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讨逆 > 第1186章 开国帝王的雄姿

第1186章 开国帝王的雄姿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赵赟很忙。

  所谓大典,必然是国家或是国君方能用的词汇。

  陈国中期,赵氏祭祖时,帝王会令人送来祭品,也算是对赵子他老人家的一种尊重。

  这个尊重,是尊重赵子身后的无数读书人。

  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陈国开始,赵子的学问便开始流行于世,成为显学。各地学校教授的一半是赵子的学问,科举考试的内容中也有不少是赵子的学问……这里面分解开来,便是尊重一个阶层。

  到了陈国末年,帝王昏聩,喜欢四处撒头衔,听闻赵氏祭祖,大手一挥,“叫做大典好了。”

  赵氏狂喜,对帝王的忠心值瞬间飚升……恨不能这位帝王能千秋万代。

  可惜陈国的国势却一落千丈,没多久就灭了。

  有方外人说,大典乃帝王和国家专用,用于个人,这便是把气运分了出去。

  这种说法自然被赵氏嗤之以鼻。

  但,从此赵氏的当家人最喜欢琢磨一件事儿……

  “气运之说,果真有吗?”

  赵赟在书房里看礼单。

  赵氏见惯了大场面,看礼单只是一种姿态。

  吕远说道:“阿郎想想杨玄,一个无知小子,十五岁前还在元州那个乡下地方,活的就如同是一头豕。如今却成了能操纵天下风云的大人物。元州人何其多也,为何就他出头?这便是气运啊!”

  赵赟点头,“当初陈国帝王给了赵氏尊重,以大典为名祭祖,我赵氏上下是感激的。可惜……”

  吕远说道:“那位帝王尸骨早寒。”

  “那便让大典名副其实!”赵赟深吸一口气,“盯着,看杨玄何时到。”

  “是。”

  有人送来了书信。

  这是某位名士的来信,说自己有急事无法亲至,就派了侄儿来……

  这等信每年赵赟都会接到十余份,但今日这一份却有些不同。

  这位名士在信中随口发了牢骚。

  ——越王入主东宫的呼声高涨,岂有重臣外孙为帝之理?后患无穷!

  赵赟微笑着,“是啊!老夫也是这般认为的。”

  此刻的赵赟,恨不能大唐到处都是窟窿,如此,当他成功时,便能在北地称王。

  长安自顾不暇最好。

  “阿郎!”

  一个仆役来禀告,“秦国公到了鲁县。”

  “哦!”赵赟起身,“他在何处?老夫去迎一迎。”

  “秦国公便衣进城,去了贾全举办的宴会,和观州名士陈震走了。”

  “便衣?”赵赟眯着眼,“他带了多少人?”

  “五人。”

  “可有宁雅韵?”

  “并无。”

  仆役发现赵赟在发呆。

  他赶紧告退。

  出门后,就听身后幽幽的道:“可惜了。”

  杨玄来了。

  这个消息令鲁县官吏们心中一震。

  县令詹伟赶紧去拜见。

  “国公就在这里面。”

  一个小吏指着酒楼说道。

  “老夫去看看。”詹伟上楼,发现楼梯口有两个大汉盯着。

  “老夫詹伟,求见国公。”詹伟不敢怠慢。

  一个男子说道:“可是有公事?”

  詹伟说道:“并无。”

  “等着。”

  男子去叩门。

  “进来!”

  听到这个年轻的声音,詹伟心中一跳,赶紧站好。

  “国公,鲁县县令詹伟来了。”

  “让他来。”

  男子回身,詹伟走到门外,见杨玄和一个中年男子在房间里喝酒。

  “詹伟,见过国公。”

  詹伟行礼。

  杨玄看了他一眼,“近几日天下名士云集鲁县,你责任不小。”

  “是!”

  “要提防宵小作乱!”

  “是!”

  “去吧!”

  “下官告退!”

  整个过程就几句话。

  但詹伟却颇为欢喜,出去后说道:“都打起精神来,把城中那些恶少尽数抓进牢中去,且等大典结束后再放出来。”

  杨玄随口一句话,便令鲁县上下震动。

  这便是上位者的威权。

  “陈先生此次游历北疆,可有所得?”

  杨玄问道。

  这是考核之意。

  陈震说道:“老夫久在观州,偶尔出游也多在繁华所在。近十年,老夫发现各地多了流民,并与日俱增。老夫迷惑不解,后来走的地方多了,才发现一事。”

  杨玄微笑着。

  他需要买根马骨头,给天下人才看看。

  “越是流民多的地方,豪强就越奢靡,越有钱。官吏就越骄矜,越横行……”

  这话,中肯!

  且一针见血。

  陈震继续说道:“老夫也曾与为官的友人提及此事,可友人却推说天下皆如此。老夫不信,与其割席断交。可随后老夫去了不少地方,皆发现此等情况。”

  陈震苦笑,“老夫迷惑了。老夫在想,这究竟是为何。老夫想到了吏治,是了,吏治一乱,天下便乱。可老夫发现不对,吏治乱了,可长安在作甚?”

  他喝了一口酒水,“老夫去了一趟长安,待了半个月。老夫看到了什么……帝王夺了儿媳,整日在宫中享乐。朝中杨松成等人结党横行,帝王却不闻不问。老夫后来知晓,这是制衡,也是交易。当帝王把天下当做是交易的货物时,这个天下不乱,才特娘的怪!”

  杨玄举杯,“陈先生看我北疆如何?”

  “老夫来之前以为北疆是个苦寒之地,必然荒凉。可此次游历却让老夫刮目相看。”陈震放下酒杯,抚须道:“老夫去了太平,去了临安,说实话,这等商贸重镇,大唐也不多见。特别是太平。”

  太平是北疆的工业中心,商业中心……杨玄一手打造出来的样板。

  “老夫看到了广袤的田地,关键是,那些田地都是百姓的。”

  “老夫看到了那些规规矩矩的豪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