势既然已经丧失,制衣业就已经走到了尽头。”蔡致良冷笑道:“他们这是将你当软柿子,这一次要是退了,下一次呢?这种时候,既然威胁你了,就一步也不能退,狭路相逢勇者胜,继续降价,等把他们挤破产了,就不会这般聒噪了。再说了,他们还敢拿着刀子砍你不成?”

“他们这些人可不简单,罗氏财大气粗,同海运公司交好,在本港说话也是很管用的,暗里给我们绊子,也够我们头疼的。”葛瑞德说着,就有些担心起来。

“欧美的市场,我们还能让出来不成。既然已经成为对手,那就只能不死不休,杀敌三千,自损八百而已,慌什么。他们财力雄厚又能怎么样,也就是同我们拼价格,挖客户,有什么可担心的。”拼价格,挖客户这些都是现在东来贸易行的优势。

“我明白怎么做了。”就蔡致良的支持,葛瑞德也就心里踏实下来,不再一副焦虑的样子。

既然已经定了方向,葛瑞德也没有多做停留,说了几句闲话就走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