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大明预备天子 > 第4章 兄长与天下

第4章 兄长与天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朱标年纪还小,但是已经能看出长大后绝不会差的样子了。

马秀英当然很好看。朱元璋也不差,他能娶马秀英本来就有点入赘的意思,怎么会真的长一个鞋拔子脸,古人觉得相貌奇伟的人有大出息不假,但也不至于到如此离谱的程度。

朱元璋就是正常水平的英武,高大英俊,气势不凡,行走间步伐有力——怎么帅怎么来的样子。

如果换上西装,大概就是霸道总裁的风格。

是那种你给咱滚出去、咱有个视频会议要开,让他们赶紧滚过来、叫大厨给咱弄点馒头的总裁。

沐英对朱家有着敲也敲不碎的滤镜,别说朱元璋真有一个鞋拔子脸,就算他有个屁股下巴,沐英也能面不改色地夸上几天几夜。

“那边有座高楼,我带你上去看看应天城。”沐英笑道:“城里已经大致修整好了,再过几天,我就带你到处转转,今天晚了些,就算了。”

“嗯。”

楼梯在脚下吱呀作响,看来有点年头,还积着灰,乱世中人们忙于奔波,这座高楼的主人恐怕也早已遭遇不测了。

朱标还小,腿短手短,沐英想到老朱同志的话,有心磨练他,所以让他一个人爬楼梯。出于个人的担忧,他又跟在后面护着,爬楼梯虽然过程有些费力,但总不会有什么危险。

楼梯也有护栏,朱标摸爬滚打着上来,摸了一手的灰。

最后一节楼梯上去,朱标站定,一扭头,就睁大了眼睛。

万山苍翠,远处的景色皆可收入眼底,天边布满红霞,归鸟在头顶盘旋,秦淮河如同玉带,城中处处雕梁画栋,飞阁流丹,金色的阳光从楼顶射下来,打在朱标脚边,一切正是气象万千。

沐英缓缓走到朱标左边,卸下甲胄后,朱标能看见的就是他收紧的黑色袖口。

风云变幻,大明正在乱世中崛起,虽然还未出现,但必将把大好河山握在手里。

这是朱家的天下。

朱标从未如此清晰得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也从没意识到山河的壮阔雄奇,现在,年轻又古老的应天城把自己的美丽呈现给了他。

沐英静静看着被景色震撼到的小孩子,有心说两句诗夸夸应天,却想不出来,暗叹一声自己没什么文化,只有摸了摸鼻子,轻声道:“哥明天早点来帅府接你,带你去燕雀湖钓鱼怎么样?”

朱标愣愣道:“嗯。”

“标儿是不是还没划过船?”

朱标回过神来,回答道:“没有。”

“我去找个渔船来,明天好好带你玩玩。”沐英对兄长这一身份适应良好,“还可以带点点心去吃,在湖边烤只鸡,也很不错的。”

这是野餐!

朱标已经开始很期待明天了,并决定今天回去就找母亲替自己多准备点糕点茶饼带过去。

两个人从楼上下来,沐英把朱标送回帅府院子,和马秀英好好叙了旧,请了安,满足地离开了,走之前还承诺绝不会忘记明天的约定。

朱标还沉浸在高楼的惊鸿一瞥里,恍恍惚惚吃了晚饭,就被李鲤带到了朱元璋的书房里去。

这样的重地,能不通报而进去的,大约也只有马秀英和朱标两人,李鲤转身走了,朱标就一个人往前去。

刚走到拐角处,他就借着灯光看到一个人影离开,身着青袍,看样子是个文人,背对着自己见不到脸,自己太矮,这里也不甚亮堂,估计他也没看到自己,急匆匆地走了。

应该是朱元璋的谋士。

朱标推开门,一束光照出来,洒在地面上。

朱元璋立刻抬头看去,见到是朱标,立刻变了脸露出笑来,道:“标儿来了。”

“爹,刚刚出去的是谁?”

“是百室。李善长。”朱元璋道,“帅府都事。”

那个就是李善长?能够在夜晚被召入帅府议事,看样子果然很受信任。

儿子来了,朱元璋也不做事了,放下毛笔,把灯吹了,一手抱起朱标,大步走向旁边的房间,一手开了门,才将人放在地上。

房间里总算不像厅里那样简单,有张桌子,上面堆了些纸,窗前摆着几盆绿植,床榻附近放着柜子,支着衣架,还挂着几副字画,唯一有点老朱同志审美的,就是那个架着剑的兵器架。

朱元璋转了几圈,拿起桌上的茶杯倒了水塞到朱标手里,道:“爹去打盆水,你自己坐会儿。”

朱元璋自己当然有上好的茶叶,但他给朱标倒的却是白水,因为小孩子喝茶不好。

你看他一面对沐英交代小孩子不能娇贵养,一面自己又小心翼翼,这大概就是为人父母的矛盾之处。

过了一会儿,朱元璋就端着一盆热水进来了,放下水盆,扒了朱标的外衣挂在架上,父子两个就到了床上,一个坐着泡脚,一个盖被子躺着。

“咱听下面的人说,你哥要带你去燕雀湖?”

“嗯。”

“别往水里走。”朱元璋有些担心,“多带点人。”

虽说朱标刚遇见黄皮子,但朱元璋心里清楚也不能就此哪都不让他去,世上的妖怪精鬼多了去了,若是故步自封,可怎么活。

他自己有偌大的野心,要创造一番伟业,心里也早就为朱标安排好了一切,既要锻炼他,也要让他能平平稳稳地成长。

小时候亲眼看着亲人饿死却无能为力的痛苦,朱元璋再也不想体验了。

“你出去的时候,爹请了一些道士和尚回来。都他妈的是狗屁,什么也瞧不出来,就算留了好些符贴在门上,咱看也都是扯淡。”

朱标认真听着,心里也很在意。

“刚刚百室来这里,爹就是问他这事的。”朱元璋把手放在朱标头上揉了几把,接着道:“咱当然没明说你的事,就告诉他想找几个高人。”

“可是爹你已经找了那么多和尚道士来试过了。”

朱元璋叹道:“高人哪能那么好找。大多数都是沽名钓誉之徒,三杆子打不出货来,用的都是歪门邪道,忽悠别人还行,忽悠咱,哼,早晚拉出去砍头。”

“咱是听说青田有个叫刘基的有真本事,懂风水,会观星,但是难请得很,原来为元朝廷做过事,不知道现在是怎么想的……还有几个文人听着也不错,那个叫宋濂的有文名,找过来教你念书最好。”

说到这里,朱元璋一个向日葵猛回头,盯着朱标道:“你可给咱好好学,听见没有?天下爹给你打,行兵布阵要学,但这个文啊诗啊,你也得明白。管天下要靠文人,咱不说能鼓捣出名篇,起码不能让他们弯弯道道讲的典故给骗了。”

这真是农家父子会谈的事了,别的富贵人家听了可能要羡慕死——爹给你打基业,你会管就成。

朱标刚要表一下好好学习的决心,被子就被朱元璋拉了一下,盖到脖子边,敷衍道:“明天出门,今天早点休息,快睡。”

小孩子大约只能被人催着做事的份,马秀英照顾得太细太温柔,老朱同志又带有□□独.裁的作风,朱标一天到晚,光是睡觉了。

幸好他从不失眠。

朱元璋卷起袖子,端起水盆,轻手轻脚出门倒了水,返回来擦了手,一口气吹出灭了灯,才静静躺下。

第二天一早,朱标吃过早饭,刚在院子里转了几圈,沐英就来了,隔着老远和他挥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