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开局为诸葛亮延寿十二年 > 第109章 私兵

第109章 私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当初刘备为汉中王,留魏延镇守汉中,在各个围戍内留重兵以抵抗外敌,如果敌人来犯汉中,可以将敌人挡在关外,无法进入汉中,兴势之战,王平抵抗曹爽的进攻,就是用的这个方式。但是姜维认为,这个方法虽然符合《周易》“重门”的意思,可以抵御的住敌人,却无法获得大的战果。不如放敌军入阳平关,而蜀军退守汉、乐二城,重要关口都留重兵把守,再派出一支军队打游击,专门攻打敌军的薄弱环节。这样一来,可以拉长敌军的补给线,又无法就地得到粮草的补充,长久下去,敌军疲弊,退还的时候,诸城守兵与打游击的军队,一起趁机进攻,这样就能将敌军悉数歼灭。于是令汉中都督胡济守汉寿,监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又于西安、建威、武卫、石门、武城、建昌、临远都立围守,以备强敌。[24]

景耀六年(263年),钟会伐蜀,率领大军围住汉、乐二城,久攻不下。钟会无奈,写信给驻守在汉城的蒋琬之子蒋斌,劝其投降,但遭到拒绝。[25]而此时关口守将蒋舒献关投降,傅佥战死。钟会于是只留轻军围汉城,自率大军长驱直入。[26]姜维的军事布置因为朝廷用人不当而导致失败(蒋舒本为武兴督,因为在职期间没什么表现,所以被派往关口助关中都督傅佥守关[27])。

文学才能

《魏晋文学史》中说姜维在文学上有着独特的才能,在汉魏晋的文学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作品如《蒲元别传》等。[28]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立太子时,费祎与董允俱为太子舍人,迁庶子。

建兴元年(223年),刘禅继位后,以费祎为皇宫侍从。

建兴三年(225年),丞相诸葛亮征讨南中凯旋时,朝中众官数十里设道迎逢,这些官员的年龄、官位多在费祎之上,而诸葛亮却特请费祎同坐一车,于是众人对费祎莫不刮目相看。诸葛亮以刚从南归之由,命费祎为昭信校尉,出使东吴重申盟好。在招待宴上,孙权为人滑稽,向费祎嘲啁无方,而诸葛恪、羊茞等吴臣以才博果辩,也纷纷论难,辞锋不绝,而费祎以顺畅的言辞及笃信的义理,据理以作答辩,终不为所屈。《费祎别传》载道:孙权与众吴臣别酌好酒以灌费祎,视其已醉,然后问以国事,并论及当世之务,辞锋问难累重而至。费祎便辞以酒醉,退而撰想其所问之事,然后事事条答,最终并无所失误。[3]

费祎与诸葛亮

费祎与诸葛亮

孙权曾大醉问费祎道:“杨仪、魏延,皆为牧竖小人。二人虽常有鸣吠之益于时务,但既已任之,其势必不得为轻,若一朝无诸葛亮,二人必为祸乱矣。你们这样胡涂,不知防虑于此,如何为将来打算呢?”费祎愕然不能即答。其时襄阳人董恢以宣信中郎副费祎使吴,于是看着费祎说:“可速指杨仪、魏延之不协纯起于私忿而已,二人并无黥布、韩信等难御之心。如今正要扫除强贼,混一国内,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若果舍此不任,辄尔防其后患,那不就等于害怕风波而废其舟楫吗?这并非长计。”[4]孙权方才大笑而乐。[5]对于费祎使吴时的应对,《吴书》亦有相关记载:费祎使吴,于廷上受接见,东吴公卿待臣皆在坐。酒酣时,费祎与诸葛恪相对嘲难,言及吴、蜀。费祎问道:“蜀字云何?”诸葛恪便道:“有水者浊,无水者蜀。横目苟身,虫入其腹。”费祎复问:“吴字云何?”诸葛恪道:“无口者天,有口者吴,下临沧海,天子帝都。”[6]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