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小说 >鬼墓迷灯 > 第23章 黄肠题凑

第23章 黄肠题凑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小心粽子!”

二胖跳了起来,手中的折叠铲狠狠往墓道边砸去。

只听当啷一声,火花四溅,折叠铲掉在地上。

“什么粽子,这么厉害,简直是刀枪不入。”

我心中一紧,挥舞折叠铲,掏出鸡血枪冲了过去。

再一看,忍不住要骂了起来。

那有什么粽子?墙壁上雕刻着一个身穿盔甲的楼兰大将,手持一柄大枪,举枪就刺。

由于墓道光线昏暗,雕刻的栩栩如生,再加上二胖神经紧张,这才闹了虚惊一场。

二胖也发现了,皮糙肉厚的脸也有些发红,喃喃说道,“他妹妹的,这到底是谁刻的,这是要玩死胖爷的节奏。”

众人实在忍不住,大笑起来。

气氛也活跃了很多。

众人接着往前探路。

大概走了半个小时,都有些烦躁的时候,前面终于又出现了一道门。

只是这门是紧锁的,但是却是个木门。

“怎么会有木门,难道这楼兰女王不怕被盗墓么?”

二胖十分不解。

不光二胖不解,我们也都有些不清楚,一般墓室的门,都是巨石锁住,里面还有自来石封住,从外面极难打开。

可这里,却出现了一道木门,实在有些古怪。

我和姜若水拿着手电,仔细观察了一番,没有发现什么奇异的地方,也没有什么机关。

二胖说我来,拿出伞兵刀,配合折叠铲,很快把这木门弄开。

大家鱼贯而出,出人意外的是,里面的墓道,包裹四周的墓墙,全都是木头做的。

我用手电照了照,显现出一种黄黑的颜色。

右拐了几个弯,终于来到了宽敞的主墓室。

主墓室足有一个篮球场那么大,由一根根淡黄色的木头垒成,高大威严,都是层层平铺、叠垒,木头的一端全部朝着中心棺椁的方向。

“黄肠题凑!”

姜若水惊呆了,口中喃喃说道。

“什么黄肠?”

我有些不解的说道。

“这是汉墓的风格,黄肠题凑,看来这楼兰国王,深受汉代墓葬风俗的影响。”

姜若水的语气有些颤抖,显然很紧张。

“汉墓?”

二胖原本的小眼睛,立刻瞪得溜圆,“汉墓墓葬最为丰厚,定然有很多明器,哈哈,这绝对是要发的节奏。”

对于汉墓,《搬山九秘》上提到过,汉代有厚葬之风,陪葬品或者说明器,在历朝历代都是数一数二的,许多墓主车马、金银珠玉佩饰、丝织衣物、铜漆器皿、食品、钱币,陶器等葬入墓中。

诸侯王的就已经是非常奢侈,如马王堆汉墓,至于汉武大帝的茂陵,珍稀宝物更是无数,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

《中国史简编》载:“公元25年9月,赤眉军分为十三营,共三十万人,击败更始军,入长安后,因粮草、经费匮乏而大肆掳掠,他们出城整整用了两三个月时间,打开了茂陵羡门,成千上万起义军,搬去陵内陪葬品,几乎搬了几十天,但陵中之物仍未减半。”

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进入长安,再次盗掘茂陵,大量金银玉器散落各地。”

之间董卓,吕布也曾盗过茂陵,可惜汉武大帝一生文治武功,死后陵寝却多受到打扰,不能不说太令人愤慨,所幸现在已经被国家保护起来。

可问题又来了,偏远的西域楼兰国,就算受汉代一些影响,怎么会几乎照搬汉墓的黄肠题凑?

“这黄肠题凑,我听到过一些,还是不太明白。”

我看了看姜若水,说道。

“汉代厚葬之风盛行,这与汉代流行的儒家孝道、阴阳五行、谶纬迷信、神仙方术以及道教等意识形态观念有关。”

姜若水点了点头,说道,“黄肠题凑,是帝王一级使用的椁室,等级最高。简单说,就是椁室为四周用柏木堆成的框型结构。

所谓“黄肠”,即黄心的柏木,就是去皮后的柏木,即堆垒椁室所用的柏木枋木心色黄,强调的是材料和颜色。

题,头也。凑,以头向内,所以为固。“题凑”强调的是木头摆放的形式和结构,也就是木头的端头向内排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