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小说 >穿成古文女主对照组 > 第147章 第147章

第147章 第147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莲嬷嬷给杨海燕简单的熟悉了一下因为午睡而弄乱的头发,然后两人去了将军府门口接人。

杨海燕:“洪叔,打开正门,待会儿有客人来。”

洪叔:“哎。”因为听到杨海燕说是客人来,洪叔也挺紧张的。

莲嬷嬷道:“这是还没到呢,县城门口距离咱们府上,便是马车也要一会儿,乡君可不要紧张。”

杨海燕笑道:“是有些紧张,我都许久没见爷爷奶奶,还有阿爹阿母他们了,方才士兵来报,可有说今日来的有哪些人?”

莲嬷嬷道:“老奴问了,士兵说具体也不知道来了哪些人,只说来了很多人,不仅来人多,马车上的东西也多。”

杨海燕一听,心里也没有底,不知道来的有哪些人,不过来的人越多,秦放应该是越高兴的。他是个孝顺的人,自己在外面过的好,心里便放心不下家里人,即便是每年给家里人送去了银子,他也知道家里人节省,舍不得用钱的。所以总想着让他们吃点好的,别委屈了自己。

可乡下人里的人都是节省惯了的,哪里舍得花钱。

杨海燕想着,老人家舍不得花钱,现在住到了云襄县,她拿着买了的肉菜送去,他们总是愿意吃的,因为他们更加舍不得看着这些菜坏掉。

莲嬷嬷突然道:“来了来了,乡君您看,那边有几两马车过来了。”

杨海燕也看见了,就算来人看不清,因为有些距离,可瞧着好几辆马车,定然是秦家人的。

果不其然,等他们近了,确实是秦家人,因为为首的是黄虎子骑着马,在他身后赶马车的是秦父。秦父三兄弟都会赶马车,秦家自然没有马车,但是秦家有地,所以租用过别人家的牛车和驴车,这赶马车和赶牛车赶驴车是一个道理的,所以秦父三兄弟都会赶马车。比起牛车驴车,跑的快的马车干起来,才是爷们更加喜欢的。

杨海燕不自觉的走出了门口,朝着外面走了几步。接着,她看见第一辆马车的帘子开了,有人从里面张望了出来,是她熟悉的秦母。

秦母是听见秦父的话,说看见了杨海燕,才出来看的,结果真的看见了儿媳妇,她紧张的大声道:“燕燕啊。”紧张之余,也激动和高兴,所以声音特别洪亮。可喊了之后,她又觉得自己犯错了,这县城里哪里能这样大声说话的,还不得被人笑死。顿时,秦母又觉得尴尬,想着自己给儿子儿媳妇丢脸了

岂料,杨海燕也大声的应道:“哎,阿母,你们总算是来了,这几天相公一直念叨着,都想的吃不下饭了。”让干饭人秦放吃不下饭,这是不可能的。

秦母一听儿媳妇热情的回应了自己,也松了一口气,儿媳妇没有嫌弃自己,她就放心了。再听到儿媳妇说儿子的事情,秦母眼眶一红,比起儿子想念爹娘,当爹娘的才是更加想念儿子。因为他们担心儿子在外发生意外,毕竟武将很危险。

马车到了将军府门口,秦父先跳下马车,然后扶着秦母下来。杨海燕来到马车旁,也伸出了手,同时朝着秦父叫了声:“阿爹。”又对秦母道,“阿母,您当心些。”

秦母其实对儿媳妇还是有些小心翼翼的,毕竟在她的心中,儿媳妇配儿子,就算她觉得儿子好,也觉得是儿子高攀了儿媳妇。人家说高门儿媳妇难相处,秦母不觉得杨海燕难相处,但是和高门儿媳妇相处,农门婆婆总是心里有压力的。不过现在,看到儿媳妇的热情,她心里也稍微放松了些。秦母道:“燕燕放心,我在家里都做惯了粗活,这没啥。”说着,自己跳了下来。

杨海燕不知道秦母心中的想法,但是她对秦母很有好感。自古婆媳问题是个极端,婆婆好的很好,婆婆坏的很坏。而秦母在杨海燕心中,大概你就是那种很好的婆婆。

杨海燕见状,还是扶住了她:“阿母,除了您和阿爹之外,还来了哪些人啊?爷爷奶奶他们来了吗?”

“来了来了……”秦奶奶的马车就在后面,听到了杨海燕的话,先大声道。她大声,是担心长孙媳妇没听见。

杨海燕见状,便朝着后面走:“奶奶来了,这一路辛苦了吧?”

秦奶奶笑道:“年纪大了,路上是辛苦了些,但是想到能看见你们,我就不辛苦了。”

杨海燕觉得这奶奶挺有意思的,说的话也好听。

等秦爷爷和秦奶奶下了马车,其他马车上的人也都下了。大房和三房全来了,二房只有秦二叔和牛蛋。牛蛋最是活泼,先交到:“大嫂。”

对于活泼可爱,且又有分寸的孩子,杨海燕也是喜欢的,一个孤独惯了的人,有时候又很想有个热闹的家,可有时候,又怕麻烦。“才一年不见,牛蛋都长高了。”

牛蛋接了句:“我每天都吃一个鸡蛋呢。”分了家,二房自己也养了鸡,还有秦二丫会简单的女红,所以秦二婶偶尔也会买肉,给家里人补补。

杨海燕道:“那从今天开始,每天给你吃两个鸡蛋,让你长得更高一点。”

牛蛋眼睛一亮:“真的吗?我可喜欢吃鸡蛋了。”

杨海燕道:“自然是真的。”打趣了牛蛋一会儿,她又问亲二叔,“二叔,二婶和二丫怎么没来?”

秦二叔憨厚道:“她……”

秦奶奶道:“燕燕,这事儿咱们进去再说。”

杨海燕一听,难道秦二婶作妖出事了?她便也没问了,又问候了秦三叔一家:“三叔、三婶、三丫,三丫来了正好,可以和思芽做个伴了。对了,思芽就是四丫,我顺着四丫的排行,给她取了个正式的名字,叫思芽。思念的思,发芽的芽。”

秦守业道:“去年年底思芽捎来的信里,可吹嘘自己的名字了,是大嫂给她的名儿取的太好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