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讨逆 > 第1065章 向北

第1065章 向北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陈花鼓的名声曲线是一个爬坡形状。

  太平、陈州、北疆……

  你去太平提及陈花鼓这个名儿,那些老太平人多半会不屑的道:“不就是那个被恶少们拎着刀子逼迫着杀人的医者吗?”

  你没看错,在老太平人的眼中,陈花鼓就是个杀人医者。

  他最大的客户是恶少,也就是黑帮分子。太平穷,为了争夺地盘,争夺保护费,恶少们使尽了各种手段——大规模斗殴,打闷棍,凶杀……

  陈花鼓的小诊所每每在事后躺满了伤者。

  银针在舌头上舔一下,然后扎下去……刚开始双手颤抖,后来麻木,运针如飞。

  处置伤口更是简单,上药,包扎,你和老夫说什么死亡率高达六七成,娘的,不都是这样吗?

  进了陈花鼓的小医馆,一半人就回不来了。

  所以,才叫他‘杀人名医’

  后来拜师杨玄,学到了另一个世界的医学手段,陈花鼓就真正的往名医的道上一发不可收拾了。

  在陈州,陈花鼓名声鹊起。

  在桃县,他背着药箱子,带着几个弟子进出国公府的身影,令多少同行羡慕不已。

  后来大军出征,陈花鼓就带着弟子们随军效力。

  军中处置伤患要求的是快准。

  一旦开战,伤患几乎是每一瞬都有,你若是处置慢些,顷刻间地上就能躺满人。

  陈花鼓的医术就在这个时候得到了千锤百炼。

  快!

  一眼就能看出伤患的情况。

  准!

  瞬息就能判断出该如何处置。

  接着就是出手如风。

  所以,他处置吴云的伤势时,那速度快的令几个同行目瞪口呆。

  你特么这是在草菅人命啊!

  但没想到就是这么几下子,老吴,醒来了。

  这样的医者,称一声名医,过分吗?

  绝对不过分。

  问一声师承,这是套近乎,也是想琢磨这位名医的来历和流派。

  可陈花鼓一开口便是秦国公。

  “秦国公?”

  老医者的眼泡瞬间好像大了许多。

  “国公!”

  吴云已经清醒了,看到杨玄后,恍然道:“下官还以为自己到了阴曹地府。”

  “我在,阎王爷不收你!”

  杨玄拍拍他的肩膀,“好生养着,后续的,我来!”

  杨玄出了值房,曾光跟在身后。

  “刺客呢?”

  这话中带着不满之意。

  曾光脊背发热,心中不安之极,“事发后,下官就令斥候追击,追到城外三十余里后,就再无刺客的踪迹。”

  赫连燕说道:“刺客应当不熟悉桑州地形,能远遁,我以为是有人接应。”

  “你来主持此事!”

  这是专业问题,杨玄交给专业的人来办。

  “国公,吴勤在里面。”捷隆直至侧面值房。

  从刺杀发生后,吴勤就一直留在州廨中,吃喝拉撒都在值房里,半步不得出来。曾光说了,但凡在外面看到他,杀之有功。这杀气腾腾的话把长安豪强吴勤给吓尿了,连门边都不敢靠近。

  肖览更狠,说不行就把值房的门窗都用木板钉上,封死。每日给些食物和饮水了事。

  肖览知晓,若是吴勤跑了,秦国公来后,第一件事儿就是弄死自己。

  杨玄推开门。

  屋里,吴勤伸手挡在眼前,眯着眼,努力看着门外的杨玄。

  “吴勤?”

  “您是……”

  “杨玄!”

  吴勤一惊,起身行礼,“见过国公。”

  杨玄走了进来。“吴氏是想向宫中献媚吗?”

  吴勤心中惶然,“老夫发誓,刺杀之事吴氏绝不知情……”

  “嗯!”

  “老夫猜测,多半是四郎所为。”

  “那位四郎和宫中可有联系?”

  “不知。”

  吴勤低着头,心跳如雷。

  不知过了多久,听到脚步声远去,这才敢抬起头来。

  杨玄早已走了,赫连燕走进来。

  “听闻,吴氏在长安的日子并不好过?”

  赫连燕问道。

  “锦衣卫指挥使赫连燕?”吴勤问道。

  赫连燕点头。

  长安上层传言,杨玄身边有个狐媚的令人一见就心热的女人。这个女人乃是北辽皇族,后来不知为何跟了杨玄,竟然被委以重任,执掌密谍锦衣卫。

  传闻,这个女人心狠手辣,能笑着杀人。

  敢杀人的人多了去,但笑着杀人的,却罕见。

  这样的人,才令人惧怕。

  “是。”吴勤不敢尝试自己扛刑的能力。

  “此次吴氏算是得手了。”赫连燕说道:“宫中那位虽说薄恩寡义,可在这等事上却赏罚分明。吴氏,想来算是攀上了高枝。”

  这话听着不对啊!

  怎么像是要报复。

  若是锦衣卫全力发动报复吴氏,哪怕是在长安,除非宫中派出大量好手看护,否则迟早会玩完。

  可刺杀之事确实是给北疆,给杨玄的脸上抽了一巴掌。

  若是不能抓获刺客,杨玄收桑州就成了个负面资产。

  看!

  什么主动投靠,吴氏的人都看不下去了。

  自发啊!

  记住,吴氏是自发刺杀自己人。

  只为了大义!

  吴勤额头浸出了汗水,说道:“老夫发誓不知情。”

  “你的兄嫂呢?”赫连燕冷笑,“总有人把自己人当做是踏脚石,可虎毒不食子呢!”

  吴勤仔细想想,“兄嫂,应当不知情。”

  “应当?”

  “是。”

  “你想死想活?”

  赫连燕的问话压根就找不到规律,给了吴勤巨大的心理压力。

  他不敢迟疑,“自然想活。”

  “可你对国公有何用?”

  外面走进来捷隆,他按着刀柄,“城外正好缺个杆子。”

  “竖杆子……”

  长安权贵为何反感杨玄?

  固然有嫉妒乡下小子逆袭,和自己肩并肩,甚至比自己还出色的的缘故。也有彼此之间立场相对的缘故。

  但更多是一种不适应。

  大唐立国多年,权贵们早已形成了一整套行事规则,也就是潜规则。

  这套潜规则的根本是阶级森严,按照等级利益均沾,对外的表现形式是矜持和高贵。

  一言一行,无不如此。

  否则,怎么能彰显出人上人的优越感?

  可突然冒出来一个乡下小子,杀人的手段犀利的令人害怕,极度不自在。

  筑京观!

  用敌人的人头或是尸骸堆积成山,这事儿谁做过?

  太特么残忍了。

  让养尊处优多年的权贵们很是不满。

  而竖杆子更是令他们夹紧双腿,菊花一凉。

  只是想想就跪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