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科学家闯汉末 > 第一千两百九十七章 浮屠教

第一千两百九十七章 浮屠教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贫道家与将军家只隔一条河。”

马强点了点头,看来自己没有记错,这人就是老罗笔下那位救过关羽的高僧。

别奇怪为什么一个高僧自称贫道不自称贫僧,因为贫道本就是和尚、道士共用的,这个道,其实是乏圣道的意思,是一种自谦。

相反,僧其实是僧伽的简称,原意是一群依佛法的出家人所组织的一个宗教团体,因此一个人是无法自称僧的,就像不满三个人不能成立红色支部一样,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僧的本意已经被人渐渐淡忘,成为了佛教徒的代名词。

而做为一寺之长的普净依旧留着头发,那是因为在整个汉代以及曹魏前期,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思想,法律规定汉人不许剃度受戒的,只允许离俗为僧。

也就是说,在整个汉代乃至曹魏前期,没有一个汉人会剃光头出家,所有的汉族佛教徒清一色黑长直。

“你难道不知道拦我的车会很危险吗?你就不怕被军士当成刺客直接斩杀?”

“贫道问心无愧,为何要怕?”

得,和你辩论就是我错。

“普净,你求见我是为何事?”

“贫道希望大将军能支持贫道,废除汉人不得受戒令,以便弘扬佛法。”

“弘扬佛法?”

马强笑了一下。

这个时期的佛法和后世可是完全两回事。

浮屠教,也就是佛教,虽然在秦汉之时就开始在中土传播,但四百年大汉期间,无论是上层的世家皇族还是下层的百姓,都对这外来的和尚没啥兴趣。

这一来是因为自武帝独尊儒术后,大家都忙着学儒学,你佛法再精深,学了也不能当官啊,那有什么用?

二来则是佛教经典很多都还没传到汉土,也缺少优秀的译经者,因此难以吸引文人。

三来则是汉地本土就有道家以及衍生出来的道教,大家真的要拜神仙,也不需要找你这个外来的神仙啊。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则是此时的佛教还是小乘佛教,而不是大乘佛教。

在老吴的《西游记》中,唐三藏要去西天取的就是大乘教法。

乘就是马车的意思,小乘,是以自我完善与解脱为宗旨,求得是自我,其实这就是原始的佛教教义。

而大乘则是要普度众生,求的是大我,是后来的修改的教义。

其实小乘是带有贬义的,是后来的大乘佛教对其的贬低。

大乘佛教其实就是小乘佛教吸收了汉地本土的儒家、道家思想,进行了本土化改造,加上时值南北朝,天下混乱不堪,知识分子和百姓都对现实失望,开始寻找心灵上的慰藉,使得佛教大兴。

佛教兴盛后又让统治者希望利用佛教维持自己的统治,给予了沙门不少经济上的特权,反过头导致百姓为了利益加入沙门,进一步让佛教昌盛起来,但也无形中破坏了国家赋税根基。

当然,最后这样破坏国家赋税根基的行为也招来了国家政权的反击,比如著名的三武灭佛。

总而言之,后世那个让全国十六分之一的人口都投入空门,建筑了3万多寺庙,成为全国最大地主,逼的北魏太武帝拔刀的巨无霸此时还是幼童。

此时的汉地佛教,可以说是经典缺少,教法简陋,戒律全无,加上太平道、五斗米教等道教的兴起,律法的禁止,士族的歧视,佛教的发展可以说是举步维艰。

再加上马强吸收了大量黄巾余部以及甘始、左慈等人的原因,整个河北,道教发展的很是不错,未来道教进一步大兴也是可以预料到的事情,而道家的兴盛也必然会反过头压制住浮屠教。

难怪这普净会冒险来求见自己,希望自己开个口子好给佛教续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