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一树梨花半溪月 > 9 北境

9 北境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今日之事,你必要查个水落石出,给死者亲眷一个交代。你记住不光今日如此,以后都该如此,你身为父母官,就该把心思都用在如何造福百姓身上。”

县令头如捣蒜一般,连连称“是”。

九歌此时的气也消了,心满意足的走了,百姓心满意足的散了。

胡家的两姐妹望着风中单薄的身影,带泪的眼里透出十二分的钦佩,生在乱世,长在江湖,都说当官的都是一副龌龊嘴脸,而如今所见却大不相同。

五日后,终于到达北境边防。

一眼望去,硝烟弥漫,百里焦土,哀魂遍野,九歌有那么一恍惚的头晕目眩,毕竟这是她第一次亲临战场,正真的目睹惨烈。

白色的大帐中,定北候次子陈思明,一身绒装裹身,一张轮廓分明脸上,因常年的风吹雨淋略带了几分沧桑,却愈发显得他英武神勇。

他八岁习武,十四岁随父上阵杀敌,屡立军功,如今掌管北境十万大军,手握重兵,震慑北方突厥数年,是西楚北方一道坚硬的脊梁。

一月前,一直安静北方突厥,突然以多出数倍的兵力攻打,终因兵力悬殊,再加上北方民族本就骁勇善战,终于城防被破,连失六镇,被迫退止一处荒山,凭着地势勉强撑到现在。

“太子和军师可有良策?”陈思明摊开地图,望着眼前一位养尊处优的太子和女扮男装的柔弱军师,眼里带着一丝怀疑。

如此紧要关头,陛下不急着调兵来援,却派太子来此,多少有些恼火。他并不知国内发生内乱,此刻正阴着一张脸。

齐予恒本就是来做做样子的,对排兵布阵探究的并不太深,只得撑起一副肃然问九歌:“孟卿怎么看?”

九歌略一施礼,却不着急看地图:“殿下,陈将军,二位可曾想过,一直安分的突厥为何此次突然攻打西楚,并且几乎动用了整个突厥的所有的兵力?”

“自然是侵占国土,掠夺财富。”陈思明看一眼九歌:“难道他们还有别的目的,军师若有不同见解还请明说。”他带兵惯了,一向直爽。

九歌轻笑:“突厥虽以倾国之力来攻,但若上楚调集东境和南境边防的士卒,也是足以抵挡的,更有可能扭转战局,将对方逼入险境。突厥为什么要冒险一博呢?”

陈思明蹙眉:“陛下并未派来援兵。”

“那是因为,这根本就是一个圈套;上楚南有南昭,东有大梁,而南昭已然濒临灭国,但大梁却不同,他们兵强马壮;倘若我们调离东境士卒,不是正好给了大梁一个机会吗?”

“你是说突厥和大梁已经达成一致……”陈思明略一思忖,“若是如此,到时候大梁便可趁机攻破东境,而我方兵力又来不及支援,如此上楚必败。”

“好个大梁,竟如此狼子野心!”齐予恒狠拍桌案怒道。

九歌神色淡然,如同黑夜流长,深远的瞧不出尽头:“素闻突厥王志向高远,一生的夙愿便是逐鹿中原,只可惜事事并非如他所愿,如今他年事已高,想来也急切得很。”

陈思明脸上先是一沉,随即目光在地图上端详良久,伸出黝黑有力的手指着一处道:“此处的荒山名为凤尾山,满山树木茂盛,地势险要,虽易守难攻,这场仗究竟如何打?”

九歌浅浅一笑,陈思明这么问便是已经明了,此战需是一场持久战。

凤尾山树木葱茏,明月静静悬在清冷的夜空中,璀璨的星子如钻石般镶在漆黑的天幕上,一颗颗闪着耀眼的光芒,寒夜便有了几分生机。

转眼已清秋,山风刮过便是阵阵寒意。

月白色衣角在寒风中徐徐飞扬,单薄的身影像极了一朵正盛的梨花,月华铺开,染上仆仆风霜。

数月来,他们已是和突厥周旋不知多少个回合了。

战场杀伐,残酷无比,两军相逢不是你死便是我活,胜利了,你便踏着对方的堆堆白骨欢呼呐喊;失败了,对方就抹着你片片鲜血雀跃摇旗。

上楚壁垒依旧是军灯高挑,习斗声声。凤尾山的另一厢,篝火军灯,丝毫没有松懈。

明日一战后,九歌决定兵分三路,一路往西北,一路往东北,齐予恒陈思明率一路退至白水河南岸。

这样的月夜,该是家人团聚之时,而她,从那一日起,就成了一个人,对,一个人……她所依赖的,她能仰仗的,都变成了曾经。她绕过顶顶军帐,上一个小土坡,坐在一块青石之上,闭着眼深吸一口气,嘴角露出一抹凉凉的微笑。

她抚摸着手掌上暗红色的蜘蛛,笑意中流出一层暖意。

朦胧的夜色中,九歌身后的树丛中,闪现出几个黒影,忽明忽暗,悄无声息。

蓦然,一个手刀快速劈向她的后颈……

脑子一阵眩晕,陷入黑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