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走出香江 > 第62章 声东击西

第62章 声东击西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深交所4月份开张,目前就深发展一只股票在交易,蔡致良贡献了到目前为止将近一半的交易额。不到100万股的总股本,蔡致良拿到了10余万股。

看见蔡致良,温国良忙起身道:“蔡先生……”

蔡致良道:“怎么还亲自过来了?”

“事关重大,我还是亲自考察一下为好。”温国良也有些无奈,你这大老板都来了,我能不赶紧过来一趟吗。

随即为蔡致良介绍道:“这是许如琛,负责特区这边申请设立分行的事情。”

“蔡先生,您好。”

蔡致良点点头,道:“昨天听阿成提起,分行的申请通过了吗,怎么已经开始运作了?”

许如琛道:“虽然还没有通过,但是运作一些资金,还是不成问题的。”

“注意点……坐……”蔡致良算是明白了,随即问温国良,道:“东来贸易行的事情谈妥了?”

“虽然还有一些小股东闹事,但是已经没有什么阻碍了,只等股东大会通过收购方案。”温国良道,“恒隆借贷率已经很高了,此次只能承担6000万的资金,剩下的从花旗银行筹集。”

郑一鸣此次办事还是比较干脆利索的,一个月的时间,以每股31元的价格,拿下了东来贸易行。

“慢慢来吧。”蔡致良也没有多余的资金,可供银行扩大资本金,随即问道,“这次准备的怎么样了?”

温国良道:“接到您的通知之后,我们便开始调查。深发展是一家新成立的商业银行,前身是由21家农信社合并成立的联合信用银行,而这些农信社大多数要么是资不抵债的,要么难以为继的,并不是一家规范的商业银行。”

“这些我都了解,说重点。”蔡致良阻止温国良继续啰嗦。

温国良道:“蔡先生,我只是想提醒您一下,深发展并不是一个理想的投资,或者说合资对象。”

“恒隆银行太小了,要是一点动静都没有,如何能让人注意到它。”设立分行的申请已经持续了半年的时间,依旧没什么进展,眼下或许是一个契机。

即便是设立分行,也只能处理港资业务,现在或许规模不大,但是未来进入大陆的外资,大多都是经香港中转,几百乃至上千亿美元的资金,哪怕只能分润一小部分,对于恒隆银行也是受用不尽的。

“既然已经投资,就不要打退堂鼓了,经济的发展,需要有这么一家银行。这是大环境决定的,它的名字就注定了它会随着这座城市一起腾飞。”蔡致良解释了一句,虽然目前有些波折,但是潜力确实是无限的,“再说了,无论深发展的现状如何,都是一家资质齐全的银行,可以将分行开遍全国的银行,仅仅凭借这一点,就不是恒隆能够比拟的,更别说到现在连个分行的资质都还没有申请下来。”

“虽然特区开放了,但是设立支行的审批,仍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目前已经进入最后阶段,不出意外的话,十月前后就能通过审批。对于金融市场,政府依旧很谨慎。”

温国良觉得自己还是有必要解释一下,不能让半年的努力就这么给抹杀了,其实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恒隆银行的规模同汇丰这样的银行想比,实在是有些微不足道,所以就没办法,入不了法眼。

“我同样调查了厦门国际银行,这算是大陆第一家股份制银行,也是第一家中外合资的银行,关键是外资可以占比六成,拥有绝对的控股权,跟开设分行没有什么区别。而目前深发展是市值,也不过千万上下……”

“两成足够了。”

蔡致良摆摆手,打断了温国良,眼下是谈控股的时候吗,真是添乱,道:“维持国有银行的性质,对双方都有好处。我们的目的,也不在于此,只是略微展示一下恒隆银行的实力,畅谈一下报销国家的殷切,然后赶紧将分行的资质申请下来。目前这个阶段,只需要确认既定事实,不是真让你去谈论控股权,或者是进一步接手银行的运营,否则的话,就没必要去谈了。”

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控股或者强行收购,都是在错误的时间所做的错误的选择,得不到希望看到的结果。

温国良点点头,道:“如果政府这边不同意呢?”

“你刚才也说调查了,控股六成的合资银行都有了,如今只是投资两成而已,有了前车之鉴,政府也就不会坚定地否决掉我们的提议。”蔡致良心里也没有底,道,“只要双方有合作的基础,其他的任何事情,自然都好办。所以接下来还得看谈判的进程,恒隆银行需要开设分行,至少表明一下,能够为大陆的发展提供哪些必要的帮助吧。”

“我明白了。”温国良道,“昨天阿琛建议,邀请深发展行长和相关政府人士访问明潮大厦和恒隆银行。”

“你跟天行商量,定下时间后,通知我一声。”蔡致良看了许如琛一眼,道:“你的建议很好,你们温总裁没有看错人。”

“谢谢蔡总,谢谢温先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