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唐:我失忆废太子,要二次谋反 > 第三章 观音婢,朕又任性了

第三章 观音婢,朕又任性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夜至子时。

大明宫依旧灯火通明。

宣政殿。

年仅十五岁的李治埋头案牍,按着李二既定的国策,批阅各地奏疏。

踏踏……

当朝司徒长孙无忌及中书令褚遂良一脸急迫,从殿外走来。

“殿下,河东道突发水患,粮食绝收,臣建议优先处理。”

长孙无忌疾步上前呈送上一份奏疏。

“赵国公所言甚是,赈灾款建议殿下尽快命户部下发灾区。”

“此外,还需御史台派人监督款项,若发现贪污者斩立决!”

“灾区闹事者建议也一并斩立决,维护灾区安定。”

褚遂良则一口气道出了应对之策,一脸希冀的望着首座上的李治。

面对这种突发状况,李治毫无经验。

一时间犹豫不决,不知所措。

偌大的一个国家,他哪里有管理经验!

从小到大都是有两个哥哥和父皇为他正风挡雨。

他就像温室里的花朵,傻白甜一个。

平时连杀只鸡都不敢的主儿,现在你让他杀人?

这不是开玩笑呢?

他现在真是恨死那个胖子哥哥了,心里怨恨丛生:

你为什么要跟大哥争太子之位!

大哥平时多照顾我们啊!好好当个王爷不好吗?!

要不是你,我何至于此!

“卿等谏言,孤明日请示一下父皇定夺。”

褚遂良闻言,神色黯然,失望之色尽显。

单论监国理政的能力。

这储君跟废太子的差距,简直天差地别。

一句话总结:

守成尚可,进取不足。

而长孙无忌则眼中闪过一丝喜色。

自从长孙皇后病故之后,他一直担心地位不稳。

看着太宗皇帝精神状态一天不如一天,更是害怕不已。

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他,深知一代天子一朝臣的道理。

虽说三个外甥中,无论谁当上皇帝,他的权势都丝毫不受影响。

但偏偏自己妹夫中意的两个外甥,都对他爱答不理。

从感情上讲,谈不上有多深厚,只能说一般。

所以他当初坚持立李治为太子,只因为李治特别依赖自己这个舅舅。

“殿下,何为监国?”

李治一脸茫然的望着自己的舅舅,不明所以。

“监国不只是按照陛下既定之策处理文书。”

“计划外的事,要随机应变,灵活处理,情况紧急时,可有便宜之权,所以……”

长孙无忌一副人生导师的模样,给李治讲了该怎么监国。

褚遂良则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长孙无忌,心里暗道:

你很有勇气!

不愧是亲舅!

混迹官场多年的他,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

即便现在储君治国尚且稚嫩,但这种说教之词,还是少说微妙。

谁能保证雏鹰长大后,不记仇?

“舅舅……”

李治不确定的望着长孙无忌,眼神中透露着询问。

长孙无忌则点了点头。

呼……

李治深吸一口气。

颤抖着拿起毛笔。

在奏疏上写了一个朱红字:

可!

朱笔放下。

李治心脏蹦蹦乱跳,面色潮红。

心中惶恐不安的感觉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

一种掌控生死,一言而决的快意之感。

他彻底喜欢上了这种感觉!

一国所有,任由一人决!

他人生死,就在自己一念之间。

这就是权利吗?

妙!

这滋味太美妙了!

要说刚才他还不理解。

两个哥哥为什么争储君之位。

那么,此刻。

他彻底明白了!

同时,他窃喜万分。

自己捡了一个大便宜!

就在此时,一道鸭公嗓从殿外传来:

“陛下驾到!”

李治压住心绪,赶紧起身迎接。

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则躬身站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