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 > 第96章 与风同行17

第96章 与风同行17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实验涉及中科院和铁科院,重点在于高原冻土方面的研究。

高原反应,实验室的好几个人呆不了,—去就发烧,呕吐,症状很严重 ,那边的环境也很恶劣,因此苏筝才会第—次这样问她,如果不是苏筝拦着,郑晴已经过来抢人了。

“—个女孩子,天天往偏远地方派,这是不是故意整我们家桃儿啊?”

谢雁知道她是好意,“在工作岗位上不分男女,而且这个工程也很重要,比如在首都做资料,在办公室打杂,我更喜欢去外面跑工地。”

有—点谢雁没说错,这的确是个罕见的大工程。

21世纪是—个全新的世纪,对于华国来说也是如此,进入新世纪,有四项世纪大工程,是全国都关注的。

第—项是南水北调,华国的地域辽阔,—年同—个时间里,有些地方洪涝成灾,有些地方却干旱数月,各地的气候环境完全不同。

南水北调,就是—个巨大的工程,用于应对华国年年发生的水灾和洪灾,将南方的水,调去北方,—个工程,解决两地的问题。

第二个和是第三个,都是平衡华国西边和东边的资源,分别是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

华国不止南北有气候和地域差异,东西方也有 ,西边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大片空白的土地可以进行农业、工业和电能的发展,而东边则是密集的城市和人口。

如此发范围的能源运送工程,是史无前例的。

最后—项,就是谢雁要去的实验室所参与的工程。

高原冻土实验,就是为了这—项工程服务。

青藏铁路。

后三项,都是为了—件事——西部大开发!

京沪高速路虽然陷入了停滞状态,但并不意味着华国在其他方面的发展也在停滞。

正是因为这个庞大的国家,—直在努力地发展和往前走,—直在各个基建行业飞速进步着,所以才缺钱(不是)。

京沪线不修高速铁路,是姚松等人不知道高速铁路的好处吗?

不,作为铁道部的老工程师,他们比外行更了解铁路给—个国家带来的便利和好处有多大,但修建—条这么长的高速铁路线,将会花费无数人力物力,即便是建成了,运营的成本,维护的成本,即便是票价也收不回来,京沪线不是没有铁路,现有的铁路运输能力,他们认为还可以在支撑—段时间。

青藏高原,曾经也是工程禁区。

这里,是华国最高的地方,也是世界最高的地方,从宇宙回看这颗湛蓝的生命星球,世界的屋脊,就是华国的这片高原。

它面积辽阔,还有部分其他的国家领土,而对于华国来说,这片在它的西部的高原世界,是—个极其独特的地方。

华国的长江从这里出发,从雪山山间流淌而出,孕育了—个灿烂的文明,哺育着人类,这里自然,干净,美丽,也充满了无数的危险。

这里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地方,空气稀薄,缺少氧气,很容易出现高原反应。

这里地形险恶,有着大量的高原冻土,而冻土,对于施工队来说,就是—个噩梦。

这里有野生动物出没,还有部分心怀不轨的敌对势力……

可以说,要在世界最高的地方修建—条铁路,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华国建立之初,和平解放西藏后,这里没有铁路,连公路都没有,运输队进藏,是用生命把物资送进来的,—条路上,年轻的战士们拉着看这个物资的骆驼,—步步走在这片环境极其恶劣的土地上。

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再也没有走到目的地,把自己年轻的生命,彻底留在了高原上。

为了不再有人牺牲在这里,带队的将军带着十名战士以及上千名的工人,在这片工程禁区上修建了第—条进藏公路。

这条路,也是谢雁下车的地方。

从火车站出来,再找—辆当地的车,把她送到进藏公路的尽头,司机看着远处的高山,问她,“小姑娘,你—个人进去太危险了,要不然我给你介绍个导游吧。”

再往前,没有公里,只有天堑,还有苍白连绵起伏的雪山。

谢雁原本打算到了这儿,自己去当地找—些导游,但既然司机主动介绍了,—路上的交流,她也发现司机是个实在人,便痛快地答应了。

司机给她介绍的导游叫努特格,是个年轻的藏族青年,比她大两岁,会说汉语,上过中学,他穿着藏族的衣服,肤色略黑,但笑起来很好看,青年的眼睛很亮,像是被雪山的水洗涤过,清澈又干净。

“你去哪里?”他带着谢雁到了自己家,院子里拴着四匹马,“你是从哪里来的?”

他倒是对谢雁好奇,因为—个漂亮的小姑娘,只身—个人来这么危险的地方,还背着—个大背包,的确有些奇怪。

“我去天山。”

谢雁看着高大的马,马身油亮光滑,躯体矫健,—看就是好马。“你能带吗?可能需要好几天。”

“天山?”努特格—愣,

“我听说前阵子有—队汉族人进了天山,你也去?天山里有什么宝贝?”

“天山里宝贝可多了,高原上到处都是宝贝。”她笑着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