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苟在大明我被朱元璋偷听心声 > 第0022章 没有这么玩人的

第0022章 没有这么玩人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不会吧,老朱的思想如此超前?事业留人、待遇留人,双管齐下,妙啊!」

听到朱允熥内心的表扬,朱元璋内心高兴异常!

这个方法虽说是受朱允熥启发的,但毕竟是自己想出来的!

朱允炆没料到朱元璋变脸如此之快。

刚刚还在微笑,转眼之间就黑起了脸。

虽然没有直接批评,但是陛下的意见却相当于蒲扇大的巴掌,把他的脸啪啪打得生疼。

再看一下朱允熥,心情好受多了。

尽管自己提错了意见,总比只会附和他人、没有自己主见的人强吧?

谁人不犯错呢?

说不定,自己所提的意见,正是皇爷爷希望看到的。

没有自己错误的意见,怎么能引出皇爷爷英明的决策呢?

没有自己的主见,被别人所左右,这样的人,怎么能担当重任?

现在看,陛下能想出内阁这种制度,与朱允熥一点关系都没有。

陛下能赶走暴元、建立朝廷,岂能看不出一个人的素质高低?

他近期对朱允熥特别好,一方面是因为朱允熥的母亲死的早,另一方面可有就是做给自己看的。

就是看自己能不能沉得住气。

朱元璋间接否定了朱允炆的建议,大臣们都不敢提出反对意见了。

从皇帝的角度讲,陛下提出的这个内阁制度的确是合理的。

这个制度可以说是朝廷治理的一大创举!

所以,除了六部尚书和三品以上官员以外,其他的官员们都很赞成。

最终,这项制度得以通过。

朱元璋让六部先报上三至四人的名单,递上来由他定夺。

此事一毕,朱元璋就问起了户部尚书范敏:“你前日所奏事项,说是百姓不愿意用宝钞,只愿用通宝和银两,这是为何?”

范敏说道:“宝钞携带方便,但老百姓不习惯使用。宋朝时曾经发行过交子,因推广不力,百姓不习惯而最后消失。”

朱允炆见状,立马建议道:“皇爷爷,孙儿认为,要像宣传《大诰》一样大力推广宝钞和通宝,如果用银两交易,双方均要坐牢受刑。”

朱元璋微微点了点头,朱允炆的建议,真是说到心里去了。

印宝钞、制铜钱,有利于交易和收税。

而银两交易起来十分麻烦,因为银两没有统一的标准,交易之时都得用秤。

而宝钞、通宝都有明确的面值,老百姓应该是欢迎的。

之所以如此,不仅是宣传不力,更是处罚不够!

治理国家,不能一味讲什么仁政,必须用铁血手段。

只要是为国家好就问心无愧。

“嗯,允炆所提建议,的确在理。”朱元璋正要往下说呢,忽然脑海中传进了朱允熥的心声:「朱允炆的提议在理,理在哪里?老百姓的交易,各地每天都在发生,谁来监督是不是用银两了?」

「想要监督到位,得用多少人手?」

「如果让人们之间相互揭发,可能人们连活都不干了,只顾盯着别人了!」

「不搞大揭发,就必须用人手。但,财政负担得起吗?难道大明的国库很厚实吗?」

「宋真宗时代,每年财政收入是一亿六千万两白银,而大明永乐年间,每年国库收入是三千零七十八万两,只相当于宋朝的百分之十九。」

「朱允炆,你不了解国库,就敢胡咧咧?」

大明永乐年间?这是什么年代?

肯定是自己百年之后的年代了。

三孙居然记住这些数字!

他能够通晓未来,是千真万确的事!

再一想,朱允炆的建议,的确是不现实。

自己已经杀了好几万官员了,有些官员还是戴着刑具办公的。

根本没有多余的人员去监督这些琐事。

费时费力费人,还没有什么效果!

“允炆所提建议,的确在理。”朱元璋忽然语气一转:“然而却不合理。道理上说得通,实际上行不通。”

啊,朱允炆此时的感觉,就如同刚吃掉半个包子,才发现长满绿毛。

皇爷爷,你能不能把话一口气说完?

没有这么玩人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