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不赦 > 第256章 道观于北,破庙于南

第256章 道观于北,破庙于南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城池以东,不多远处,有一庙一观。

庙是破庙,由俗世而来。许是俗世还未回到人间之前,佛道大兴的缘故,就总有或大或小的寺庙随处可见,有些是真正的香火传承,但也有些,是如那日那座逶迤连绵的黑青大山上的破庙一般,乃是一些俗世里的权贵商人,为了达成某些目的而建,也便香火寥寥,只是不知者众多,方才使其能够在返回人间之后,呈现出一丝十分微不足道的佛蕴在其中。

但这座破庙,对于俗世之人而言,却是传承久远。

只是因为俗世真正回到人间之前的两年动荡,就导致这座一脉香火传承久远的寺庙,沦落到了如今这般凄凉的地步,凡肉眼所能及之处,尽是残垣断壁,荒草丛生,只留下一座屋顶漏雨、四面漏风的大雄宝殿,尽管依然能够由自这座大殿之中残留的许多痕迹中瞧出,这座寺庙原本也曾极尽辉煌,却到今日,已经是连匾额都没了去向。

大雄宝殿之中,左右供奉十八罗汉像,完好者寥寥无几,大多都是已经有所缺失,或是少了一条胳膊,或是少了一条腿,以至于其中几座罗汉像,就连脑袋都已经没了踪影。

正中释迦牟尼佛,金身三丈高。

大殿背后设有面北观世音菩萨像,搁在以往的时候,当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却在俗世回到人间之后,便就正对一座原本就在此间的昌荣道观。

道观修行太一道,虽是小门小派,不比当年,却也香火正昌盛。

比起这座只剩半个大雄宝殿的寺庙而言,有如云泥一般。

尤其深夜之时,这屋顶漏雨、四面漏风的大雄宝殿,便更为常人所忌讳。

无他,只因其中上百棺椁。

深夜阴重,常人倘若途径此间,哪怕寺庙原是香火正统,也依然不免觉得阴气森森,是寻常凡人自己吓唬自己也好,或是寺庙之中佛蕴流失,当真已经阴气笼罩也罢,对于这座已经破落如斯的寺庙,城中大多凡人,都是忌讳莫深,以至于就连其中一些有着修行传承,势力顶大的家族中人,在意图出城东行之时,无论白天黑夜,都会远远绕过,选择行走太一道更北的那条路。也正因此,寺庙脚下原本的一条大路,如今就已经彻底荒废,反而是太一道附近的另外一条路,修了又修,宽了又宽,以至于如今道路之宽广,足以容得下十辆车马并头齐行。

毕竟城池虽然是个小地方,却也占地极广,住民繁多,并且民风并不重武,反而重商,尤其越是往东深入,就越是繁荣昌盛,乃贸易之首选,便就导致城池中的许多商贾,需要经常来往于这条道路,加之洞明弟子远行八千里路线恰好途径此间,当中以拦路为生的劫匪山贼为数众多,而太一道位于此间已经不知多少年,门中规矩森严,也并非高高在上,反而极重民生,辖下地界两百里天下太平,不容丝毫祸乱暗生,又有门中传承太一三元法箓共有七十二卷,分神、人、鬼三部,每部二十四卷,祈禳呵禁,治病驱邪,无不灵验,便更多人愿意出门东行之时,顺道前往太一道奉上一些香火钱,以感恩太一道庇护平安,故而会是如此景象。

洞明圣地辖下地界方圆足有万里之遥,不可能每一处都能细细照顾到。也正因此,势力大小与实力强弱都已经今时不同往日的太一道,就反而在这座城池之中,更加经常被人提到。尤其人间返回俗世之前,太一道在此附近的影响力,甚至已经到了城池中人可以不知洞明圣地,却不能不知太一道的程度。

直至俗世回到人间之后,方才人尽皆知——哦,原来太一道之上,还有圣地洞明。

却也无关紧要。

天高皇帝远,与我何干?

城中居民大多不过寻常凡人,而其他一些略有修为之辈,也不过堪堪步入修行之道,便穷极一生百年之身,也未必能够由自此间走到洞明圣地所在之处,故而无论外界有何消息,城中居民,也不过是耳闻之后,就拿来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便如云泽云温书与那半部《道经》之事,便如人族九大圣地之一的瑶光圣地陨落之事,便如大乘佛寺如今已经更名大乘圣地之事。

若在俗世回到人间之前,诸如此类消息,城中之人根本没有可能能够得知,最多也就掌管坐镇一方的太一道,勉强有机会能够有所耳闻罢了。

今非昔比。

故而城中才有凡人白日做梦,意图前往大乘圣地拜师求道,以望改命。

就连破庙里方才十二三岁的小和尚,都险些踏上北行之路。

所幸是终于想通了,也是被人说通了,方才终于放下远行求道之心,于深夜之时由自隔壁太一道出来,匆匆忙忙返回破庙,趁着子时之前,终于返回大雄宝殿,在众多棺椁之前,于释迦牟尼佛金身前上香叩拜,是奉行师父临终所言,早晚三炷香,早晚三叩首,不得有分毫疏忽。

小和尚眉清目秀,虔诚跪在蒲团上,双目紧闭,双手合十,紧张无比。

“弟子性空,险些误入歧途,北上追大乘圣地而去,罪过,罪过,所幸隔壁太一道师傅极力劝阻,方才未曾不可挽回。故而于今日晚,弟子性空险些误了上香时辰,还望上尊释迦牟尼佛,能够看在弟子迷途知返的份儿上,饶恕弟子此番。从此往后,日日早晚三炷香,日日早晚三叩首,弟子必不敢再有疏忽。”

言罢,自称性空的小和尚,便深深叩首在地。

随后直起身来,又重复念叨着同一番话。

直至隔壁太一道忽然传来子时钟声。

性空小和尚偷偷摸摸睁开一只眼睛,看向位居九品金莲台上的释迦摩尼佛金身像,遍体金漆都已经剥落大半,恰逢明月夜,月光穿透屋顶破漏之处,落在佛像金身上,明暗交错之间,便更添了几分诡异之相。

加之性空小和尚背后这上百棺椁。

实在是不怪城中凡人只敢绕道而行。

但性空小和尚却对此已经习以为常,毕竟俗世回到人间八九年时间以来,除却最开始的几年还有一位老师父陪着之外,之后的许多年,这位性空小和尚,都是独自一人守着这些师兄弟以及长老方丈住持等人的棺椁而眠。

都是自家师兄弟,又都是自家长辈,性空小和尚确实不怕。

便在瞧见面前这位释迦牟尼佛金身像没有异动之后,性空小和尚就立刻眉开眼笑了起来,起身之后深深一拜,旋即转身去到了最角落里的一张棺椁,径直躺入其中。

以棺为床,安然而眠。

俗世回到人间之时,这座本名寒隐寺的破败寺庙,就只有两人得以幸存,一位便是这以棺为床的性空小和尚,而另一位,则是寒隐寺中一位十分年迈的长辈。靠着隔壁太一道的接济,一老一小两人,方才没有被活活饿死,并且有了这几乎铺满一整座大雄宝殿的上百棺椁。寒隐寺老僧却毕竟年事已高,尤其经历诸多波折,便在俗世回到之间之后不消几年时间,就魂归西天极乐之地,由太一道帮忙,以小和尚为主,举办了葬礼。而依寒隐寺老僧生前所料,当时尚且年幼的性空小和尚,大抵也活不过几年,便这般做法虽然有些不妥,却在当时那位寒隐寺老僧而言,是认定了寒隐寺香火已经时日无多,便委托太一道,为小和尚也提前准备了一座棺椁,想要以此为墓,连同诸多尸骨还在的同门之人,一起埋葬此间。

却不想,性空小和尚靠着太一道的接济,一直安安稳稳活到了现在,并且混不介意以棺为床,哪怕大殿之中阴风阵阵,也依然睡得很是香甜。

次日。

小和尚起了个大早,独自盘坐在棺椁之中,做了早课。

随后又去太一道吃了早膳,之后便重新返回寒隐寺仅剩的半座大雄宝殿,清理打扫。只是时至此间,小和尚便不再独自一人,而是身边跟了一位小和尚从太一道里“拐来”的小小女冠,与性空小和尚年龄相仿,模样可人,尤其一双大眼睛,明、慧灵动,并且一笑便有两个好看的酒窝,身上穿着小小道袍,手里拿着一把扫帚,跟在小和尚身边一起清扫灰尘。

偶尔也会拿来抹布,擦一擦那上百棺椁上面的落灰。

瞧见性空小和尚脸上带汗,女冠小姑娘便忽然凑近过来,举起袖子为小和尚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吓得小和尚一阵手忙脚乱,跌跌撞撞后退出去,一个没站稳,就直接摔在了地上,满脸通红。

性空小和尚慌慌张张,双手合十连连念叨“阿弥陀佛”。

女冠小姑娘笑声清脆,古灵精怪学着小和尚的模样一起“阿弥陀佛”。

已经丢了匾额的寒隐寺,所在的这座矮山,其实在俗世回到人间之前,非但不矮,反而极高,只是世事难料,尽管对于俗世凡人而言有些匪夷所思,但俗世回到人间之后,这原本壁立千仞的高山,确实是忽然就变成了一座丘陵,并且是与隔壁的太一道以山麓所在之处相连,就在两者之间,形成了一道低谷。也好在两座山头都并非很高,相差不多,这大雄宝殿背后的观世音菩萨像,便就不曾被太一道完全遮挡。

只是寒隐寺如今已经落魄至此,就哪怕被完全遮挡,无论现在的性空小和尚,还是当初的寒隐寺老僧,也都无法多说什么,更无法多做什么。

临近正午之时。

山脚下,一大早便就已经重新上路的云泽三人,方才行至此间。

渡难神僧手中捧着那部真品《白泽图》,一路跟随在云泽身旁,一边赶路一边翻阅,堂而皇之。

其实在他人看来,此间也就只有云泽两人罢了。

障眼法下,除了云泽与穆红妆之外,其他人根本见不到渡难神僧的存在,甚至就连那位远远跟随在两人后方的皇朝圣人,因为有着修为境界的差距存在,就同样看不出来。

只是隐隐察觉到有些不对。

人生有五感,形声闻味触。但在此之外,亦有第六感,名作超感官知觉,寻常人尚且能够通过人之第六感,隐约察觉到诸如杀气、阴气、戾气之流的存在,更枉论修行中人,尤其一身杀气戾气极重之辈。而如这位皇朝圣人,一身杀气之重,不说云泽拍马难及,甚至就连陈子南,亦是这般,只是这位皇朝圣人对于自身杀气戾气的掌控极好,方才不曾泄露分毫,可若将之尽数放出,莫说常人,便哪怕云泽这般一身杀气戾气极重之辈,也会如临翻江倒海之势,甚至无需皇朝圣人亲自出手,只消眼神一动,稍有不慎,便会心神失守,当场魂飞魄散。

皇朝并非庞然大物,却可以比肩庞然大物,便是因为此人存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