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宋登仕郎 > 第四章 禁宫布局

第四章 禁宫布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

难道有谁不懂事的给皇兄提出当年兄终弟及往事?

这是不是自己作死么?我擦!

想到此处,赵廷美诚惶诚恐跪下:“皇兄春秋正盛,恳请皇兄保重龙体。”说罢不再言语,连连叩头,脑袋在青砖地面咚咚作响!

“起来吧”赵匡胤终是不忍心吓这个没有参与的四弟。“起身说话!”

“今日查的有宵小勾连宗室,想刺杀朕。四弟以为宗室何人会参与?”赵匡胤虽然语气平静,但是也难以掩盖里面的滔天怒火。

“回皇兄,臣弟不敢妄自揣测,但是,皇兄让臣弟做京兆尹,便是将开封安危,宗室安危交到了臣弟手里,臣弟必不敢负皇兄所托。”赵廷美搞不清楚情况,但是回答得滴水不漏。

“如此甚好,如果四弟助我平定此事,朕将向宗庙求告,封四弟为亲王,子孙后世,世袭罔替。并颁下丹书铁券,四弟子孙,除了谋逆造反,其余罪行全数得以赦免。”

“臣弟无功不受禄,请皇兄收回成命!”赵廷美依然是滴水不漏的回答道。

“君无戏言,不过,如果京兆尹在谋刺案中有任何瓜葛,好叫四弟知道,朕的皇城司,也不是空有虚名。”语气虽然淡淡的,但是,话里面彻骨的寒意,让赵廷美再一次认识到面前这个男人,拼出大宋天下的豪气和杀伐手段。

“在逼着我做表态了!”赵廷美不禁腹诽起来,没办法,形势比人强。

皇帝用的就是阳谋,要么追随皇帝,平定内乱;要么参与刺杀,但是在皇城司的报复之下,自己府上,估计没人可以逃出生天。

赵廷美整整衣冠,以大朝的礼仪三跪九叩后,:“臣弟赵廷美,必将誓死追随皇兄,护佑我朝太平,如违背誓言,不得善终,死后不入宗庙。”

赵匡胤认认真真看着自己四弟行大礼和赌咒发誓。等他说完,赵匡胤上前扶起赵廷美。

两兄弟站定后,赵匡胤继续下达命令:

“京兆尹近期以立秋天旱防火为名,加强巡逻,整肃开封治安。”赵匡胤声音平稳,听不出一点情绪。

“臣赵廷美遵旨。”京兆尹倒退着离开文德殿,殿外秋高气爽,但君臣心里,山雨欲来。

当天晚上,禁军殿前都指挥使,收到了皇城司直接传给他的秘密口谕,杨信不敢怠慢,深夜入宫。

福宁殿是皇帝的寝宫。

寝宫正中,是一张宽大的龙床、四根盘龙柱纹饰精美,冲天而起,从地面直接接到了房顶的祥云藻井,藻井正中一个五爪金龙,手抓日月,仿佛要破空飞去。

盘龙柱之间挂着深深浅浅颜色的几层蜀绣帐幔。龙床前,是一个书桌,上面堆了一些书,笔墨纸砚一应俱全。

再往前是一个长几,偶尔赵匡胤会叫上二弟四弟,饮酒长谈。

龙床的背后,摆一座楠木镂空花的八开扇屏风,再往后,两座神龛,一座是供奉的释迦摩尼坐像;另一座是赵匡胤生母昭宪太后的神主牌位。神龛都不大,但是香炉中的灰,显示着两座神龛都有人时时祭拜。

此时的福宁殿,宋皇后在两个婢子的陪同下,静静的焚香礼佛,祭拜两座神龛。

宋皇后十七岁就嫁给了赵匡胤,是赵匡胤的第三个皇后。

第一位贺皇后在太祖登基之前就已经去世,开国后被追为皇后;

相传在太祖登基之前还有一位太祖的红颜知己,但是后来潜心礼佛,太祖登基后更是避开了皇城司的寻找,不知所踪;

第二位王皇后22岁就去世了,但是因为太祖红颜知己之事,王皇后也在宫中礼佛吃斋,深得太祖喜爱。

所以宋皇后虽然年轻,也有样学样,平日在宫中与人和善,吃斋念佛,处事更是公允平和,宫中内侍,宫女都十分敬重。

婢子看了看天色,低声道:“娘娘,夜深了,娘娘安歇了吧。”

宋皇后面色和气,看了看殿外,轻轻对婢子说:“也罢,官家今日政务繁忙,也许就在文德垂拱殿歇息了,本宫也歇息了。”

但是,此时的赵匡胤,正在皇宫后苑,一座假山旁边,身侧一人,正是禁军殿前指挥使,杨信。

【作者题外话】:赵匡胤三位皇后是可以见于正史的,红颜知己是为了小说需要杜撰的民间演义故事的桥段,不过也说不好,宋太祖还宠信过后蜀花蕊夫人,所以真真假假了,嘿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