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 > 第110章 与风同行31

第110章 与风同行31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果然,后面几天的工作并不轻松,或许是因为她的名声和各种真假难辨的传言,把谢雁要么塑造成了一个神,要么塑造成了一个靠山很大的富二代,她出现的时候,总是能吸引其他人偷偷观察的目光。

谢雁还开玩笑,和郑晴说,自己走在公司像是一个珍稀动物。

但更戏剧性的是,在同事和其他人了解她之前,谢雁又被“借走”了。

张沉实在是扛不住那些打电话的,带他回顾当年老同学情谊的,软硬并施,声泪俱下的请求。

这些来要人的,都是周廊和他的好友,以前就听周廊教授说过他这个学生,后来看了谢雁的很多论文和成就,更是对她好奇极了。

京沪线的高速铁路线在技术论证的后期,请来了好几个桥梁专家,其中有一个是桥梁界的泰斗,他看了谢雁写的报告和资料,感叹了好几天,又想起来,当年在锦城交大的京沪线辩论会上见到过这个小姑娘。

“当时我就说她是学桥梁的料子!”

人被抢回去搞动车了,奥运会在即,他们必须要在召开之前解决动车组的问题,老专家知道人是要不回来,但却一直有遗憾在心里。

后来京沪线的一些特大铁路桥遇到问题的时候,老专家就推荐了谢雁,谢雁正好新工作并不忙碌(没有接触核心也没事干),顺便帮忙解决一些技术问题。

这一下名声更藏不住了。

华国的世界性超级动车招标活动是结束了,但光有车不行,秦沈线一条线根本不够,上百列的的动车下线后在哪里跑?

答案很快就出来了——

谢雁打包行李去了北边,负责解决冻土问题。

这条连接两个省最重要的两个城市,哈城和连城的南北走向高速铁路线路,是华国东北的铁路主干线。

同时,它也是世界首条穿越高寒季节性冻土的高速铁路。

这条铁路在去年开始开工建设,要在三年内完成铺轨,现在已经过去一年,谢雁一去,就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还有一些当初一起坐高原冻土实验的老熟人,陈珏等人。

除了哈大线,还有等待了数十年,终于开工建设的京沪线高速铁路,京广线也正是开工。

高原冻土的问题很快解决,铁轨也一根根铺展开来,第二年谢雁又去了兰新线的工程队,她走之前,陈珏给她送行。

几个人就找了家餐馆,吃的也很普通,天气很冷,外面的灯光亮着。

三个人都没劝谢雁喝酒,但王小倔还是敬了她一杯,“当年在天山上,如果不是你,我早就没命了。”

方泽笑他,“这么多年,他还是这个样子,不过我们之前说有空聚一聚,谁知道你一直那么忙,当时我们离开青藏的时候,特别可惜,你不在。”

谢雁说,“那你们和我说说。”

“咱们也不是修铁路的,说实话,但这几年,说来也是有缘分。”陈珏说,“总是和铁路工程队打交道。”

“当年的千里青藏一根轨,青藏铁路换了轨道之后,千里的钢铁长龙多壮观啊,他们说这每一里的铁路,都离不开我们的贡献,其实我们做的是最少的,最辛苦还是工人。”

谢雁摇头,“当年王小倔出事,不就是为了冻土实验在天上上测温吗,每一个人都值得尊敬。”

“我以为你回去之后,会找个稳定的工作好好休息,”

陈珏吃了一口菜,停了下来,“没想到还能再在工程队这儿和你碰到,有一件事我不得不说,当年你还没来试验站的时候,我第一念头是治你,让你吃点苦头。”

谢雁点头,“这我知道。”

陈珏:“?你知道?”

他回头看其他人,“小王,你说的?”

王小倔猛地摇头,“和我可没关系啊。”

“但是你不是没治我吗?”

谢雁是看出来的,但她也能理解陈珏当时的心情,“后面我那漏风的宿舍,还是你帮忙补好的。”

陈珏尴尬一笑,原来谢雁都看出来了。

“当时是我以貌取人不对,”

陈珏自罚了一杯,“任何事情,任何人,都不能只看表象,我们是做实验的,原本就应该明白这个道理,不应该带着偏见和个人想法去做事,这样是得不到正确的数据你的。”

不愧是搞科研的,说话都是这个画风,不过谢雁早就习惯了。

陈珏说,“京广线两千多公里,兰新线也有一千多公里,等修好了,上百列动车下线,我真不敢想象是什么样的景象,现在华国的高速铁路是飞一般的在发展,我陈珏在这儿,也祝你以后的前途也越来越好!”

“来来来,”是方泽的声音,“吃菜,不然凉了。”

他们说的没错,原本修一条京沪线,就争论了二十多年,最后差点夭折,现在短短几年,三百到三百五十时速速度级的高速铁路,在华国的各地开工铺轨,数百列闪电般的动车严阵以待。

这是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她甚至不用担心最后一个五年寿命包能不能按时攒够币买下,按照这样的速度来看,在未来几年,这几条世界性的高速铁路绝对能顺利竣工,华国的铁路,高速铁路营业里程也会突飞猛进。

即便是现在,所有的人都看好这个行业,无数媒体报纸,新闻电视都在报道华国高铁,作为一项刚开始发展就朝着世界顶尖水平冲去的产业,高铁成了华国的一项崛起行业和名片标签。

哈大线就不说了。

在京沪高速铁路路基全部施工完成的人同年,兰新线也开始正式开工建设,这将是要大陆桥铁路的核心工程,也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通车最长的高速铁路。

而比兰新线更长的是两千多公里,贯穿华国南北的京广线高速铁路,这条客运专线,同样是世界上最长的高速铁路。

随着每一条高速铁路的开工和竣工,每一列动车组的开通——“高铁,和谐号”,这五个词越来越被更多的人知晓,并且被赋予了更多的鲜花和荣誉。

超快的速度,华国东南的一小时,三小时经济圈,眨眼间就可以来回千里,高铁无疑带动了无数城市的发展,促进了华国东南和东北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

而且,历来以亏损著称,以烧钱为日常的高铁,在这一年,竟在京沪线上实现了盈利!

并且,这种盈利即将持续数年!

华国用事实证明了,高速铁路,也可以盈利,而不是一味的烧钱去带动周边经济。

数千公里高速铁路的修建,无数新动车组的下线和开通,华国高铁的发展,进行的如梦一般。

直到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的那一个月。

美梦,变成了噩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