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不赦 > 第516章 人间万事细如毛

第516章 人间万事细如毛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弟子房里,云泽正跟南山君隔案对坐,各自翻书。

南山君看的是一部古代王朝流传下来的法家善本,刚刚看到一句“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

这部法家善本,其实已经不是南山君第一次翻看,所以书页上很早之前就已经写满了蝇头小字的注解,甚至再无立锥之地。无奈,南山君只得起身,去一旁拿了一张宣纸回来,目光重新落在那部法家善本上,略作沉吟,便下笔如飞,仍是蝇头小字,很快就写了大半张纸,之后还会夹在对应的书页之处。

南山君确有这样的读书习惯。

在这个过程当中,云泽看书看得有些头疼,就暂且停了下来,将左手拇指与中指展开,掐住两边太阳穴用力捏了捏。与南山君手中那部法家善本一般,云泽手中的这本道家典籍,几乎每一张书页上,都写满了作为注解的蝇头小字,所以看起来就会显得比较乱。南山君或许不会这么觉得,可一眼看去,云泽甚至有些分不清哪些才是书本内容,而哪些又是南山君看书之后留下的注解。

所以很多天以来,云泽手中的这本道家典籍,才只翻了不过十几页内容。

揉捏穴窍以缓解头昏脑胀的时候,云泽注意到了下笔如飞的南山君,便伸长了脖子看了一眼。仍是蝇头小字,短短片刻的功夫,就已经写了好几行内容,最开头的地方,则是标明了那句“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的法家名言,便无奈笑道:

“南山兄才是真正的读书人。”

南山君不答,闷头书写,等到一张宣纸已经写得满满当当,这才终于停笔,之后便将宣纸提起,轻轻抖动,想要加快墨迹干涸,以免夹入书本之后污了字迹。

南山君这才笑道:

“读书明理,心有所感,自然需要书写下来,避免遗忘。日后再要翻到,就可以知道自己当时所想,并且以此为基础,继续琢磨探究下去,而这些记在书中的学问,也就可以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

云泽失笑。

“其实还是温故而知新的道理。”

南山君面上笑意更盛。

“善!”

云泽转头看向桌子角落。

在那一隅之地,文小娘正坐在一部书本上,只是不同于南山君手中的法家善本,也不同于云泽手中的道家典籍,而是一部佛门经本,正在认真研读其中记载的一则佛门经典。

模样精致又小巧的文小娘,双臂环胸,有些愁眉不展。

经典言道:相传在老老年间,有一恶人,抓了一群百姓,杀人吃肉,且对一和尚说,你吃一块人肉,我就少杀一人,于是和尚就将所有人肉都吃了,却立地成佛。

在此之外,文中还曾提到,那和尚吃肉之后,又有一言,道: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文小娘有些想不通其中的佛理。

这部佛门经本,是南山君前段时间去了一趟大乘佛堂之后买回来的,还没来得及认真研读,就被文小娘给率先占去,所以书页上的字里行间,还未存在蝇头小字的注解,干干净净,那么佛门经典当中蕴藏的深意,或者同样记载其中的一些公案,就需要文小娘自己去理解。但不同于南山君的书读百家,类似的佛门经本,文小娘虽然不是头一回接触,可终归还是了解不多,刚开始翻书,就被这则佛门经典给难住,经本落在她的手中已有数日,至今也还没能翻开第二页。

瞧着文小娘愁眉苦脸的模样,云泽一阵好笑。

南山君也注意到文小娘满脸愁苦,哑然失笑,想了想,便凑过去小声问道:

“要不你先温习一下其他书本?这本书等我看过,标了注解之后,你再拿去看的时候,就会轻松很多。”

文小娘气呼呼地瞪他一眼,重重一哼,双手啪的一下按在书页上,说什么也不肯将书本让出来,然后就瞪大了眼睛低头去看那则佛门经典。真奇怪,每个字拆开之后分明都认得,怎么连成一段话后,就让人觉得似懂非懂呢?

南山君无奈一笑。

其实这则佛门典故,义理并非很深,做起来难,可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却很简单,只是文小娘很少接触佛道佛理,所以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可如果换做大乘佛堂里的那只香火小人,或许只要看个开口,就能直接引出一番长篇大论。

南山君刚要开口指点,敲门声忽然响起。

文小娘正俯身用力去看书中文字,敲门声响起的时候,立刻就被吓得一个趔趄,直接趴在书本上,摔得哎呦一声。

南山君起身开门,见到来人之后,有些意外,却也很快就想通了其中关键,笑着让开了位置。

“云兄此间正在读书,钟姑娘先里面请。”

钟婉游微笑颔首,无需客套,径入门来,一眼就瞧见了那个站在书本上双臂环胸气鼓鼓的文小娘,正瞪着眼睛瞧向自己。

钟婉游有些莫名其妙。

只是随着钟婉游的逐渐靠近,那文小娘脸上的表情就逐渐变得僵硬起来,直到这位钟氏麟女最终落座在文小娘跟前的位置,小家伙就已经被吓得满身冷汗,悄悄挪着步子一点点远离,三步之后,扭头就跑,一溜烟来到南山君跟前的桌沿上,再用力一跳,就一个猛子扎进南山君的衣领中,不敢再继续露头。

南山君面露意外之色,一只手轻轻拍了拍胸膛上面一个微微鼓起的地方,以作安抚,然后深深看了一眼这位钟氏麟女。

原来也是一位“顺势而为”的读书人。

顺天下大势,谓之顺势。

也便是说,无论云泽也好,钟婉游也罢,他们各自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学问,虽然是由书本而发,但却因世道而成。倘若换做太平年间,这两人,无论前者或者后者,最起码也是一位正人君子,甚至有望能够成为一代圣贤。

但很不巧的是,竟然生在了这样一个濒临崩坏的时代,在某些方面而言,他们比任何一人看得都远,也比任何一人看得都要更加透彻,所以他们周身无形之中萦绕而成的书香气,才会不为文小娘所喜。

甚至需要如避蛇蝎。

南山君忽然有些惆怅。

他已经可以从这两人身上预见一些未来的景象。

可岁月长河却是一道无法阻止的洪流,无论是谁,都无法走到这座长河还未抵达的前方,以所谓的仙人手段阻止它的滚滚蔓延。那么事到如今,唯一可取的方法,似乎就只能是以横推天下大势的伟力,强行改变这座长河的流向,从而改变那个早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可以预见的未来。

兵家有言,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所以有些时候,南山君也会去想,这所谓天下大势的本质,是否就是那座岁月长河,倘若果真如此,那么这座岁月长河的本质,又是什么?

是人?是天下万物?又或道家所谓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可即便是知道了天下大势的本质所在,想要横推天下大势,又要怎样的伟力?

南山君眉关紧蹙,已经没有心情继续读书,便将之前写满了蝇头小字的宣纸重新拾起,抖了抖,确认上面的笔墨已经完全干涸之后,就夹入书本当中,随后便默不作声起身到窗前,一只手搭在窗台上,轻轻拍打,望着窗外的景色,忧心忡忡。

云泽与钟婉游对视一眼,有些莫名其妙。

这些总是忧人忧国忧天下的君子圣贤,心思复杂,往往让人难以揣度。

钟婉游将一路拎来的两坛好酒摆在桌面上,目光顺势落在那部仅只翻开一页的佛家经本上,瞧见了那则和尚吃肉的佛门典故,很早以前就曾在偶然之间翻阅过,也便随意扫过一眼,就不再理会,与翻书翻累了的云泽随意闲聊,又取了三只酒碗出来,无论南山君有没有心情坐下喝酒,总得做些表面功夫,便也倒了一碗酒搁在那边。

南山君还是暂且放下了这些忧虑,重新回到桌旁,只是显然有些不太痛快,便将碗中酒水一饮而尽。

只是借酒浇愁愁更愁,一阵唉声叹气。

云泽早便将书暂且合起,搁在一旁,见状之后便好奇问道:

“南山兄是在忧心何事?”

闻言之后,南山君微微清醒,无奈苦笑。

“为了一些还未发生的事。明明想要防患于未然,却又偏偏无计可施,就有些...不知如何是好。”

云泽默然,望着愁眉不展的南山君看了片刻,大抵能够看得出来,这位年纪轻轻的儒家君子,其实不太愿意与人多说此事,便在略作沉吟之后,开口言道:

“南山兄若有困难之处,可以随时找我,不敢说一定能够帮忙解决,但多个人,终归也是多份力量。”

南山君唇瓣微动,最终还是轻轻摇头。

钟婉游已经拿了酒坛,为南山君重新倒上一碗酒,忽然瞥见在他领口的地方,文小娘偷偷摸摸探出一只小脑袋,目光紧紧盯着桌上的酒水,哑然失笑。

“文人风流好饮酒,就连喜欢读书的精魅,也爱风流?”

南山君一愣,察觉到领口异样,没好气地抬手将她按了回去。

闻到酒香,就连这些“顺势而为”的读书人都不怕了?

钟婉游摇头失笑,又拿了一只酒碗出来搁在桌面上,没敢倒满,就只刚刚铺满碗底的一小口,被她推到南山君跟前。果不其然,躲在衣领里的文小娘能够瞧见外边的光景,立刻挣扎露出头来,然后一跃而出,站在南山君的肩膀上,瞅了瞅桌面上的酒水,又看了看旁边两个“顺势而为”的读书人,仍是有些畏惧那些扭曲污浊的书香气,便忽然起身,猛地抓住南山君鬓间的一缕长发用力拽了拽,满脸委屈。

南山君无奈,只得拿上酒碗,转身走去窗台,将文小娘与酒碗留在那边,独自返回。

钟婉游扭头看向窗台那边,双手扒着酒碗边沿,整个儿都以一种头下脚上的姿势栽在里面的文小娘。

此类精魅,说是靠着汲取书香之气而成,其实很有讲究,生平只以两种无形之气作为食物,一种是来自儒家圣贤书、道家典藏,佛家经本的书香气,究其根本,便是来源于书中通过各种方式记载的道理。另一种,则是读书人身上无形中的书香气,但这一类的无形气机,却又因人而异,就像同样的一碗白饭,到了不同之人的手中,就会因为各自喜好的不同,往里添加不同的作料,那么最终形成的味道,也就有所不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